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不包括

A . 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B . 租佃关系的盛行 C . 世俗文化的兴起 D .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郓州须城县杨村,民张诚者,其家自绾至诚,六代同居,凡一百一十七口,内外无闲言,衣裳无常主。旦日,家长坐堂上,率子弟而分职事,无不勤。张氏世为农者,不读书,耕田捕鱼为业,无蓄积,而能人人孝悌,友顺六世,几二百年,百口无一口小异,亦可尚也。

——摘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材料二   民国时期,家庭小型化后,夫妇与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随着男女平权的提倡,人格对等的夫妻关系逐步取代等级尊卑的父子、夫妻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主轴。家庭中长辈权威逐渐旁落,他们更多地受到照顾而非绝对服从,子女们开始自由选择职业、自主婚姻。

1919 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 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达 8.7%。农民到城市

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20 年代社会上开始反对多生子女,《妇女声》等杂志很早就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观点。之后妇女运动领导人纷纷主张“救治中国……必须改良人种”,“与其多生而不能养不能教,不如生的少,养的好”。

——摘编自陈蕴茜《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

  1. (1) 概括材料一中宋代家庭的特点。

  2. (2) 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民国时期的家庭呈现出哪些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类型家庭的优缺点。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

A . 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B .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C . 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 . 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存稼,极目不减淮北。”材枓不能反映的是(    )

A . 北民南迁,数量很大 B . 佃户种麦,不收麦租 C . 精耕细作,重心南移 D . 麦价飞涨,稻麦轮作
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    )

A .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 . 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C . 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步 D . 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考古学家在徽州先后发现了《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徽州吴拱卖山地契》《元至元十七年(1367年)徽州吴凤郎卖山地契》《宋龙凤五年(1359年)徽州谢志高卖山地契》《宋龙凤十年(1364年)徽州谢公亮退地契》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可以证实当时(    )
A . 上地国有制遭到破坏 B . 农业生产集约化趋势 C . 土地私人所有制性质 D . 契约守信机制已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十国时期,地处“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城之境,时车马为家”的契丹族在北方崛起,当时的契丹实行的还是游牧民族的部族制,事简职专,官制朴实。契丹从后晋石敬瑭手中夺取幽云十六州,俘获了大量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汉人,为了发挥汉人所长,史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至此,南北双轨制运行下的“蕃汉分治”便以国策确立下来,并为有辽一代所沿用。

材料二:有辽一代,北方草原树海中出现了许多农田区;银币成为法币;北部边疆得到开发和巩固。宋辽时期,我国的封建制度开始向边疆地区传播。辽朝在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下,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摘自田泽斌《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契丹采取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契丹实行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历史作用。
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 B .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 C . 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 . 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
晚宋罗琦《田蛙歌》谓:“古田千年八百主,今一年一换家”,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
A . 土地买卖频繁 B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 小农经济破产 D . 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    )
A . 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 B . 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 C .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 D . 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
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一溜骆驼队远远向汴京城赶来 B . 汴京城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C . 虹桥上小商贩占道经营 D . 两个商人在交易一件粉彩瓷瓶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
A . 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 .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 . 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 . 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   )
A . 中央集权弱化 B . 流民问题严重 C . 土地兼并缓和 D . 自耕小农衰退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渴时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国农业(   )
A . 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 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C . 尊重自然规律 D . 注重因地制宜
元朝强制征调民间工匠服役,特设“匠籍”,并规定匠人世代服务官府,不得脱籍改业, 明朝规定匠人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清初宣布废“匠籍”,匠人获得自由身份。“匠籍”的放宽和废除 (   )
A . 打破了官营作坊的垄断地位 B . 促进了先进工艺技术的传播 C . 加速了传统生产方式的瓦解 D . 摧毁了士农工商的价值观念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
A . 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 . 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 . 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 . 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宋初,自耕农数量为350万户,占所有农户的58%;到1067年,自耕农数量为980万户,占农户的69%。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 政府税率较前代低 B . 地主数量逐渐减少 C . 庄园经济走向破产 D . 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两宋农书数量最多的是两浙路,其次为福建路,两浙路23本(占宋代农书数量的16.31%)农书中有12本都是关于花卉的,福建路19本(占宋代农书数量的13.48%)农书中有14本都是关于植茶的。这反映出宋代(   )
A . 农业科技发展超越了前代 B . 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C . 闽浙地区成为经济的中心 D . 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在宋代两浙地区,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在两浙地区,到北宋中期,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位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南宋时期,不少镇的市场发展水平不仅赶上,甚至超过了所在县城。

——摘编自陈国灿《宋代两浙路的市镇与农村市场》

材料三:西汉中叶,中国商人渡海到达印度半岛,购置当地奇珍。到了唐代,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广州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进口货物在4000种以上,宋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收入不断增加。宋高宗绍兴初,年收入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王嘉《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浙地区出现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宋朝建立初期,河东地区“地沃民勤,颇多积谷”。1069年,司马光提到江淮以南地区“土宜粳稻,彼人食之不尽”。这(   )
A . 说明“大一统”推动经济发展 B . 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C . 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 D . 体现出小农经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