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知识点题库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①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②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④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
A .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 B . 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 C . 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 . 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主要指令如下,材料反映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是(  )

A . 促进日本非军亊化与民主化 B . 控制日本以对苏冷战 C . 消除日本封建主义残余势力 D . 遏制与孤立中国政府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是当前欧盟的重要现象,它正成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议程。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可以被定义为国内政治行为体动员大众关注、参与和推动欧盟决策争论的进程。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政治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 . 消除民众的不满 C . 抗衡美苏两极的需要 D .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    )

A . 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 . 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合作 C .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 . 西欧各国要摆脱美国的控制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在世界上极力鼓吹“日本模式”,强调文化建设和民族自豪感。其主要意图是(    )

A . 摆脱美国控制 B . 弘扬日本传统文化 C . 发展国民经济 D .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有学者认为,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主要反映出当今世界(    )
A . 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 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C . 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 D . 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
阅读材料:

材料一: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

    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美国史》

材料二: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敌对的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级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冷战的起源与两级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冷战并不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和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冷战结束了吗?》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3. (3) 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材料三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
  4.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不断演变。国际格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0~1953年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和1961~1975年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是二战后冷战(1947~1991年)下的两场“热战”。朝鲜战争结束时,美国高层却充满了沮丧,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

——百度百科

材料三: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是权力分配的根本性调整,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掘起,始于15世纪,加速于18世纪末;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掘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可以表述为“他者的掘起”。

——[扎卡利亚美]《后美国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形势产生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出现了什么新形势?其结果说明了什么?
  3. (3) 结合所学期识分析“他者的倔起”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他者掘起”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
A . 全球化趋势 B . 多极化趋势 C . 一体化趋势 D . 区域集团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6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股股新的力量”如何“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留下了哪些“伤痕遗产”。你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消除“冷战”的“伤痕”。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顺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机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普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崖、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 (1) 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 (3) 材料三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89年第九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    )
A .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 . 多极化趋势加强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C . 第三世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 D .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某国际组织规定加入时必须具备以下五项条件:“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这一国际组织(    )
A . 正式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 促进和带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 C . 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D . 创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下图为漫画《昔日的援助,今日的竞争》体现出美国在不同时期对西欧的不同态度,据此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

A . 政治多极化取决于经济的多极化 B . 主权高于人权,国权高于法权 C . 国家利益是外交的主要导向 D . 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下表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宗旨)的演变概况(节选)。由此可知该组织(    )

时间

章程(宗旨)

1959年

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

1962年

首次对欧洲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1988年

与欧洲共同体签署联合声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

1991年

成立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取代目前的经互会

A . 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 B . 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 C . 后期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弱化 D . 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   )
A . 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 . 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C . 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 . 宣告了欧、美、日鼎力局面的形成
下表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权在不同时期的表述。这反映出(   )

时间

表述

1966年

联合国大会《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指出,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1970年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卡巴·穆巴耶在一篇题为《作为一项人权的发展权》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权”的概念。

1979年

第34届联合国大会在第34/46号决议中指出,发展权是一项人权,平等发展的机会是各个国家的天赋权利,也是个人的天赋权利。

1986年

联合国大会第41/128号决议通过了《发展权利宣言》,对发展权的主体、内涵、地位、保护方式和实现途径等基本内容作了全面的阐释。

1993年

《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再次重申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从而使发展权的概念更加全面、系统。

A . 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逐渐提升 B . 构建合理经济秩序是共同的选择 C . 第三世界对不合理国际秩序的挑战 D . 全球治理体系力求实现利益均衡
有学者指出,从美国的视野看,当今世界上对重大的战略军事的关切突出的首要原因是中国持续的、急剧的和加速的军力建设,特别是海空战略性投射能力建设。这本质上反映了(   )
A . 美国以霸权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 B . 中美两极格局的形成 C . 军事实力是国际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D . 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