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知识点题库

2008年中央电视台第八套播出了42集大型现代神话科幻喜剧《魔幻手机》,剧中主人公通过一部摩幻手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如果你拥有一部这样的手机,回到1840年以后的中国,你会先后看到下列哪些事件发生 (    )
①俄国德国法国三国干涉还辽    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
③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④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③②①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 .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 . 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 . 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 . 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1904年,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会试,考试理目:笫一场为薄镇、平戎、举贤等史论5道,第二场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第三场为《四书》《五经》经义3道,这表明(  )

A . 晚淸教育几无改变 B . 选人标准新旧混杂 C . 淸廷旨在笼络人心 D . 科举制度走向末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

时间

机构变动及其主要职责

1638年

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及部分与外国通商及外事关系事务。

1729年

设“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

1859年

设“总税务司署”,并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是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及海关行政事务的机构。

1861年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事务,兼管通商、海防等洋务事务。

1901年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6年

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法部等。

1911年

正式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

——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表中能够反映清代中央机构改革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形成该趋势的历史原因。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不平等条约是(    )

A . 《胶澳租界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一条款出自(    )
A . 《瑷珲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像‘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 .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 .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 .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直督袁世凯基于废科举,广学育才,才能“内定周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的思想认识,把创办学堂作为“新政大端”,积极在直隶城乡推行新学事业。1902年设立直隶学校司,作为督办全省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设专门教育、普通教育和编译3处,同时饬令各州县设立劝学所、宣讲处、阅报所,置劝学总董l人,劝学员数人,办理地方学务。1905年袁世凯组织人员分批赴日本考察学务,每批考察时间为4个月。袁世凯亲自捐款2万金,借以表率群僚。张之洞为原籍南皮县捐学资2.7万余两,嘉惠乡梓,经袁世凯奏准给予慈禧和光绪所书匾额各一方。新旧学制交替之际,仅知“子曰诗云”塾师显然无法胜任声光电化之学,为解决师资问题,袁世凯大力创办师范学堂。

——摘编自徐永志《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史论》

  1. (1) 根据材料,概括袁世凯在直隶推行新学事业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袁世凯在直隶推行的新学事业。
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
A .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 . 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 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 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 . 《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 .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各使馆境界……并由使馆独自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使馆)亦可自行防守。”这一严重践踏中国主权、深深刺痛中国人的侵略条款,出自(   )
A . 《南京条约》 B . 《辛丑条约》 C . “二十一条” D . 《马关条约》
1904年4月,美国宣布无限期延长旨在排斥和虐待华工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次年5月,上海商务总会提出集体抵制美货,并致函美国领事:“不独贵国不能过问,即鄙国政府亦断不能强令购买,盖买与不买,人人自有权也。”全国各地绅商和市民纷纷响应倡议。这些可以说明(   )
A . 不平等条约压制了工商业发展 B . 领事裁判权遭到中国民众反对 C . 国民干预外交的观念初步形成 D . 三民主义对国民的影响力扩大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命各省在年内严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各省设督练处。1904年,正式划定军制,规定新练军队分常备、续备、后备军三种,并规定招募应征、官制、训练等一切制度。1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完成。

新政开始后,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以满足新军扩编的需要。此外,还设立速成陆军学堂和速成师范学堂,以应各镇所需的军官、教习之用。由于军队成分的变化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士绅也自愿充任新军的将佐。新军比起旧军来,确实表现为一种力量,但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

——摘编自陈旭麓《新陈代谢》

  1. (1) 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军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军制改革的影响。
2008年12月7日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下列事件中有法国参与并伤害了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是(   )

①《南京条约》开启中国屈辱历程

②火烧圆明园

③《辛丑条约》陷中国于半殖民地深渊

④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又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商律》《公司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系列章程办法。这些措施(    )
A . 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 B .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 . 使清政府逐步成为一个法治的王朝 D . 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
A . 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 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 .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 . 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 . 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 . 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 .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D .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令人惊讶的是,废除这样一种关联无数人切身利益的选官制度,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风波,而是能够较平稳的实施。这说明(   )
A . 近代中国国民权利意识尚未觉醒 B . 教育形式内容革新渐成社会共识 C . 新式学堂激增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D . 清末新政有效满足民众利益诉求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B . 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C . 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做了舆论准备 D . 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御侵略
清政府在1901年颁布上谕,命自第二年起在乡试会试中废止八股文,首场改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改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改试《四书》义二篇、 《五经》义一篇。由此可见清政府(   )
A . 强化了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B .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C . 尝试适应政治近代化潮流 D . 培养了一些政治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