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载体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22日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时间为每年农历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这一节日反映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以及确保农业繁荣、农村美丽、农民富足的决心。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进一步鼓舞了亿万人民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补上全面小康突出短板的决心和干劲。今年丰收来之不易,克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我国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早稻实现增产,正在奋力夺取秋粮丰收。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面对风险挑战,我国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实践充分表明,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越是形势严峻,越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餐桌礼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餐桌上的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可见(   )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秤杆上标志起算点(重量为零)的星叫做定盘星,是确定其他刻度的基础。定准定盘星是做好杆秤的关键,相当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亳。之所以称其为秤亳,是提醒人们:在交易时,要明察秋亳,不能粗心大意;要正心诚意,不能缺斤少两。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

①杆秤设计 目的是彰显诚信的价值观念

②公平公正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③日用器物蕴含着一定 文化观念

④传统文化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当我们来到戚公祠,似乎可以感受到它正气宇轩昂地向我们介绍戚将军带领着戚家军杀得倭寇丢盔弃甲的战史。当我们來到马尾昭忠祠,它正语气凝重地向我们叙谈福建水师遭到法国军舰突袭奋起反抗的悲壮历史。当我们来到林文忠祠,它正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起,林公则徐气壮山河的壮举——指挥军民在虎门销烟的访史。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具有厚重历史的文化历久弥新

③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④传统建筑是重要的精神载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创业团队。这个曾经弱小的政党之所以能走到历史舞台中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为民初心、勇担理想使命,凝聚起干事创业所向披靡的磅礴伟力。

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会址是最引人注目的红色地标,对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和历史根脉,阐释建党精神的意义不必赘言。如果说中共一大是日出东方,中共二大就是明灯指路。1922年7月,在上海原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就在这里诞生。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虹口秘密召开,是党的支部建设起点,三人成支部、支部干事会等许多制度经过继承发展,在现行党章中仍作为重要体现。

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过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四大,都与石库门有着不解之缘。为以良好风貌迎接建党百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于2020年11月暂停开放,实施场馆修旧如旧改造,将在建党百年之时开门迎接广大党员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三大纪念馆实施场馆修旧如旧改造的意义。

2020年11月6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故事浓缩成为一部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全国扶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开幕以来,包括该剧在内的67部舞台艺术作品,以线下演出、线上直播、展播等方式。在持续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更多人真切触摸到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艺术演绎生活真实,舞台映射壮阔时代。这些剧目叫好又叫座的背后,除了真实、真情、创新,更有脱贫攻坚引发的普遍共鸣,以及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精准脱贫只是人民追逐美好生活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只有倍加努力,才能赶上时代的脚步。青年一代,更当胸怀梦想,接续奋斗,为风起云涌、生机勃发的中华大地描绘出“叫好又叫座"的新生图景。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叫好又叫座"的认识。
  2. (2) 有人认为,胸怀梦想就能创造美好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解证唯物论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了天和地,使用筷子两根配合,与中国人太极和阴阳的理念相符。久居海外的华人只要一拿起筷子,内心便升腾起一种思乡之情。在世界各大中餐馆,千千万万海外中餐从业者耐心地教外国人使用筷子,讲述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益处、禁忌和风俗。在海外,筷子逐渐成为了:(   )

①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载体        ②维系华人情感的媒介

③中华餐饮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手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家乡美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乡愁,未必是玉盘珍馐,但其中饱含的那一份亲情与牵挂,总是让人魂牵梦萦、挥之不去。这表明(    )

①饮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饮食作为载体可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

③乡愁文化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人们总是被动地接受着乡愁文化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0年9月22日是我国“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农民在收获中用劳动号子、舞狮、草编、面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表达丰收的喜悦。这主要体现了(   )
A .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 . 文化形式须通过内容来表达 C . 物质载体离不开精神产品 D . 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产物
之江村结合实际,打造网红“摄影小镇”,使游客们在千亩花海中看到浓浓的乡村本色,顿感身心愉悦;也使村里的老百姓通过收田租、开民宿、村内就业等方式,鼓了钱袋子。这说明(   )

①经济决定文化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④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物以载文,文以载道。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感悟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6月21日起陆续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币一套。其中金质纪念币3枚,详情如下:

背面图案

内容

党徽、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天安门、礼花、牡丹花、飘带等

党徽、城市建筑、高铁、绿水青山、美丽乡村、拓荒牛、飘带等

党徽、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网络及数字信息抽象符号、大型国际机场、飘带等

寓意

中国人民站起来

中国人民富起来

中国人民强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发行建党100周年纪念币的文化价值。

黄粿是庆元民间制作的传统美食,传说能吃上黄粿表示本年的丰收,预示着来年的希望。如今又成为红遍朋友圈的美食,庆元的符号,充满浓郁的乡情,将走南闯北的游子与家乡紧紧牵在一起。这说明(   )

①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是相互依存的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的情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2020年11月18日,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发布通知,命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等6家为南京市统一战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市委此举是基于(    )
A .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B . 文化环境决定人们文化素养的形成 C . 人的精神活动总是离不开物质活动 D . 爱国主义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麦饼是古代温州人民劳作时的充饥之物,将麦子捣碎加入佐料,经过烘烤便能出炉。麦饼是温州的符号,寄托着人民对山水的感恩之情,麦饼行业也为温州经济带来巨大潜力。这说明(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和经济相互影响促进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习.平谈治国理政》发行量目前已突破620万册,海外发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中(简体、繁体)、英、法、葡等11个语种13个版本。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精神产品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世界各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 

 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文化的作品就能得到世界认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革命文物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南昌起义时的红十字马灯、井冈山八角楼、渡江战役中的小木船、开国大典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无数革命文物见证着革命历史,承载着初心使命。革命文物记录着中国革命的感人事迹。毛主席的睡衣、朱德的扁担、周总理用破还不舍得换的毛巾、红军送给老百姓的半条被子……这一件件革命文物,讲述着百年党史中涌现出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平总书记曾多次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近年来,各地积极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推动革命文物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有效利用。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全球评分最高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重映,犹如一场成长的约定。让无数人在大屏幕上回味自己的童年。也激发出现在孩子们对新世界的好奇与想象以及拥有面对未知变化和困难的勇气与信心。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建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倾诉着过往的历史。诸暨老城区花园岭清末民初的老房子众多,诸暨人对其有着特殊的情怀。为了能展示花园岭独特的旧时江南风貌,诸暨市政府决定将保留部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并进行整体规划,作为“老城印象”加以保护。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历史文化凝结在物质载体中

③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文化只有先继承才能够发展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2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在中国被落实是在2016年,那一年,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一一三江源国家公园在青海落地。为了更好推进试点,当时国家发改委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启动为期3年的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三年过去了,国家公园的10个试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其中既有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的作用,也少不了我国自己在立法、管理和运营上的自我探索。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将在2023年建成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文化+公园”,打破了人们对“国家公园”这一概念传统的认识,一方面,将会促进自然保护与旅游发展。长城、运河和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地域广泛、主题鲜明,为文旅融合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创造了实践基地。三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成,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在世界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突出地位,推动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涉及大范围地域内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丰富与多元性异常明显,因而公园建设更是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加以凸显。

  1. (1) 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
  2. (2) 我国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破了人们对“国家公园”这一概念传统的认识。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 (3) 很多地方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公园。请你为你当地文化公园中的文化元素拟两条宣传标语。
中央美术学院在贵州省兴义市雨补鲁村设立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改造古村落建筑内部空间,让村民享受现代生活同时保留建筑外部风格,把传统风貌延续传承下去。以文化艺术的力量,提升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层次,促进了古村落文化的传承。“艺术+乡村”发展之路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③优秀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