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元代中国陶瓷业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此时又出现了

A . 彩陶 B . 青瓷 C . 白瓷 D . 彩瓷

下图出自《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

①农事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旱涝保丰收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A . B . C . D .
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数百年后,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习俗日益浓厚。这表明当时的江南(  )

A . 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 . 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 C . 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D . 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钱荒主要还是表现在基层市场的细碎性贸易中。至于铜钱向官府集中,同时在民间(富豪)沉淀,又往海外流失,则是导致钱荒的直接原因。然而,宋代铜钱的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导致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乃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深层原因。而两宋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钱禁”和“铜禁”法令则加剧了钱荒和铜荒的程度。

——葛金芳《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材料二:1843——1850年间银钱比价波动情势

年代

银一两兑换制钱文数

年代

银一两兑换制钱文数

1843

1656.23

1847

2167.44

1844

1724.12

1848

2299.34

1845

2024.74

1849

2354.98

1846

2208.36

1850

2230.32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宋代出现“钱荒”现象的原因。

  2. (2) 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    )

A .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 . 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C . 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步 D . 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南宋末年,吴自牧创造了一句后来非常著名的谚语:“开门七件亊,柴米油盐酱醋茶。”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在南宋(    )

A . 茶叶的种植已经遍及全中国 B . 米饭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 C .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确定 D . 商业发展促使饮食习惯趋同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 B . 唐代的缂丝技艺使服饰极具艺术神韵 C . 宋代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D . 明代中期以后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农师”,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促进了汴京沿河商业环境的改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宋朝和近代英国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宋朝与近代英国在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相同之处,并分析环保措施对各自经济发展的影响。
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 .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 . 加剧了土地兼并 C .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 . 刺激了人口南迁
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该记载反映了(   )
A . 冶炼技术的发展 B .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 灌溉工具的改进 D . 铁制农具的出现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
A . 精耕细作的传承 B . 人地矛盾的显现 C . 稻麦种植的减少 D . 技术交流的增加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梦溪笔谈》具有世界性影响。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排印这部名著,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这之前,早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翻译本。

——摘编自艮谦斋《北宋沈括百科全书式笔记〈梦溪笔谈〉》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括《梦溪笔谈》成书的背景及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括及其《梦溪笔谈》。
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土地租佃制的发展(    )
A . 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 B . 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 C . 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D . 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对功臣宿将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这一思想
A . 助推了土地兼并 B . 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 . 使流民问题严重 D .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
A .   起绒锦 B . 白瓷 C . 釉下彩绘瓷器 D . 粉彩瓷器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说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
A .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 .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化 D . 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中记载:“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这可以用来佐证北宋(   )
A . 煤炭生产规模宏大 B . 官府垄断手工生产 C .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D . 用煤冶铁技术先进
宋朝时,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需要缔结契约,契约规定地租的数量、缴纳的形式、租佃的期限以及契约期满之后退佃“起移”的自由等。租佃契约制的施行反映出当时(   )
A . 自耕农经济日益衰退 B .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C . 土地兼并现象很严重 D . 注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代中期有效的海运保证了大都的粮食供应,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但在元朝末期,顺帝至正年间多次出现“海运不给”“运道遂梗”的局面,“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京师乏粮,使大都附近“强贼四起”。时人认为,“所在盗起,盖由岁饥民贫”,并建议“大发仓廪赈之,以收人心”,但元顺帝不允。行之数十年的京师赈济至此停止。京畿自然灾害频仍,大都粮食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大量人口外流。元朝廷不得不鼓励在京畿内开荒垦田,同时资遣流民及裁汰冗官,这些措施取得了有限的效果。

——摘编自韩光辉、向楠《元末大都城市的粮食供应》

材料二:工业革命导致了英国城市人口的剧增,伦敦、曼彻斯特等诸多城市出现严重的粮食供应问题。为此,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项法律,支持政府加快修筑运河和铁路,促进国内不同地区的粮食流通和互补,增强城市粮食供应的稳定性。1846年,英国议会废除了自1815年以来实行的《谷物法》,该法案曾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夸特是英国的重量单位,约合12.7千克)低于80先令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只有在达到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据统计,英国19世纪30年代进口粮食比重为2%,到19世纪60年代增至24%。

——摘编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末大都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政府解决城市粮食供给问题的新思路,并分析其意义。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解决城市粮食问题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