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题库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事实设计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 .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唐朝负责决策的机构是

A . 中书省   B . 门下省 C . 尚书省  D . 六部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

A .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 .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 . 郡县制、行省制 D . 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

A . 郡国并行制度 B . 中朝制度 C . 刺史制度 D . 察举制度
西汉初郡国并行,西晋大封诸王,隋文帝、唐高祖时以亲王为总管出镇地方。这些措施的出发点都是(   )

A . 维护皇族家天下的权威 B . 保证皇位继承稳定有序 C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 削弱功臣列侯特权地位
最早打破坊市界限,将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朝代是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明朝
忽必烈改制实质是汉化、封建化,在其改制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 . 任用汉人 B . 设中书省 C . 农桑立国 D . 设行省加强中央集权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由此可见,元朝的行中书省(  )

①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 ②实际上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③确保了地方的独立性 ④对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影响深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材料三 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实行民族分治,将元朝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汉人(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以及云南、四川人等)、南人(原南宋境内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四等。他在元大都皇室内引种漠北“誓俭草”,以“示子孙无忘草地”。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

  2. (2)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3. (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元世祖忽必烈。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诏川峡、广南、福建转运使提点刑狱官察部内僚吏,有贪墨不法、惨刻用刑者以闻”。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又诏:“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而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邢狱官察之。”庆历七年(1047年),指令转运、提邢二司:“每巡历至州县,先入刑狱中询问罪人。其有禁系人身死,仰画时具检验状申二司点检,如情理不明,有拷擦痕,立即便取索公案差官看详,依公施行。”这表明北宋(   )

A . 监察工作已经法制化系统化 B . 通过加强监察促进司法公正 C . 干预司法过多,失去独立性 D . 地方冤狱过多司法审判混乱
唐宣宗认为大将李燧德才兼备,任命他为岭南节度使。在皇帝任命诏书已经发出后,门下省给事中萧放认为这个任命不合适。唐宣宗听了理由也觉得任命不恰当,便叫人骑快马追回诏书。据此可知(   )

A . 皇权受到制约 B . 皇帝昏庸无道 C . 门下省行使谏议权 D . 当时选官看重品行
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

A . 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 . 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 C . 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 . 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則,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国内各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乎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了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

——邹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隋文帝由于政治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不分身份地位从社会中考评人才,开科举士。唐代,科举得以定制。宋代科举制基本沿袭唐代,进一步做出改革完善,为实现“取士不问家世”的这一原则在选拔人才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科举制度评析》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的选官制度选官途径和主要标准。

  2. (2) 材料二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3. (3) 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分析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政治影响。

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 . 强干弱枝 B . 分散军权 C . 重文轻武 D . 守内虚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漫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中国文化中心由此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前进的。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运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历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满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辛亥革命后,漕运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汗漕运的兴衰》

材料二:英国运河的兴起时间与工业革命的兴起时间基本重合,其在天时、地利、人和政策的综合因素促进下,在短短数十年间成长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是英国运河从繁荣到衰落的主要时期。—项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与铁路的规格统一相比,标准不一的运对竞争力处于下风。工业革命对英国运河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民大运河挖掘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和英国运河的共同命运,并分别分析原因。

历史学家在描述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其)是对秦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反动,是先秦贵族政治残余的回光反照。”该制度是(    )

A . 元朝行省制 B . 唐朝三省六部制 C . 汉代郡国并行制 D . 周朝分封制
《唐会要》记载,李素立归家守孝,按规定应免除官职,但唐高祖李渊特敕有司“夺情”(即免于守制),授予七品清要官。主管部门拟授雍州司录参军,李渊认为“此官要而不清”。又拟授秘书郎,李渊说,“此官清而不要”。后改授侍御史,李渊才满意。据此,以下对“清要官”解释正确的是(    )

A . 古代官员归家守孝时的官名 B . 兼有参军和秘书职能的官员 C . 品级不高但职位显要的官员 D . 为官清廉被授予要职的官员
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B . 行省之下设郡县等多层行政管理机构 C . 行省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军事权力 D . 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材料  :东汉的户籍什伍制度已大大松弛,个体小农大量减少,征兵制难以继续推行,军队的兵源除了战时临时性征兵之外,主要靠募兵维持。东汉各地屯兵多来自招募。东汉政府招募士兵的费用,称为“赏募钱”或“赏直”,实际上相当于雇佣士卒的工资。东汉对少数民族往往也采用招募的办法。东汉少数民族兵称“荑兵”,是军队中的常员,战事结束后也不遣散,编在军队中领受“牢直”、“廪赐”,成为一种常备的雇佣兵。……东汉末,刺史、牧、守不仅可以私自募兵,而且其募领之兵往往变成私人部曲(军队编制及家兵之称),士卒父子相袭,成为世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兵制改革的内容并说明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募兵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