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知识点题库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可能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 . 西汉 B . 隋唐 C . 北宋 D . 南宋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 . 注重气节、品德 C . 注重人的个性张扬 D .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 .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王安石提出“行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 “心无外物” B .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 .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 .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 .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 . 概括了世界所有自然规律 D .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 理学的影响 B .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科举制度盛行 D .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
A . 先秦儒学 B . 汉代经学 C . 隋唐佛学 D . 宋明理学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

A . 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 . 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C . 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 D . 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

A . 理生万物 B . 格物致知 C . 心即理也 D . 强调人格、修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据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

材料二: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有的还说:“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刘坤一等也强调“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晚清时期“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颐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    )

A .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 B .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C . 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 D . 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纂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材料说明王阳明的“格物”是(    )

A . 纠正意之所在 B . 存天理,灭人欲 C . 心即是理 D . 格物致知
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

A . 主张人格独立 B . 反对圣人之学 C . 追求思想自由 D . 否定师道尊严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请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明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

一一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王阳明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反对宋儒把知与行看做两事,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阳明学的学术大旨以注重自我,不受传统之藩篱为特色。

       一一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的建议。据材料一,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

  2. (2) 材料二中的“新儒学”是指哪—思想体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3. (3) 据材料三,指出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概括阳明学说的特色。

  4. (4) 综合上述材料,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九渊任荆门军知军。他上任后,正值金兵南侵压境,他便主持构筑荆门城,并开挖了护城河渠,守边防,固前沿,从此荆门有了城池。他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提拔人才。他宣讲心学,崇教化,易风俗;引导民众从内心自觉履行道德仁义。他废除了荆门境内税卡,减免捐税,一时间荆门商贾云集,税收日增,民讼渐息,盗贼敛迹。

——摘编自《荆州地方志》等

  1. (1) 根据材料,指出陆九渊治理荆门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九渊治理荆门的主要措施。

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
A . 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 . 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C .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D .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体现了(  )
A . 儒学“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B . 朱熹心忧天下的情怀 C . 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已经转变 D . 朱熹对子孙寄予厚望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 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乙徒的思想是(    )
A . 宇宙便是吾心 B . 有理而后有气 C .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D .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既是人性也是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只要人们能尽力地扩充自己先天所固有的“善心”,即认识本性,同时也就是认识了天性。孟子的这一思想(    )
A . 形成了天人感应的观念意识 B . 形成了儒学伦理的基本体系 C . 赋予了汉代儒学神秘的色彩 D . 得到了宋明理学的继承发展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觏(1009—1059年),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儒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成为宋学中“非孟”思潮的先驱,是庆历之际排佛、道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李觏卓有胆识地提出功利主义的理论,反对道学家们不许谈“利”言“欲”的虚伪道德观念,主张从实际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现象,认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同时认识到,物质财富多寡不均的症结所在,是土地占有的不合理。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专门写了一篇《平土书》,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张,引经据典为统治者提供解决土地问题的历史借鉴。李觏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巩固疆土,保护国民,康阜百姓,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由此他提出了“明本治军”“富国强兵”之策。为了拯救北宋积弱的局面,缓和社会矛盾,他提出富国、强兵、安民的主张,写了《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各十篇,阐述自己的见解。李觏的思想影响很大,四方学子前来就学者常数十百人,后得范仲淹等推荐,1050年,旨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觏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觏思想主张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