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无限性 知识点题库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事要知不足”,是因为(   )

A .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 .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材料一:2015年8月频繁暴雨,给全国城市地下排水管网敲警钟。到故宫看海、在武大操场游泳……网友在调侃暴雨致城市积水时,也不禁质疑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

材料二:2015年8月10日,武汉首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开始实施,按照这部“法典”要求,以后武汉城市建设中地面必须能渗水、路面必须有坡度、地下45米打造排水“深邃”。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尽管我国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有人说,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充满曲折且永远在路上。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充满曲折且永远在路上”。

最初,人类通过眼睛来观测天相。之后,有了光学望远镜,我们能直接看到更远的星体,看的也更清楚。再后来,我们又有了射电望远镜,我们通过观测电磁波来研究我们根本看不见、远在亿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现在,我们或将掌握另外一种探索宇宙的全新工具——引力波。通过研究引力波,我们可以研究电磁波无法直接观测到的黑洞,以及占了宇宙质量95.1%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这表明(  )

①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必然关系

②获取真理性认识是探索宇宙的目的和归宿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随着微生态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发现多种人体益生菌在体内外具有拮抗Hp的作用,联合应用益生菌制剂不仅可提高Hp的根除率,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因此,益生菌辅助治疗Hp感染成为当今Hp根除治疗方面研究的热点。目前,益生菌拮抗Hp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抗酸性较强的乳酸菌属的益生菌,临床常用的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但目前关于益生菌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以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益生菌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上只能做辅助手段表明了(  )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认识的形成总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回到实践不断上升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④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一:疟疾几千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疟疾的传统疗法是使用氯喹或奎宁,但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这种方法成功率不断降低,疟疾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971年,屠呦呦团队尝试从中药里提取和分离抗疟有效成分,用低沸点溶剂处理青蒿,得到的提取物疗效更高更稳。1972年,中科院用当时最先进的“X﹣衍射法”帮助确定青蒿素提取物的立体化学结构,发掘出全新的抗疟药﹣﹣青蒿 素。1973年,屠呦呦团队研发出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使抗疟疗效提高10 倍。今天,人们对抗疟新药的研制正在向更高水平发展。

材料二: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到广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实践是如何推动认识发展的。

  2. (2) 材料二中屠呦呦的感言,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値有哪些后示?

根据新时期党建的需要,“主体责任”首次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将以往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扩展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这说明(    )

①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在推翻以往真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③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    )

①源于人们对经济社会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②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认识永无止境

③启示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改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近几年,中央持续关注“三农问题”,但关注的主题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强调农业科技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到重点关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再到侧重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这说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哲学范畴

③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④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神马”“辣么美”“揪狗粮”“吃瓜群众”……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接地气”的用语,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地交流。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和不尊重。

材料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使人对中国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

  1. (1) 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
  2. (2)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是如何找到“生活化”传承方式的。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标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体现了(    )
A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C .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D .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令人耳目一新,让广大观众享受到了具有高品质的诗词盛宴,并引发一股诗词热潮。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使人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是如何找到“生活化”传承方式的。

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    )

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人类发色主要有几个已知的基因决定。最近,科学家们新发现了超过100个影响人类头发颜色的基因,打破了此前的认识,这一发现有助于实现通过DNA精准预测未知犯罪者的头发颜色。科学家的新发现佐证了(    )

①人的认识能超越客观条件实现不断发展

②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提高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不会产生相同认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长期以来,人们对袁世凯的评价比较负面,如“窃国大盗、卖国贼”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的观念被打破,人们开始认识到他对中国的近代化也做出了不少贡献。由此可见(    )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任何真理都是暂时的,都是要被超越的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观察的角度不同,人们对同一确定事物会有多个真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中国法治建设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追寻良法善治。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理论和实践上的路径,揭示了中国法治历经变迁的复杂历程,也展现了“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的法治图景。中国法治历经变迁体现了(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真理往往是在否认自身中发展的

④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奠定了分子基础。这说明(    )

①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被推翻

②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③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

④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设计和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古印度人认为银河是行星的聚合体。亚里士多德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银河其实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巨大的大气层,后来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到银河是由恒星组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代表人类持续探索,人们对银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完整清晰。人类对银河的认识历程表明(   )

①古代人对于银河的认识是错误的,现代人对银河的认识是正确的

②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对银河系的认识,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正确认识的形成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④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人们围绕转基因农产品是否安全的争论一直十分激烈。“挺转派”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反转派”认为风险难以判断,安全有待检验,不应推广。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转基因”是有害还是无害,仍然没有定论。

请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人们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认识不能一步到位。

选做题(重点班同学必做,普通班同学选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中学生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从“重视GDP”到“持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理念的提出,说明党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材料二: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公民绿色意识的提升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许多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内容。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努力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 (1) 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绿色发展”的认识。
  2. (2)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应践行“绿色”理念的重要性。
“天问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021年11月8日,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并按照预定计划,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由此,天问一号也正式进入了全新的任务阶段,开始对火星全球展开遥感探测。映照着梦想的光芒,中国将不断实现科技突破。以上材料说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②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③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实践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