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 知识点题库

邓.小平的下列讲话或谈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  )

A . 在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B . 在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C . 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D . 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发表的一系列讲话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问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     )

A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 .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     )
① 19世纪中期 ②19世纪末 ③辛亥革命后 ④七十年代末以后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013年6月习.平主席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下的新世界观,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里邓.小平“新的理论”主要指(  )

A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 “一国两制”理论 D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材料二  中共十六大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针对1978年12月中国国内形势的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2. (2) 材料二所说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3. (3) 简要叙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A . 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 . 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 . 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 . 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主要是由于(  )。

A . 管理机制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 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 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 .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A . 坚持党的领导 B .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 . 坚持民主集中制 D . 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

  2. (2) 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材料二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前仆后继,先后走过了“日本人的路”、“美国人的路”、“苏俄人的革命道路”、“自己的革命道路”、“苏联的建设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二: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请回答:

  1. (1) 我国通过“一五”计划建设,使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指出当时的工业发展战略方针是什么?列举这期间我国建成投产的两个大型企业的名称。

  2.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含义是什么?从这一转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按时序排列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解决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

③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④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①②③ D . ①③②④
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引领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

请回答:

  1. (1) 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2. (2) 据材料二,从国内外形势两个方面分析“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

  3. (3) 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下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以下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言论(    )

A .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B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 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与这段歌词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
A .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扩展 B . 邓.小平南方谈话 C . 确立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方针 D . 决定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 (2) 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 (3)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二十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年的“南方谈话”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4.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延安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
A .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 . 毛.泽东思想萌芽、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C . 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 毛.泽东思想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 .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有人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的老船长是如何摆正船的航向的(    )
A .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提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C .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 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①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