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特点 知识点题库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 . 具有相对稳定性 B .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 . 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D . 关注人文价值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互称“先生”。尽管不同年代和时期,“先生”一词指代的对象不尽相同,但该词一直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个尊称。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③两岸文化血脉相连、同根同源

④文化决定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拔河”在我国社会历史中广为流传。201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由韩、越、柬、菲四国联合申报“拔河”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韩国已拥有包括越冬泡菜文化、江陵端午祭等在内共18项文化遗产。对此,我们的正确解读是

①韩国此举有文化掠夺之嫌,我国应提高文化安全意识

②要更加关注传统文化保护,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性

③拔河文化是中国与韩国民族感情的重要见证

④韩国经济申遗体现了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我国汉族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久的影响

③传统习俗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经过近一年半的集体调研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名单中有罗盘、火药、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人痘接种术、养蚕等为人所熟知的发明创造,也有叠铸法、水碓、转轴舵、新莽铜卡尺等大家较少听闻的发明。透过这些发明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很注重实际应用

②科技与教育结合才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才能走向世界

④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指导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这彰显了中华文化(    )
A .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 .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小苹果》因极具特色的复古曲风,动感韵律与朗朗上口的歌词,成为新一代神曲,风靡全球。与之同时,源于韩国授权的《爸爸去哪儿》也火爆荧屏。这启示我们繁荣我国文化应(  )

①加强交流,积极引进处来文化            ②注重包容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④尊重多样性,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辩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到今天,中医药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医药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④中医药见证了文化的源远流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2017年10月15日中国邮政在佛山祖庙万福台举办《粤剧》特种邮票的首发式。《粤剧》邮票是继2007年《石湾陶瓷》邮票后,第二套以独立个体形式荣登“国家名片”的佛山题材邮票。同时,它还是中国戏曲题材邮票大版中唯一采用过桥设计,并体现戏曲发源地元素的邮票。《粤剧》特种邮票的首发(  )

①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岭南文化特色

②有利于打造国家名片,推动粤剧荣登为国剧

③展示了粤剧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厚文化底蕴

④为粤剧注入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这一工程说明了( )

①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处于世界的前列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③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具创造性的民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近来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潮。《诗的八堂课》重新阐释中国古典诗词,建构以汉语古典诗学观念为核心的普适诗学观念;《好诗不厌百回读》由名家袁行霈先生精选经典古诗词赏析,旨趣高雅,言语亲切,满足大众阅读需求。古典诗词热的兴起有利于( )

①复兴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②让中华文化展现出长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③以大众传媒为途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④在继承基础上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18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支持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节日民俗等中华文明代表项目走出国门。这是因为( )

①这些项目集中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②这些项目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③不同文明的交流是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必由之路

④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是实现世界文化融合统一的必然要求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梅花是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花朵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的草木。“诗言志,歌咏言”习.平总书记数次提及“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咏梅的诗句。2017年10月25日,习.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引用了元代诗人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吟咏的是墨梅不慕虚名、绽放清芬的品格,彰显的是大国大党的自信,表达的是从容清醒的定力,传递的是埋头苦干的意志。诗意的表达,让人们看到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气度、一个走过近百年的政党面对未来的胸襟,同时激发了国人的强烈共鸣。

    梅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生动地诠释出了其雄厚的历史底蕴。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但随着时代文明的更迭、生活方式的革新,传统文化受到来自自身与外界双向的生存压力。一直以来被奉为优秀传统文化精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亟须新的表达方式和发展模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近距离地贴近当今观众,让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 (1) 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习总书记引用的《墨梅》诗句激发了国人强烈共鸣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
  3. (3) 就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是距今3 000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意义。

烟雨画舫、亭台楼榭、琵琶纸伞,这些风物被视为江浙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情趣,根于我国江浙一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厚的经济基础,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升华,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品格。她优雅灵动、崇文尚德、务实进取、开放包容……

从历代先贤名士到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改革者、创业者以及无数劳动者,他们用智慧、雄心和创造成就了这片土地的富庶,也让这方文化熠熠生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认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忙”字,“心”“亡”为忙,指人一忙,“心”就丢了(如图)。这主要说明(    )

图片_x0020_20

A . 汉字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B . 汉字记载思想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 . 汉字传承着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D . 汉字具有表意功能,包含着中华文化的许多意蕴
2020年12月17日,中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委员会评审通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在中国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不小的受众。太极拳申遗成功有利于(   )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②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

③推动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④展现文化多样性,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在此同来自古印度、古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汇聚交流,造就了独特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集建筑、彩塑、壁画艺术和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艺术形象美轮美奂。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以“敦煌文化·民族瑰宝”为主题撰写演讲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论据充分;④字数不少于200字。

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最高的价值是“仁”,政治的最高价值是推行“仁政”。“仁”是“仁者爱人”,“仁政”在大禹那里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在汉文帝那里是“养治万民”。当代中国,党和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是基于同样的价值观,这是中国一以贯之的政治之道。这表明(    )

①“仁政”文化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进人文明时代

②“仁政”思想内涵的丰富性规定着其形式的多样性

③“仁政”思想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轨迹

④“仁政”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