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春节,面对疫情,“就地过年”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不管是就地过年,还是回家过年,人们对春节的期盼、对团圆的渴望、对家人的爱是永不会改变的。为了过好这个春节,各地文化部门举办“网上春节晚会”,借助网络、手机等各种娱乐新平台,将优秀的文化节目通过电子化手段“飞到寻常百姓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国各地各级博物馆陆续推出丰富的新年特展与社教活动,并利用本馆数字资源、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彩的线上活动。各地非遗展示、活动推陈出新、云端亮相。从积淀与传承中华民族生命记忆与文化基因的非遗中,寻得年味、解得乡愁。“云旅游”打开另一扇窗,满足诗与远方的期待,马蜂窝旅游直播开启“春节特别计划”,身在世界各地的旅游主播分享各地风俗,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全世界的新年味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如何过好疫情下的春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秒只是短短一瞬,6亿年早已是沧海桑田。2020年12月4日,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以“九章”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不止“九章”,还有很多大国重器的名字,都充满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2007年,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诞生,为它起名时,人们回到中国古典文化中寻找灵感,最终它被命名为“嫦娥”,中国首辆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嫦娥”怀抱“玉兔”奔月,一个名称,穿越古今。我们的载人飞船“神舟”,取自《古今通论》中“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之“神州”的谐音;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寓意着“蛟龙入海”,让“中国龙”游向深海探秘海底世界;2015年发射的暗物质探测卫星被命名为“悟空”,预示着期望它能不畏艰难,在茫茫太空中以“火眼金睛”探测出暗物质粒子;屈原在《天问》中对太阳月亮升起落下、日月星辰形态位置发出了一系列追问,两千年后,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它带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真理的探索,开启了漫漫征途……

这些都是自古传承、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当传统遇上科学,独特而惊艳。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在科学家们起的名字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独特的“中国式浪漫”,真的很美!回望历史,传承经典,我们的文化是浩瀚宝库;仰望星空,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 (1) 结合大国重器的命名,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独特的“中国式浪漫”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我国大国重器命名是如何做到独特而惊艳的。
  3. (3) 当传统遇上科学,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式浪漫”。请你为我国近年来的科技成就拟写两条具有“中国式浪漫”的宣传标语。
2020年10月18日,首届“中国丹集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开幕。丹寨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非遗之乡,其中蜡染、古法造纸等传统非遗技艺更是驰名中外。非遗周通过论坛、展示、演出、文创大赛等主题活动。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展现丰富多彩的非遗盛宴,这是对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断利用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材料表明(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助于我们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中国皇家园林风格独特,以山水为主,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③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④园林建筑是先进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让经典作品更具穿透性。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
A . 发挥了大众传媒文化创造、共享的功能 B .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创新 C . 立足社会实践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 . 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
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上线吧!华彩少年》向观众展现了青春力量和传统文化的相遇。35名少年在婉转吟唱、水袖挥洒间,跃动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融人巧思的现代表达。“与古为新”,为越来越多人创造了亲近传统文化的场景,让传统文化以更轻盈灵动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心灵。这表明(     )

①创新能更好地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②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创新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

④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中国风歌曲,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高度发达的媒体让“卷珠帘”、“将军令”、“醉赤壁”、“曹操”“青花瓷”等中国风歌曲钻进了人们的心坎里。这些歌曲的成功缘于它(   )

①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文化认同感         ②创新艺术形式,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依托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          ④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广大观众情感共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人们猝不及防。危难面前,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英雄和优秀文艺作品。疾风知劲草,大浪现英雄,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白衣天使们众志成城,逆向而行。战“疫”新歌《你我约定》近期在网上展播,用歌声赞美抗疫英雄。作品流露出强大的力量,传递信心,传递温暖,振奋人心,无不给人带来信心与希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精神依赖物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优秀文艺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力量倍增

④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我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置身古镇中,你会着迷于它的文化气质,流连于它的宁静与安逸,体会到生活的诗和远方。对古镇文化遗产的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A .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稳定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 . 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 . 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D . 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交流与传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上的现象级文化亮点,备受好评。

央视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该节目带动“典籍热潮”,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对话先贤打开了新的可能。

河南卫视从2021年春节的《唐宫夜宴》开始试水,精心打造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为观众奉献了中华文化盛宴。该系列节目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用“网络剧”+“网络综艺”的形式,以“引领畅游”的方式,带领观众进入不同场景之中,舞蹈、民乐、戏曲、书法等传统技艺在节目中得到展示。传统文化与5G、AR等科技手段“链接”带来了超凡的视觉震撼,同时对节日民俗的解读也引发观众情感的共鸣。有网友评论:“这是文化自信的天花板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央视和河南卫视是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的。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一些地方以推进城镇化为名,拆除有价值的传统建筑。有专家警示,这样做是没有文化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说明专家警示的合理性。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提出两点建议。
今年37岁的乔雪是宁夏银川非物质遗产“乔家手工皮艺”第三代传承人。她传承技艺,潜心研发符合当下审美的箱包等文创产品,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把一度没落的家庭作坊,变成了年销售额400多万元的文创企业。由此可见(   )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④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规律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传统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广泛记录于古代典籍之中,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国语》中“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强调森严的等级制度;“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和的思想;《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强调天下大同的思想;《淮南子·氾论训》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强调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是利民;《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万物要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天人三策》有言:“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强调君权神授。

有人认为,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些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辨析“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这一观点。

大型光影表演《楚骚秀·九歌大典》以屈原诗篇《九歌》为蓝本打造,把诗歌中神与人的故事,以唯美形态呈现。融合激光、彩灯、音乐、歌唱,演绎屈原九歌故事。节目演出后,广受好评。这说明文化创新要(   )

①形式创新,内容更新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不忘本来,面向未来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民惟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科学发展观秉承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基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仁者爱人”思想的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思想

④传统文化都会因时而变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0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山东省枣庄市被纳入沿运规划拓展区5个市之一,台儿庄区入选规划核心区。

为保护大运河,枣庄市台儿庄区按照“原空间、原尺度、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地工匠”的标准,复建了台儿庄古城。台儿庄古城设立了漕运度量衡展览馆、中国运河税史博物馆等数十处展馆,便于人们全方位、多层次感知古城昔日的繁荣;对运河大鼓、柳琴戏、洛房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部分传统运河美食进行了系统的挖掘、还原,并开展各种文化展演和主题活动;常态化举办国际马拉松、国际冬泳节、龙舟赛、全国河钓大赛等品牌赛事,累计举办大型会展活动1000余场次,培育了文博会、年博会、端午文化艺术节等会展品牌,搭建了亚太经济领袖(台儿庄)高峰论坛等平台。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列,被誉为“活着的古运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对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加以说明。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掀起一波“典籍热”。由此可见,提升文化自信应(    )

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②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文化相适应

③坚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在文物保护与管理领域,大遗址专指我国文化遗产中规模大、占地广、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 文化遗址 。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中心、以 150 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 遗址保护格局,"大遗址"概念得到普遍认可 。  大遗址保护格局的建设旨在 (    )

①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拓展文化遗产空间

②增强对历史记忆的社会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③在保护过程中提升遗址的经济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④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多样化的文化供给,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21年9月23日,中国迎来了第四个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展示各具特色的农业物产,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材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是农民丰收节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

③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④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真理的力量

◆铸魂培根

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的先进分子带来了先进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用“马克思主义之‘失’”“射中国革命之‘的’”,用实践现点赋予了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以新内涵……找到了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方向和道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奋斗中,点然了伟大征途上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精神火矩,激活了中国人民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基因,并使之成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同心圆。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迸发出强大活力。

◆守正创新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中国古代经典《中庸》,讲的是顺应大本达道、尽心勉力笃行方能化育成事。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平强调了工作的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平再次为我们未来干事创业指明了方法路径,要求我们“致广大而尽精微”。

青年干事创业的启示。

◆继往开来

2021年7月1日,习.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纪伟业,把光荣与梦想写在了历史深处;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1. (1) 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对新时代
  3. (3)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