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知识点题库

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据此回答 下列问题

  1. (1) 他们实行了什么样共同的政治体制?

  2. (2) 简述为维护这一制度他们各自采取的措施。

  3. (3) 通过这一制度的不断演变,你从中可以看出其呈现什么趋势?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当时的谚语说:“百里不贩樵(柴火),千里不贩籴(买人粮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司马迁瞧不起商贩 B . 百姓普遍视商为末 C . 交通不便制约商业发展 D . 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

A . 战国 B . 西汉 C . 宋朝 D . 明朝
今年的热播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也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下列官职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是(    )
A . 刺史 B . 郡守 C . 同平章事 D . 三司使
如图所示,公元1世纪丝绸之路打通后,连接了东西方两大帝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同时也连接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因此丝绸之路又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该运河在当时承载的文明有(    )

1世纪左右丝绸之路上主要文明区域

A . 万民法 B . 冶铁技术及铁器 C . 青花瓷 D . 马铃薯、西红柿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可以反映出(   )
A . 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的程度 B .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操劳 C .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D .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如表是汉代朝廷通过合议方式讨论国家政事时所引以裁决的理据。

表汉代集议所引理据考

时期

议题

理据

内容

汉文帝

民政•议可以佐百姓之急

灾异

阴阳不调,日月薄蚀,年谷不登,大遭旱蝗饥馑之害,谪见天地,灾及万民

汉武帝

礼法•议尊宝鼎

祥瑞

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

汉光武帝

人事•议郡守不宜频更

灾异

六年有日食之异

据此可以判断汉代(   )

A . 民间迷信思想的盛行 B . “天人感应”观念普遍流行 C . 皇权政治的神秘色彩 D . 政事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A . 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B . 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 . 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 .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如图所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最终被下列哪位皇帝化解?(   )

A . 汉文帝 B . 汉景帝 C . 汉武帝 D . 汉光武帝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自秦汉以降,虽有一副君主专制的骨架,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而因此民本主义血脉的周身流转,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纾解。”秦汉以降,“民本主义血脉’’能够“周身流转“,最早得益于(   )
A . 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 B . “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 C . 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 D . 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孔子强调“仁、礼、孝”等个人的品质,因为他相信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高尚的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

材料二:在管理中汉武帝仍然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但他又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

材料三: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1200)。……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作为一个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 (1)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的目的。他又是怎样“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的?
  2.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认为人要发挥“正当的作用”,必须遵循什么原则?据材料分析统治者将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的根本原因。
  3. (3) 西汉以来,古代中国儒学不断发展,长期占据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地位的现象给我们以怎样的历史启示?
表1反映的是汉代货币发行的情况(1两=24铢)。由此可知(  )

表1

发行时间

名称

重量

币面文字

是否垄断发行

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上林三宫五铢

五铢

五铢

由中央垄断

A . 秦朝半两钱在汉代一直通行 B . 汉代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 C . 汉代货币、币值始终一致 D . 汉代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现象
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结合右图分析,对该文物理解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01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讲授五经图

A . 有助于了解汉代的教育状况 B . 说明开始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 C . 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 D . 五经成为当时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内容
建元六年,汉武帝“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数百,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候”。这(   )
A . 有利于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B . 促成了汉代经学的内部统一 C . 使政府管治中放弃法家学说 D . 导致汉代开启重文轻武先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在把中国传统政治,扼要再加以一番综括的叙述,如下表所示。

序号

叙述

因中国是一个大国,求便于统一,故不得不保留一举国共戴的政治领袖即皇帝。又因无法运用民意来公选,因此皇位不得不世袭。要避免世袭皇帝之弊害,最好是采用虚君制,由一个副皇帝即宰相来代替皇帝负实际的职务及责任。明清两代则由皇帝来亲任宰相之职,只不负不称职之责。政府与皇室划分,此直至清代皆然。宰相负一切政治上最高而综合的职任。对于皇帝之谏诤责任及最高命令之覆审与驳正权,交付与给事中与谏官。此两官职,唐代隶属于宰相,宋以后至明渐成独立机关,清代则废止不复设

中国传统政治,论其主要用意,可说全从政治的职分上着眼,因此第一注重的是选贤与能,第二注重的是设官分职。选拔人才的责任,自汉至唐之辟举,交付与各级行政首长自行择用其属员。考试权交付与礼部与吏部,宋代以后则专在礼部。考课成绩升黜官吏权则交与吏部。监察弹劾权交付与特设的独立机关。唐代有御史台,下至明代有都察院。职权既定,分层负责,下级官各有独立地位,几乎政府中许多重要职权都分配在下级,而由上级官综其成,宰相则总百官之成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政治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中国传统政治。
从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
A . 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 B .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 .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 D . 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盐铁论·散不足》中记载,汉代各织室、服官、工官为博得皇上和贵族大臣们的喜好,“一杯椿(圈)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这反映出汉代官营手工业(    )
A . 生产的不计成本性 B . 生产分工的细致 C . 产品市场竞争力强 D . 技艺水平的高超
汉代政论家仲长统在《理乱篇》中写道:“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在此,仲长统讲述的是东汉(   )
A . 豪强地主势力的迅猛发展 B . 商品经济的昌盛繁荣 C . 国力强盛和社会财富充裕 D . 社会贫富差别的巨大
汉代多次根据“故事”设置编制之外的官职,以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汉宣帝就曾遵循武帝征贤士破格授官的“故事”选拔人才。由此可知,汉代(   )
A . 治国强调任人唯贤 B . 执政注重灵活务实 C . 选官机制趋于失灵 D . 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汉朝遣使者至安息、奄蔡、犁靬、条支、身毒等国,在一年中,多时十余批,少时五、六批。一批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都携带金币、帛等。近的要二、三年,远的要八、九年,才能返回长安。当时运往中亚、欧洲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西方经“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商品,有良马、骆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瓜、胡豆、胡桃等。

——摘编自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顺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文件,一大批国际合作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步成型,沿线产业合作形成良好势头,各国政策协调不断加强,各领域的国际交流正在深入。2016年11月17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在通过的决议中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4月25日至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平出席会议。

——摘编自滕文生《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与古代丝路的不同特点及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