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载体 知识点题库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   )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戏”是“技”的物质手段

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统既重“戏”又重“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牛,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牛驾重车逢恶路,奈人不顾艰难处”·····在贡献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牛更以其特性被界定为勤劳、忠厚、无私甚至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等优秀品格的象征,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

回首极不平凡的“十三五”,甘于为民服务的“孺子牛”不忘初心,急民所急、想民所想,为广大群众办了一件件急事、难事、操心事;勇于创新发展的“拓荒牛”攻坚克难,成功研制“深海勇士”号等先进大深度载人潜水设备,建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成功发射“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等科学探测工程,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敢于艰苦奋斗的“老黄牛”逆行而上,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在全球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并实现了经济正增长。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人相互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华民族对牛进行艺术加工的意义。
  2. (2)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角度,分析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代代青年如何积极践行“三牛精神”。
  3. (3) 在“三牛精神”中任选其一,例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先进人物,简要介绍其主要事迹及

    积极影响。要求内容真实,言简意赅,对应准确。

     

    人物

    主要事迹及积极影响(不超过60字)

    “孺子牛”

    “拓荒牛”

    “老黄牛”

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   )。

①老物件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老物件是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20年5月,河姆渡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杭嘉湖丝绸、青瓷、浙东学派、越剧等20项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这些文化印记是(   )

①决定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②传承浙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③浙江文化的积淀带有明显浙江特征    ④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合、驰、济、安、长、通、韧、互、同”成为2021“一带一路”年度候选汉字。举行“一带一路”年度汉字评选活动,旨在用一个字阐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厚内涵,挖掘和展现“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成果,加深对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的认同。这体现了(   )

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且独树一帜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④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每一个英雄模范就是一座精神丰碑,释放出的光芒和力量,可以感召一批人、带动一群人、凝聚一片人。英雄精神能引领方向、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坚定信心,激励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2020年9月8日,中共中央开展一系列宣传表彰先进典型活动,为钟南山颁授“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表彰先进,旨在引导人们铭记英雄模范作出的重要贡献,学习他们的爱国、奉献、奋斗精神。

材料二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指出,要建立健全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等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制度。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为什么“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意义。
  3. (3) 学习英雄是青年的使命担当,围绕学习英雄,以“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主题召开班会,请你列出发言提纲的两个要点。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人党人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这表明(   )

①作为个人成长的催化剂,礼仪礼节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礼仪礼节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③国家礼仪可以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之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今天,传统的阅读模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某市图书馆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把各类经典电子图书“装”进手机,轻松带回家。而这些强大功能的“支持者”,都来自于一台电子书借阅机。可见(   )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④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于读书有数不清的名言警句,我们更有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的仪式性提醒。

请同学们围绕“读书"展开探究,完成以下任务:

  1. (1) 晒出你近一年的书单。(课本及教辅书除外)
  2. (2) 列表统计一下你班同学近一年来的读书状况。(要求有读书的数量、图书的类型、读书的方式等方面的数据统计)
  3. (3) 根据统计数据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大雪寒梅迎风狂”。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

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国际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的主张在国际舞台和外交场合的权重与影响力。它事关对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捍卫,事关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讲故事是提高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方式。国家主席习.平多次强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生动感人的故事,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增进人们对故事及其涉及的事件和主张的认同,进而提高讲述者的话语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讲故事、话友好,有利于拉近中外听众的心,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

  结合材料,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以及需要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因。

余光中先生曾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都凝聚在汉字中,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汉字形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美感。据此可感悟到(   )

①汉字是维系中华儿女情感的重要纽带       ②汉字的发明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④汉字具有鲜明民族性,传承着中华文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为响应建设“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强省”,杭州市文广旅局推出“最江南 ·杭州味”杭 州文旅“新十大”代表性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新现象等系列活动,打造文旅新风尚,促 进浙江高质量发展。此举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从殷墟考古发现可知,商代晚期的文字已是一种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较为成熟的文字符号体系。其中陶文内容丰富,包括数字、方位、人名、族名、国名、干支、画卦等,线条简练,其发现显示了早商甚至更早阶段陶器上与之相同的部分刻画符号也是文字的可能性,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早于夏商时期的陶器符号提供了线索。由此可见(   )

①陶文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重视
②陶文呈现形式的发展是继承陶文的必要前提
③陶文因其历史悠久见证了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
④陶文作为文化载体,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中央美术学院在贵州省兴义市雨补鲁村设立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改造古村落建筑内部空间,让村民享受现代生活,同时保留建筑外部风格,把传统风貌延续传承下去,以文化艺术的力量,提升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层次,促进了古村落文化的传承。“艺术+乡村”发展之路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优秀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该片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让海内外观众感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对主食的深厚情感。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杭州2022年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江南忆”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个吉祥物“踪踪”、“莲莲”、“宸宸”分别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和京杭大运河,承载了深厚底蕴,充满了时代活力,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这表明(   )

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②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汉语盘点”一直坚持用字词勾勒年度热点,浓缩时代精神,联结语言文化,让人们在关心中国和世界的同时,体会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这表明(    )

①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②文化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

③文化源于时代,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④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赣南采茶戏主要发源于信丰、安远一带,明朝,赣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当时被人称为“采茶歌”。采茶戏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纯粹“自然”的东西是原生态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如意”由我国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多呈S形,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如下图)主要由顶峰俱乐部、竞赛区及看台组成,其主体建筑灵感就来自中国古代象征吉祥的摆件——"如意",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雪如意”的设计表明(   )

①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冬奥会文化富有生机的保证

③精神文化内涵只有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表达

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植根的文化沃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