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知识点题库

尚书本是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汉武帝任用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据此判断,汉武帝时的尚书应属于(    )
A . 内朝官 B . 外戚集团 C . 外朝官 D . 宦官集团
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 . 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 . 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 . 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 . 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    )
A . 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B .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C . 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 D . 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
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西周封邦建国 B . 汉朝行“推恩令” C . 秦朝设郡置县 D . 元朝广设行省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监察制度的国家之一,自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它在西汉时叫“御史府”,东汉以后叫“御史台”,明清改称“都察院”。不论御史台,还是都察院,都是直属天子的独立部门。不但不受其他官员和部门的制约,反倒有权监督一切部门和官员……。何况历代王朝不但有监督官员的专门机构,也都有惩治腐败的严刑峻法,打击的力度也很大。朱元璋甚至规定凡受贿八十贯者,就要剥皮实草。然而腐败却并未因此有所收敛,反倒有“前赴后继”之势……。最后的结果,则是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在不可救药的腐败中垮台。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帝国的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也不可能治本。唯一可以指望的是道德。不可否认,正是由于道德的作用,帝国的官员才不至于腐败的全军覆没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材料二:美国的建国者从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以防止某一分支的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监察体系,行政的监督任务被分散到各个行政部门分别执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系统、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成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是如何发挥相互监督的作用的?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美国监察制度的本质不同。

土地问题困扰古今中国人,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今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了大量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的晁错说:(农民)“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尝责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为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指出:“中国的人口,农民是占大多数,至少有八九成,但是他们由很辛苦勤劳的来的粮食,被地主夺取大半,自己得到手的几乎不能够自养,这是很不公平的”。他一再强调:“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应该马上用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

--金德群《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晁错认为土地兼并的原因。汉武帝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途径。中共的土地政策与孙中山的土地政策存在一定的继承发展关系,请结合史实从两者中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论述(只有角度没有论述不得分)。
汉武帝时,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开始产生,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
A . 王国威胁 B . 边境不宁 C . 土地兼并 D . 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   )
A .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 . 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 C . 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 .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举主对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据此可知东汉(    )
A . 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 . 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C . 注重官员吏治能力 D . 官员品行不断提升
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
A . 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 . 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 . 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D . 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据《后汉书·宣秉传》云:“光武帝(刘秀)特诏御史中丞(原隶属御史大夫)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两人,掌法律条解释;侍御史十五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群吏奏事。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犯

法者,并领一州,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其时,“(鲍永)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刘秀复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这样,东汉就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刘秀)监察举措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光武帝(刘秀)的监察举措。
如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   )

措施

出处

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

《汉书·平帝纪》

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

《后汉书·皇甫规传》

A . 发挥地方主导作用 B . 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 C . 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 . 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
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和室是同义词。秦汉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称为宫。这说明(    )
A . 权力集中影响特定语词的分化 B . 秦朝确立了皇权的特殊地位 C .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不断变化 D . 秦汉时期官僚体制不断完善
清华大学教授刘桂生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学在官 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 取功名富贵。他认为汉代(   )
A . 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B . 包容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C . 百家争鸣具有强大生命力 D . 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 .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先秦儒家主张仁爱要“由亲始”,而董仲舒却认为仁爱要“跑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爱及四夷”’。董仲舒的这一思想旨在(   )
A . 宣扬“天人感应”思想 B . 使儒学形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C . 扩大儒学教育的对象 D . 适应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
汉初官营手工业主要为政府、皇室提供漆器、衣物、纺织品等物品及服务。武帝时,官营手工 业的产品,尤其是盐铁成品,虽有部分仍供给官府,但大部分交由盐铁官贩卖。这一变化是 由于武帝时期( )
A . 放弃了抑商政策 B . 开通了丝绸之路 C . 强化了经济控制 D . 形成了统一市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  西汉王朝经略河西走廊概况

时间

史实

公元前139年

张骞从长安出发,西行进入河西走廊。

公元前121年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昆邪王降汉后,在其故地设酒泉、武成、张掖、敦煌四郡

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下诏,河西四郡辖35县,置军屯、民屯共71270户。

——据《史记》《汉书》

材料二:

1950年底,相关部门勘探出玉门地区石油蕴含量达160.85万吨,天山南北也勘探出大量金矿、钢矿、锡矿。1953年,中央划拨1.7亿元资金,正式启动兰新铁路建设。兰新铁路从兰州出发,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1956年,刚从莫斯科访问归国的周恩来总理向中央汇报,提出“要重视河西走廊,要加快兰新铁路建设。”1962年,兰新铁路全线通车。

——据史跃林《建国初期河西走廊大动脉——兰新铁路》

材料三:新时代的河西走廊,原有的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等已全面升级为高铁。截止2019年,河西走廊开通了5条国际货运列车线路、12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河西走廊承载“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的辉煌历史,伴随“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风采。

——据殷晓霞《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新时代“河西走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王朝经略河西走廊的重大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兴建兰新铁路的原因。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河西走廊的意义。
秦朝统一六国后,按照“五德终始”之说,以“水德”自居。刘邦建汉,以秦朝暴政速亡为由,不承认秦朝的合法性,仍以“水德”为汉朝的德行。汉武帝时期,采用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推行太初改历,宣布汉朝为“土德”。至王莽篡汉,又宣布汉朝为“火德”。汉朝德行的变化表明(    )
A .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B . 统治者以天命观宣扬政治合法性 C . 诸子思想影响深远 D . “五德终始”学说未形成完整体系
如图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重不足两,轻薄透明。这体现出汉代(   )

A . 制瓷业的高超技术水平 B . 丝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C . 冶铁行业的手工业现状 D . 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