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知识点题库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下表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1978

814911

149229

23042

230.91

1988

122645

650473

35032

1442

A . 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 B . 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 .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 D . 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作为津津乐道的结婚“三大件”,随着时代的不同,也有所不同。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冰箱、电视机、洗衣机。90年代:电脑、空调、摩托车。21世纪:房子、车子、票子。这反映了(   )

 

               70年代三大件                     80年代三大件

 

                90年代三大件                      21世纪三大件

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开始成为时尚       ②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新科技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④缔结婚姻的物质基础普遍提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的救助思想发源于人类的恻隐之心,在《礼记》《孟子》等着作中已有互助思想的体现,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佛教的“慈悲为怀”都体现了互助的理念。 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就产生了社会救助的实践,而且国家对此进行积极的干预。

汉代起,政府的救荒事业已经形成固定程序,大致分为报灾、勘灾、救灾三步,并且建立了由朝廷兴办的仓储制度;隋朝出现了以地方劝募为主的“义仓”;南宋年间的“社仓”主要由社区管理,居民普遍加入,带有一定社会保险意义。民间救助在古代社会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地方精英的救助、宗族的救助和宗教团体的救助如唐宋年间由佛教寺院兴办的悲田养病坊宋代范仲淹的义庄等。

可见,在我国古代救助中,政府和民间团体都发挥了作用,但国家的干预还没有制度化,往往只是出于对贫民的同情怜悯而采取临时性的济贫措施,以解决其一时生活之需,民间的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救助的不足。这一时期救助的对象主要是灾民难民,更多的是通过实物进行救助,在救助过程中显然没有一定的标准和专业的工作人员,也谈不上被救助者的权利和尊严。

——摘编自学术堂《新型社会救助体制的内容及发展趋势》

材料二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习.平精准扶贫论述》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救助体系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准扶贫的意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 .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 为国家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D .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民国初期《对得好》

 图2 1942年《结婚登记》

 图3 1960-年《妹把红旗当嫁妆》

 图4 1978年《渔家女儿上大学》

  1. (1) 从上述宣传画中任选一幅,编写一幕对话场景。(要求:对话要紧扣时代背景;对话内容完整,语言逻辑清晰。)
  2. (2) 从以上四幅宣传画中,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语言逻辑清晰。)
据相关部门预测,未来20年,发展中国家对鱼类、猪肉、家禽的需求量将增长30%--40%。未来30--40年,全球粮食将需要增加60%的供应。由此可知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是(   )
A . 人口的增加 B . 耕地面积的减少 C . 饮食结构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 D . 土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1月6日,新中国成立不久,英国宣布自本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但又声称不改变同美国一起"反对共产主义的长期目标"并要继续同台湾国民党集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英双方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中英签署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最终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

——摘编自人民网《中英建交,一场22年的长跑》

材料二   十多年来,中英双边贸易额翻了二番,中国对英投资增长了20倍,两国每年人员往来翻了一番,中国在英留学生从12万人跃升至22万人。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

——摘编自2020年9月海外网《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中国驻英大使再谈中英关系∶坚持三条原则》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英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1 世纪以来,中英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原因。
  3.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中美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关国和苏联贸易额的变化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 (2) 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说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状况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大年(1959—2017)出生于广西南宁知识分子家庭。1977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 1996年到英国攻读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 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攻克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能“看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从零开始的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日夜奋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力。学校领导督促他申报院士,他却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他用生命做科研,耐心教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坐的住冷板凳”。回国七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惫地旋转,即便在病 床上,他也在修改方案,给学生答疑解惑。黄大年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 “高精 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9个重大项目、49个攻关课题,填补了国家重大战略装备的空白,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20年走过的路。

—摘编自《黄大年:一盏永不熄灭的爱国明灯》

  1. (1) 根据材料概括黄大年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分析黄大年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它(   )

A . 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 . 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C . 展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 D . 肯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型,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说明(  )

 

A .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B . 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 C . 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相互融合 D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自开埠以来,便成为各种流行病频发地带……检诸相关史料,可以发现霍乱是其中最为频繁的一种。民国时期上海霍乱流行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频繁,数十年几乎无年不发生;二是死亡人数多,涉及各色人等,尤以移民、苦力等下层社会群体受害最深;三是成因极为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如贸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分层、战争等。多种因素叠加交互作用,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三大霍乱中心之一。研究还发现,民国时期上海霍乱不同于一般的传染病,而是现代沿海城市畸形发展的一种城市病,其社会问题的层面要多于自然的层面。

——摘编自胡勇《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原因探略》

材料二

东北地区自晚清以来就是一个鼠疫灾害多发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依然严重的鼠疫流行给执政初期的党和政府以严峻的执政考验,促使东北地区党和政府与社会积极应对,不仅迅速成立了专业鼠疫防治机构,组织实施了有效的疫区处理工作,开展了积极的鼠疫临床治疗,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鼠疫救疗机制,而且从群众性工作和技术性工作两个方面迅速建立了较为严格的鼠疫疫情报告制度;实施了积极的鼠疫预防接种,开展了大规模的捕鼠、灭蚤及环境卫生工作,加强了卫生防疫工作宣传与教育等……这些措施为东北地区成功的鼠疫防控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鼠疫应对机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主要原因及反映本质问题。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采取的鼠疫应对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机制的重要意义。
下图为2001年创作的漫画《今夏,人人热爱太极拳》,画面以北京申奥标志为主体,创意独特,既和谐生动,又动感十足。该漫画表达的寓意是(    )

A . 传统武术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B . 对外开放加速体育运动国际化 C . 北京奥运会举办助推全民健身 D . 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
194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35岁;70年后,这一指标上升到77岁。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③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发展     

④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教育家高震东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国家才有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杰出的医者

人物

简介

汤飞凡(1897﹣1958)

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19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农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筹建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和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对国家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钟南山(1936﹣)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和新冠病毒的领军人物,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2020年8月11日,习.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李兰娟(1947﹣)

感染病(传染病)学家、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和新冠病毒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中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高震东认识的理解。(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瞩目。下列对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

②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

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生命力

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5年德国铁路营运里程仅为6公里,1865年则达到了14690 公里。1846年,“德意志铁路管理联合会”建立,全德范围内的基本铁路网形成。在此期间,德国与比利时(1843年)、法国(1852年)等周边国家的铁路网也相继接通。各邦政府出于对本邦经济、交通以及安全等利益因素的考虑,在铁路建设中出现了一种赛跑性竞争。铁路建设直接刺激了采矿、冶金、木材加工、铁加工和机器制造等一系列行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到19世纪中期,德国已经成为机车制造业强国。1840年1870年间,货物每吨/公里运价从16.9芬尼下降到了5.6芬尼。盘踞于德国市场的英国煤炭也被“排挤”出去了。人们通常将铁路建设与德国的工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据马冰《德国近代铁路建设特点及其意义探析》

材料二:随着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9月10日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超过2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该铁路与运营的郑西高铁、西宝高铁、兰新高铁和在建的宝兰高铁,共同构成新的高标准、大能力欧亚大陆桥运输通道,对于进一步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该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大大缩短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于发挥高铁成网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今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总里程超2万公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近代铁路建设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今中国高铁世界第一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央一声令下,各级政府组织、各行各业、各地群众迅速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中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决战在抗疫一线。很快将疫情形势控制下来,抗疫成效举世称赞。中国取得抗疫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
A .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B . 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 C . 社会制度具有优势 D . 各级政府的组织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进市场机制阶段

第二阶段: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

第三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第四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第五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阶段(2012.10至今)

——摘编自白永秀《新中国70年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成就、问题与展望》

材料三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中国政府及时做出了加强疫情防控的全面部署,我们全国动员、全面部署、快速反应,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他国家暴发疫情后纷纷向我国学习、效仿我国的应对措施。

  1. (1) 结合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第三阶段初期,中国是如何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得积极抗疫成果原因。
  4. (4)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2021年中国的GDP(国民生产总值)达114万亿人民币,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几位(    )
A .  第一 B . 第二 C . 第三 D .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