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

类别 发展成就
农 业 粮食作物 南方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复种技术得到推广
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类别 发展成就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棉纺织工具的改进和棉纺织品品种的增加
制瓷业 众多名窑;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造船业世界领先;世界最早的船坞

辽宋夏金元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A . 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B . 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 C . 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 D . 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 . 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 . 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 .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 . 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 . 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下表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历史时期中原王朝府的地理分布情况


五代十国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7

70%

8

44.44%

29

43.29%

13

35.14%

33

20.50%

84

37.84%

3

30%

10

55.56%

38

56.71%

24

64.86%

128

79.50%

138

62.16%

A . 政治中心南移 B . 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C . 经济重心转移 D . 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口增加推动了耕地的扩展 B . 明清统治者奖励垦荒(    ) C . 垦荒过程中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 D . 垦荒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下表为清代安徽徽州等府的田赋征收统计表,这反映出当时(    )

府别

县别

每亩征银

每亩征米

每亩征豆

徽州府

休宁县

0.090两

1.3升

0.07升

黔县

0.093两

1.6升

0.08升

宁国府

南陵县

0.073两

1.6升

0.31升

宁国县

0.073两

1.8升

0.32升

池州府

贵池县

0.126两

7.3升

0.91升

铜陵县

0.116两

7.9升

0.97升

——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A . 货币地租和实物地租并存 B . 安徽田赋征收的标准相对偏高 C . 佃户的田赋负担有所减轻 D . 征收的实物在数量上超过银两
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
A . 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解决衣食问题 B . 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 . 能够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 D . 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更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20世纪30年代币值:1936年元)

农业净产值(亿元)

耕地(千公顷)

就业人口(千人)

元/公顷

元/就业人口

19世纪80年代

99.87

63047

160118

158.37

62.36

20世纪30年代

166.41

93886

2000444

177.25

83.02

年增长率(%)

1.05

0.80

0.50

0.23

0.59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向全党公布。决议指出:党在目前对于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可能,稳步前进。要在新区和互助运动薄弱的地区,应有领导地大量发展临时性的、季节性的互助组。要在有初步互助运动基础的地区,应逐步推广常年互助组,要在群众有比较丰富的互助经验,而又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骨干的地区,应有领导地、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决议还指出要防止农业互助合作过程中的消极和急躁两种不同倾向。

该决议的颁布,大大推动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向前发展。到这一年年底,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这两个决议指导下,农民生产互助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农业合作化运动稳步前进。

——《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

  1. (1) 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明代农业与宋代农业相比较有何新发展,分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必要性及其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对当今加快农业发展的启示。
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

A . 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 . 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 . 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D . 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北宋太宗年间规定,各地如有缺少种子、土田、男丁者,农师与本乡耆老可明立要契,召集余夫,举种借粮,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这一规定(   )
A . 体现了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劳动 B . 推动了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C . 加深了农夫对地主的人身依附 D . 顺应了农产品商品化发展趋势
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
A . 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B . 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C . 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D . 为土地兼并辩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时代的手工业,有金属工(铜工、铁工等“木工、玉石工、陶工、纺织工、皮革工、营造工、武器工等极多的门类,各门工人统称为“百工”,百工之子仍为百工,所谓“百工”,主要指有官长率领的官府手工业者。

﹣﹣杨卫民《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方略》

材料二:元代至元十年颁布的官修《农桑辑要》一书,有令陕西劝种棉花的诏谕,其内容大意是:木棉本是西域所产,近年以来,苎麻种于河南,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原产地无异,当地民众深得其利。根据两地试种效果,责令陕西地区种之。至元二十六年,元政府又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地征收木棉织品,每年达10万匹。

﹣﹣赵翰生《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时代手工业生产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这一规定(   )
A . 表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B . 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 C . 反映了土地转让制度化 D . 限制了土地买卖的进行
下图所示为宋代的一种收获农具,《农书》记载该农具“夫笼、钐、绰三物而事,系于人之一身,而各周于用,信乎人为物本,物因人而用”。据此可知,当时(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小农经济劳动力过剩 B . 农具配套使用提高功效 C . 耧车得到一定的推广 D . 男耕女织协作生产形成
史载,北宋时期“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为俗,重禁莫能止焉”,到了南宋时期,“豪强兼并之患,至今而极......权势之家日盛,兼并之习日滋,百姓日贫,经制日坏,上下煎迫,若不可为势。”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
A . 政府已经有效控制土地兼并 B . 土地高度集中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C . 土地兼并的情形并非是普遍现象 D . 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所有农民破产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唐、宋)的手工业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图片_x0020_100006 图片_x0020_100007

图片_x0020_100008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手工业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下列我国古代丝棉麻三种织物消费量比例的根本改变是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明朝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
A .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 扩大了佃户的人身自由 C .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D . 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人类学家发现,“大洪水”是世界多个民族的共同传说。《山海经·海内经》中有“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

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创始人,王国维以实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顾颉刚先生认为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禹”这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禹”的定义是“禹,虫也”,因此,“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

遂公盨【xǔ2002年在海外文物市场上被偶然发现】是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内底铭文10行98字。首句的“天命禹敷土,随山壑川(天命禹平治水土,凿山以疏流)”是目前所知关于大禹治水的最早记录。

北宋沈括言“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光秃秃)矣”。“除河北备边之外,民力可用者惟东至登、莱(山东地区)西至秦、凤(陕西地区),南抵淮泗(淮河流域)而已。此数十州者,中土之根本,不可不惜也”。两宋时期的北方局面,使无论是北宋的“引黄北流”的治河方案还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以水代兵”的军事防御方案,都未取得有利民生的结果。

——摘引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自至元元年(1264年)起的近20年间,黄河以北的各路府州都有大水记载。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河北河南廉访司报告说“大抵黄河卧槽之时水势似缓,观之不足为害。一遇霖潦,湍浪迅猛。自孟津以东,土性疏薄,兼带沙卤,又失导泄之方,崩溃决溢可翘足而待”。元代运河走向与黄河夺淮正好是互相交叉,如何使黄河泛滥不影响到运河,这非常重要。

——摘引自韩茂莉《一条河贯穿了一个文明的进程-黄河历史上的六次改道》

  1. (1) 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于西亚、北非。说出两地古代文明的相似处。
  2. (2) 利用上述材料,说出你对“大禹治水”的理解。如何看待“古史辨”派提出研究东周以前的历史“宁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3. (3)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泛滥改道的原因。为什么说“河运”关乎“国运”。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转移十分频繁,时人形容为“贫富无定势,田 宅无定主”,甚至还有“千年田八百主”的谚语。宋代土地兼并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商品经济发展 B . 政府政策调整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自然经济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