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知识点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励、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
(1) 中国对各国赔款4 .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
(2)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 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5) 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
(6) 惩办“首祸诸臣";
(7)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8)清政府对德、日道歉,等等。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知识点题库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下列发生在转折期的“上升”事件有( )
①《辛丑条约》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五四运动 ④北伐战争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 . 《黄埔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清朝历史的分析,可以得出一条明确的教训,就是生存的关健,在于对时代的挑战所作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满人在17世纪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这种调整;而在进入19世纪以后,因缺乏相应的调整能力而失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清王期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救亡图存。为此,两大政治运劝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一个是由康有为领导的维新运动并延续到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另一个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起初,进步改革派居于主导地位,但当清期的“新政”努力被证明是敷衍了事和排斥汉族官员时,它的丧钟便已敲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自19世纪开始,德意志便走上了~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德意志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实现民族国家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建立)是一个威权国家,在政治上推行独具特色的、缺乏议会民主制特征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主导经济发展,自上而下地推行福利国家建设,以解决社会矛盾,消除无产阶级试图发动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仲威权国家使德国既可以避免沙皇俄国式的专制,又可以避免英国和法国那样弱小、颓废和低效的民主政体的弊端。为此必须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民族强大、人民生活、政治参与等问题必烦在传统国家与封建贵族领导下“自上而下”地解决。德意志道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德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体制的完美结合。

——摘编自钱金飞《世界历史》(2016·9)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面临的“挑战”,并简要说明清政府应对时代挑战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及最终结果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德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的特点。概括近代中、德两国不同历史命运的重要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囿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材料应出自(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说: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从此任接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材料中“现在”时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 . 外国侵略者开始和清政府勾结 B .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囯的工具 C . 大多省区宣布脱离清朝统治 D . 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寿终正寝
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    )
A . 清政府角色的变化 B . 中国主权丧失殆尽 C . 民族矛盾缓和 D . 阶级矛盾激化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约的特点,不包括(  )
A . 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 B . 半殖民地统治秩序最终确立 C . 既严格控制又维护清政府 D . 仍保留赔款割地等相关条款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
A .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 .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个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该条约的影响是(    )

A .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 日本开始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C . 使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D . 清廷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1910年12月清政府颁布《大清新刑律》,它以“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又“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基本宗旨。采用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中的罪名法定主义、犹豫制定(缓刑)和假释制度等,取消因“官秩”、“良贼”、“服制”而刑的适应上所形成的差别。据此可知,新刑律(    )
A . 固守了中国文化传统 B . 照搬了西方模式 C . 体现了近代法律精神 D . 巩固了清朝统治
1901到1902年,梁启超率先提出“史学革命”的口号。他批判旧史学在思想内容上存在“四弊”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强调要“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晚清时期的“史学革命”(   )
A . 主要为重新研究中国古代史 B . 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史学研究 C . 体现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D . 是清朝末期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
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   )
A . 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 B . 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 C . 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 D . 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至清末方废除,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及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为了抵制血缘、门第等因素对选官的干扰,历代统治者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锁院、糊名、誊录、搜检、严惩舞弊等。科举制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尤其两宋的320年间,在社会上日益形成了“读书人人有份”的观念。科举制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而且以人文化成天下为理想,以载道的“四书五经”为核心,以造就传道的学者为目标,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绵长。

——摘编自田澍《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材料二   至1895~1905年间,科举制积弊已久,梁启超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袁世凯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民间更相率观望”。于是,1905年科举制在内外交困之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诚了。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钱穆先生对此论道:“晚清末年取消……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到,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

——据周宁《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并说明这些特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价值。(不得抄袭原材料)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时代背景,并简析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9月,清廷颁发上谕,整頓兵制,于各省会建立武备学堂、原未开办武备学堂的各省纷纷响应,武备学堂兴办之初,每年招收学员少者七八十人,多者百数十人;教习或从直隶。湖北等省借调,或聘以中外军事学堂的毕业生,部分学堂聘用洋教习。1904年9月,练兵处与兵部拟定了《新军学堂办法》二十条,规定陆军学堂分成小学堂、中学堂、兵官学堂和大学堂四级体系,全程教育长达八九年。从1906—1908年间,全国先后成立了27所陆军小学堂,大多为原设的武备学堂改建,就连遥远的西藏也设立了一所陆军小学堂。四所陆军中学堂也于1907~1910年间先后建成、由于各陆军中学堂最早要到1912年左右才有合格的毕业生,所以终清之世,也没有产生一所合格的正规兵官学堂,直至进入民国,成立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才实现了这一原有构想.——摘编自马磊《近代军事教育体系》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事学堂改制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军事学堂改制。
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等。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    )
A . 清廷角色已发生变化 B . 中国主权已经丧失殆尽 C . 民族矛盾日趋激化 D . 列强意欲文化侵略中国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 . 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 D .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以庚子失败为界,此前“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这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B .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 人们彻底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D . 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图3为1902年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塑造了 “小英雄”形象,这反映了当

时(   )

A . 儿童思想极其保守一面 B . 甲午战败激发儿童的爱国热情 C . 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 D . 小英雄创造了全新青少年形象
清末立宪派说,今后“非一请愿书可以力争,又非复少数人奔走呼喻可以得请求也,惟诸父老实利图之。”暗示只有采取其他有效办法。梁启超也说:“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这说明(    ) 
A . 清朝的统治危机加深 B . 清末新政的成效不大 C . 立宪派放弃改革诉求 D . 立宪派举起革命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