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海禁政策 知识点

郑和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一支27000人的船队驶离了江苏刘家港。在此后的30多年中,这支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出航,经东海、南海,穿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阿拉伯海、阿曼湾、亚丁湾向西航行,然后过红海南下东非海岸,到访了暹罗国(泰国)、爪哇国、真腊国(柬埔寨)、溜山国(马尔代夫群岛)、锡兰山(斯里兰卡)、天方国(麦加),最远到达了今天肯尼亚东南角的蒙巴萨港。因为率领这支船队的正使名为郑和,因此中国历史上将发生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的这七次大规模远航称之为“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即明朝名将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海禁又称“洋禁”,是孤立主义政策的一种,禁止民间私自出海,有谓“尺板不得出海”一说。海禁政策的具体实施随著政策不同而有张有弛,即“严禁”及“弛禁”之分。海禁政策也限制了外国商人前往本国通商,实际上真正受到打击的更多是本国对外的贸易及渔业。海盗和走私商人的活动亦反而因为海禁而更加猖獗,对本国及其周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明朝的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海禁政策 知识点题库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 . 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B . 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 . 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 .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明政府最初规定日本进贡刀的数量不能超3000把,但日本进贡数量持续增加到9900多把,最多一次达到37000多把。原因就在利润丰厚:明朝给每把日本刀的出价是日本本土售价的5到7倍。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 明朝官营手工业衰落 B . 明朝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C . 科举出身官员不懂经济 D . 日本刀做工极其精良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 国家“重商”政策确立 C .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 . 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中国明朝时曾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结合所学知识,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结果与意义。
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
A . “海禁”政策 B . 工商皆本 C . 重商主义 D . 重农抑商
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人中国(见下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 B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 C . 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 D . 海禁对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政策差异
中国的商贸历史十分悠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朝在雄州等地开设了榷场,作为双方经贸文化交流的主渠道。辽国对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矿物等特产。辽国从宋朝进口了大量物资,民众的吃穿用住等越来越依赖宋朝的供应,甚至辽国干脆放弃了铸币权,城内全部流通宋币。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一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

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改变“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的诏令,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盖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到明朝灭亡前的七十多年里,世界白银的之一都流入了中国,世界之二的贸易和中国有关。

——摘编自《月港:大明天子的经济改革新区》

材料三: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国将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差别化探索,加大压力测试,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摘编自《习.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的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67年前后明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隆庆开关后中国出现贸易顺差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一系列自贸试验区建立的意义。
明成祖永乐年间,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种变化(   )
A . 反映当时政府财政负担沉重 B . 阻断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 C . 表明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 . 主要为了防止沿海倭寇骚扰.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据此可知,清朝(   )
A . 康熙时期放弃了“海禁”政策 B . “海禁”政策一度有所放松 C . 政府一直厉行“海禁”政策 D . 乾隆时期积极开放对外贸易
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 . 落后于世界潮流 C . 其目的在于防范外国殖民入侵 D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实行的深层原因
“明代‘海禁’政策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抗倭的体现。”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
A .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B .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 .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D .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市舶司起源于唐朝,初为管理当时开放的海外贸易而设。而根据明朝的相关记载,市舶司“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辨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据此可知,明朝的市舶司(    )
A . 成为推行海禁政策的工具 B . 进一步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 C . 由经济职能转为政治职能 D . 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
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 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材料三: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答出两条即可)
  2. (2) 材料一中“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为什么汉朝时“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唐朝时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5. (5)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这些做法 (    )
A . 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 B . 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 C . 确保了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 D . 目的是对外宜扬明朝的国威
1661年,清廷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这一措施(    )
A .   阻止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 . 重在对抗沿海抗清斗争 C . 防止了西方势力的渗入 D . 使中国与世界联系隔绝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戚继光,出身将门,早年受过传统的儒家教育。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过程中,他对儒家和兵家的学说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更是一位具有非凡造诣的“儒将”。明朝以前,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就已经出现兵儒合一的趋势。戚继光为兵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融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抗击倭寇时,他经常用“卫国保民”的思想来教育士兵,并重视整顿军纪,严防扰民。戚继光继承了儒家和兵家的“仁战”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每次大战后,他都会监督部属释放战俘和胁从,从不辱骂和虐待俘虏,尊重俘虏的人格,给他们选择生路的机会。另外,他又将优待俘虏的做法用于战阵之间,作为瓦解敌军的一种手段,并使之理论化。戚继光在其军旅生涯中,慎重对待和准备每一次战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家军进入福建和倭寇作战将近一年,部队未能得到休整和补充。戚继光在综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后,建议“为今之计,惟(唯)回浙请兵,来春再举”。戚继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将儒家的伦理道德与选兵作战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儒释兵”的武德思想。

——摘编自高登《戚继光兵儒合一思想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戚继光成为一位“儒将”的条件,并指出其兵儒合一思想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戚继光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秀精神品质。
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入明。这表明郑和使团(   )
A . 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新局面 B . 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C . 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 D . 促使明廷放弃了海禁政策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的是( )
A .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 .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 .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 .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不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 . 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 B .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 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D . 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