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 知识点题库

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以伦理为基础的国家观,由皇权神授推衍出“朕即国家”,而国家(统治者)是家长,被统治者是子民,“家长”对“子民”理论上具有无限的管理权与责任。……在这种理论结构中,每个人都存在于严密的“三纲五常”之中。君主的权力来自“神授”,因此其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个体”无条件地受其宰控,没有个性,更没有自由。

——雷颐《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变迁与反传统思想源流》

材料二  在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们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民富国强,关键在其兴民权、开议院,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

——雷颐《清朝灭亡源自对现代性的无知》

材料三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国家观”形成的原因?

  2. (2) 比较材料一、二“国家观”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国家观”的时代意义?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有哪些?

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

A .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 . 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C . 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 . 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提摩太,英国人,1870年底到达中国,先后在山东、山西、河北传教,并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李提摩太在中国生活45年之久,对中国社会有深入了解。李提摩太传教方式类似于利玛窦,以中国士民乐于接受的方式传布新教,19世纪70年代,山西、山东正值丁戌灾荒,李提摩太多方筹措银两,积极参与赈灾活动,提出欲救其灵魂必先救其肉体的主张。1893年翻译《泰西新史揽要》,书中所宣传的“变通观”、“进化论”学说,引起维新人士的兴趣。李提摩太乐于学习儒学、佛教、中国传统文学,将《西游记》《大乘起信论》等东方著作翻译成英文,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李提摩太还是山西大学的奠基人。1901年他提出用庚子赔款在山西创办大学——山西大学堂,李提摩太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方面完全贯彻英国教育模式,为山西培养出郑永锡、李蒙淑等技术人员,南桂馨、陈德坤等革命先烈,马俊、崔廷献等政治家。

——摘编自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提摩太在中国的主要活动。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李提摩太的活动加以评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历史一般是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研究历史可以采取不同的历史角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 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

中国历史上的形象

1.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予,可谓至圣矣”,认定孔于是最伟大的圣人。

2.正统化:汉代蓝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千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3.僵化:宋代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

4.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内写成的作品。

5.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于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世界历史上的形象

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

——据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节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9世纪末上海、汉口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等引发了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 . 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形成 B . 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 C . 民族复兴思潮得到迅速发展 D . 经济斗争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后改名复,福建人。年少时期,为了生计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从此走上了海军之路。1877年,严复凭借优异的表现,成为中国首批海军留学生,来到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航海技术。赴英之初,严复和其他同学一样,其穷求西洋奥秘的信念仅仅局限于坚船利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后,他的兴趣与视野不再限于指定的海军专业,在课余经常阅读有关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著作,开始从制度层面及价值观念上探寻西方富强的奥秘。1879年7月,严复以“考取头等毕业”,9月底,赴母校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任教习。1880年,被调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1894年,甲午战败极大地刺激了严复,面对同窗好友的牺牲以及辛苦创建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他痛心疾首。1895年春节刚过,严复就在天津的《直报》上接连发表文章呼喊改革,希望通过报纸大声疾呼来改造社会、救亡图强。从1896年至1909年,严复翻译了八本哲学和社科类的名著,目的是“致力于译述以警世”。1897年严复在《国闻报》上连载赫胥黎的《天演论》,从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救亡图存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思想家严复主张我国的学校教育应分为三段,即小学堂吸收16岁以前的儿童入学;中学堂吸收16岁至21岁文理通顺、有小学基础的青年入学;大学堂学习三、四年, 然后升入专门学堂进行分科的专业学习。由此可知,严复(    )
A . 比较关注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 B . 把人才培养作为变法首要任务 C . 实际上否定了科举制的进步性 D . 主张系统教育以促进社会发展
有学者认为:“宪法者何物也?立万世不易之宪典,而一国之人,无论为君主、为官吏、为人民,皆共守之者也,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此后无论出何令,更何法,百变不许离其宗者也。”由此可见,该学者(    )
A . 宣扬民主观念,反对专制 B . 提高国民素质,推崇宪政 C . 抨击传统道德,捍卫共和 D . 解释宪法含义,力主共和
  1899年,梁启超提出:“欲国家之独立,不可不谋增进国民之识力。欲增进国民之识力,不可不谋转变国民之思想。”下列属于戊戌变法的措施并在日后发挥此作用的是(    )
A . 编译《四洲志》 B . 首次派遣留学生 C .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D . 京师设立大学堂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 . 君主立宪制 B . 联邦制 C . 共和制 D . 君主专制
1901年6月11日,清廷下诏停止“外侨”被“戕害凌虐”的45个府县文武科举考试五年,其中山西和直隶两省最多。此举(   )
A .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B . 说明清政府开始了废除科举制的试点 C . 导致清政府统治的权威性严重削弱 D . 加强了清政府对山西直隶两省的控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服饰是满族入关后,强制推行的游牧民族服饰,在中国服装演变史中是变化较大的一个时期,保留了很多游牧民族的服式与装饰……至于其形制,由于两族人民接触广泛而频繁,所以其演变过程中互为渗透融合。如所服之袍渐趋宽大等等,是任何政令都无法制止的。

﹣﹣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

﹣﹣康有为《戊戌奏稿》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满族入关后清代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服饰变化的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在服饰方面提出的建议,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于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说:“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最广义的文化冲突。”是西欧的新兴文明对中国封建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的冲击。然而这次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汉唐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大有不同。这次文化冲突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沉痛而悲壮的一页,从此中国人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有了重大转变。

——摘自许结《中国文化史(插图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围绕“文化冲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晚清时期,随着列强入侵,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中英《北京条约》签字页   

 

②《南京条约》签字页      

 

③《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④《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材料二:春愁难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清。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1. (1) 请将材料一中图片所示四个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序号)。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 (3) 从材料三的时间轴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述准确,逻辑清晰。) 
甲午战争前夕,民间商报《直报》已开始反思洋务得失,提出废科举、设议院等多种维新主张。《直报》还抨击清廷对北京强学会的弹劾,利用读者来信为维新造势、转载中外新闻、代售进 步书籍。据此可推断,《直报》(   )
A . 成为宣传维新进步思想的阵地 B . 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份商业报纸 C . 是维新派创办的理论宣传工具 D . 宣传的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梁启超曾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下列“惊起”于19世纪90年代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 戊戌维新运动 D . 列强强租租借地
根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

A . 摆脱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B . 具备了一些社会变革的条件 C . 迎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 D . 民族资本开始主导中国经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鸦片战争,中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称谓。这反映出各自文化阵营关于此次战争目的的看法差异,中国学者一般将此次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认为是反对走私的正义护国战争;而一些西方学者则将其称为商业战争,认为是为了打破贸易不公的局面。费正清就曾经提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中国没有以平等的状态参与到国际交往中,而英国却以武力打破了这一现状。

材料二  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清末的鸦片战争成了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单向度的输出为主要交流模式。这个特点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高。然而,鸦片战争之后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劲风急吹,使得中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碰撞与冲击,因此形成了中西文化的角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提供了契机。在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和林则徐提出“开眼看世界”,中西文化的交融不再是知识技术上的传导,而是出现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它反映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日渐转变。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雅思《中西方文化的角力与更新: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学者对鸦片战争目的的不同看法,并指出鸦片战争的实质。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西方文化角力与更新的过程,并分析其影响。
时代与口号

特定历史时期都有脍炙人口的口号,某一时期流行的口号是这一时期时代需求的反映,往往有较强的感染力,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也推动时代的发展。下表为小楚同学收集的中国近代以来部分历史时期的口号

时代

口号

19世纪70—90年代

自强求富;习兵战不如习商战。维新图强,实业救国。

20世纪初期

民主,科学,愿作国民之公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

20世纪30—40年代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与口号”关系的角度,就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口号进行分析,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