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题库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 . 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 .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 . 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 . 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 定都天京 B . 西征和东征的胜利 C . 天京变乱 D .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史实是(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C . 发动金田起义  D . 定都天京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 .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 .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过程 C . 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 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完全一致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 严惩外国侵略者 C . 洪仁玕《资政新篇》 D . 反对封建统治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

材料三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1. (1) 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

  3. (3) 材料三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 . 紧张的军事形势 C . 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 . 其代表的小农经济的性质`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     )

A .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B .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C . 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 .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有学者认为,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 刊发《资政新篇》 C . 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 D . 反击英法列强干涉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 . 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 . 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
A . 洪秀全 B . 洪仁玕 C . 曾国藩 D . 石达开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特点是(  )
A . 都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主要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 .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D .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天朝田亩制度》(    )
A . 只是单纯的土地制度 B . 它得以实行,并实现了理想 C . 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并不科学 D . 是一种落后的思想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即“天国京师”之意,谓之“金陵小天堂”。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破,“天京”改回“江宁府”。这一时期南京名称的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
A . 洪秀全拥兵自重试图建立小朝廷 B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斗争失败 C .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引起消廷反扑 D . 江宁府更能体现南京的地域特色
钱穆先生针对太平天国曾说过:“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 . 定都天京 B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 发动金田起义 D . 提出《资政新篇》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

①“早期启蒙”模式

②“冲击——反应”模式

③“侵略——革命”模式。
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

A .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明中后期 B .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C .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D .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
A .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 .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洪秀全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他领导了(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事件进程

1896年6月

《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

1903年

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章士钊大胆革新,使宣传革命的文章和报道逐渐成为《苏报》的主要内容。

1903年6月29日

《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章太炎在文中直呼光绪皇帝之名,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1909年6月30日

清政府以《苏报》“悍谬横肆,为患不小”密谋各华领事“务将该馆立即封闭”。

1903年7月4日

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

1903年7月7日

《苏报》被封,租界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章、邹在租界法庭上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蔑视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的迫害。

1904年5月

经过三次审理,租界法庭判章太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罚做苦力。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阐释准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