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英、美、日也在它们1902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为此,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任主管,检查《大清律例》。1905年,如剐刑等酷刑被废除。杖刑等体罚由罚款代替,连坐和严刑拷问也被废除。1906年起,政府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编撰民法、商法和新的刑法;新刑法草稿在1908年完成。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进行了修改。

——摘编自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末和新中国两次修订法律的背景,及其修订过程的相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末相比,新中国70年代末以来在法制建设上有哪些新变化。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并在全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阅读文章后明确指出:“文章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嘛,扳不倒嘛!”在中央高层领导中,邓.小平是最早就真理标准问题站出来明确表态的。这表明此次大讨论(   )
A . 正式揭开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序幕 B . 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 . 在中央高层中只得到邓.小平的支持 D . 实质是破除迷信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下图是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发行的纪念章图片。“实事求是”四个字成为这枚纪念章主要内容的理由是(   )

A . 中共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 B . 该会议重新确立“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 C . 该会议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 D . 因为“实事求是”四个字是毛.泽东题写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注:泰尔指数是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或者称不平等度)的指标。

——摘編自程莉《1978~2011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198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的趋势。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此趋势的主要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关键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
A . 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B . 国家直接从各项工作的积极分子中选拔人才 C . 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展开 D . 我国干部录用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轨道
邓.小平获选《时代》周刊1978年度风云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
A . 打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 B . 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 提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论断 D .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其中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 . 八七会议 B . 遵义会议 C . 七届二中全会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规定(  )
A .   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B . 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D . 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
该图EF段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并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五证合一”。上述党的举措有助于(   )
A . 深化依法治国方略 B .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C . 释放社会创新活力 D .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
A . 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 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C . 扫除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最大障碍 D . 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中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    )
A . 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 B . 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 C . 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 D .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 . 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 . 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 .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2、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些措施(   )
A . 坚持了党管干部的原则 B . 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 . 增强了行政机关的活力                  D . 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制度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由此,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A . 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 B . 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 C . 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D . 成为新中国的历史起点
有学者回忆:“1978年5月1日,一些久遗封闭的中外文学名著获准在全国发行,石家庄市各书店门前早早排起了长队,我和一位同学几乎将衣服挤破,才买到几本《古文观止X急惨世界》《围城》。”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 反映出“左”倾风气的日渐扭转 B . 彰显出国家对文学教育的重视 C . 体现了“百花齐放”方针的确立 D . 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拨乱反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完成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总而言之,它将中国带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带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指的是(    )
A .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B . 开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C .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 . 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文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两“新”就是其中的代表

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这项任务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

——罗斯福总统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中国之“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材料二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的“超苏联模式”,打倒“四人帮”后,才最终在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突破,也首先是对过去传统的“苏联模式”来说的。

——陆南泉、马龙闪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

  1. (1) 材料一中“当前的危机”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
  2. (2) 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起点。相对于传统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决策、经济体制方面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商标法》等法律;1982年宪法颁布后.又通过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此后,全国人大又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人宪法。这反映了我国(   )
A .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B . 引进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点 C . 法制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 D .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