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知识点题库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一边倒 C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 “另起炉灶”
两国政府互致承认函电或照会,是彼此正式建交的国际惯例。新中国成立初,考虑到国民党残余政权仍然存在,新中国并不认同这一惯例,其理由是该惯例(   )
A . 易导致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 B . 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原则 C . 不利于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 D . 有违公平公正的外交精神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其含义是指(   )
A . 加入不结盟运动 B .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系 C . 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 D . 重视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约翰逊政府主张政治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存在的政权,与中国进行除战略物资外的贸易往来。由此可见(   )
A . 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机已经成熟 B . 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 C . 中美关系开始从对抗走向合作 D . 美国奉行孤立中国的政策松动
1963 年12月至 1964 年2月,周恩来一行访问了一些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提出支持民族独立运动、支持不结盟政策等五项原则。这一系列外交活动(   )
A . 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解冻缓和 B .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 . 为结盟第三世界国家应对美苏争霸 D . 为新中国建设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有意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有效的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避免使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这次会议(   )
A . 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B . 推动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C . 密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 D .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联系
下列与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B . 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C .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D . 中日邦交走向正常化
1992~2013年,我国累计向联合国 30多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2.1万。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的欧债危机的挑战,中国通过二十国集团及其他全球经济治理平台,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及财政金融政策。这些举动说明我国(   )
A . 走新型区域合作的道路 B . 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C . 对外交往追求经济利益 D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 .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大批国家与新中国建交,包括日本、伊朗等12个亚洲国家,尼日利亚、利比亚等25个非洲国家,英国、意大利等15个西欧国家,美国、加拿大等13个美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4个大洋洲国家。这反映出新中国(    )
A .   开始打破西方孤立封锁政策 B . 推行全方位外交的成效明显 C . 与美国建交打破了外交僵局 D . 外交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图”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尼克松与共产主义中国的相处中,采用了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思想。因为,在他看来,美国对亚洲采取的任何政策,都必须刻不容缓地抓住中国。长远来看,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人口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尼克松以现实的眼光,清醒地看到美国多年来对中国所执行的“遏制和孤立”政策,似乎毫无效果而濒临失败。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不应错过中苏决裂的这个大好时机来表达内心对中国的尴尬向往。

——摘编自陈俊杰《尼克松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三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呈现出下列特征: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然不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对外政策做出的调整,并分析这种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外政策呈现这两个特征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1月6日,新中国成立不久,英国宣布自本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但又声称不改变同美国一起"反对共产主义的长期目标"并要继续同台湾国民党集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英双方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中英签署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最终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

——摘编自人民网《中英建交,一场22年的长跑》

材料二   十多年来,中英双边贸易额翻了二番,中国对英投资增长了20倍,两国每年人员往来翻了一番,中国在英留学生从12万人跃升至22万人。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

——摘编自2020年9月海外网《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中国驻英大使再谈中英关系∶坚持三条原则》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英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1 世纪以来,中英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原因。
  3.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1954年10月,周恩来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新中国(  )
A .   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 . 延续了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 C . 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 D . 在外交上逐步淡化意识形态
如图为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长征”。这反映的是(   )

A . 中国开始正式迈入国际舞台 B .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C . 中美间关系由此走向正常化 D .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
A . 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B . 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C .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 .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1972年,中美两国在《上海公报》中声明,双方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等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反映了(   )
A . 中美建交条件己成熟 B . 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 C . 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D .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
A . 凸显“一边倒”的方针 B . 对不结盟政策做出调整 C . 与政府工作重心相适应 D . 正在积极谋求霸主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48年底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新中国将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并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在具体实施步骤上,毛.泽东主张应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影响,而对于争取帝国主义国家承认的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

——摘编自张勉励《毛.泽东在1949年三大外交决策中的形式判断一以中美苏三方文献档案对比研究为视角》

材料二: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新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画外交的意义》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确立了哪些外交方针。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中国还采取了什么外交措施?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列各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50年代作为指导中印关系的基本准则 B . 和平共处成为不结盟运动的指导原则 C .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此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D . 提出的目的是加强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几十年里,美国对华战略先后经历了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建交后的“接触战略”和新全球化时期的“纳入战略”。新中国相应的应对举措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成立亚投行 B . 一边倒;“一条线、一大片”;改革开放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加入世贸组织;开展全方位外交 D . 抗美援朝;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带一路”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