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知识点题库

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为更好计算个体数量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 B .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C .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 .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 .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 .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 .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地区取样 D .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 . 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 . 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mm×2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 D . 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
A .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 .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系中进行 C . 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直接从培养液底部取样 D . 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时,不计压在边线上的个体数
某小组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酵母菌数目是(   )
A . 活菌的数目 B . 死菌的数目 C . 代谢旺盛的酵母菌数目 D . 活菌和死菌的总数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如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温度(℃)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 (2) 在计数室,按以下顺序操作(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 (3) 若在25×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个.
  4. (4) 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后再计数.
  5. (5) 在理想环境中,即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和灾害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呈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型增长.
下图1是科研人员调查的某湖泊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曲线图;下图2为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观察到的一个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研人员调查时每天定时取样,取出的样液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据图2分析,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个/mL。
  2. (2) 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1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时,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 (3) 微囊藻(一种蓝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时,数量可呈指数增长,但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则微囊藻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等资源(至少答两项)时存在显著竞争的关系。现代生物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较多的类有机物。
  4. (4) 现欲对这一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态修复,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两项)。
  5. (5) 罗氏沼虾以绿藻、蓝藻等单细胞藻类为食物。科研小组又对该湖泊中的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据表分析,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kJ/(cm2·a),从藻类到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

如图为酵母菌培养过程中三种量变化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段酵母菌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 . BC段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C . T1后,酵母菌无氧呼吸生成乙醇的同时还生成水 D .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不只是葡萄糖大量消耗
如图示用血细胞计数板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在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如果有污物必须进行清洗 B . 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 C . 在计数板滴上酵母菌培养液后,应将盖玻片先斜靠再盖好,防止气泡产生 D . 在计数的时候,应该选择图中位于角上的四个小格计数并进行换算
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调査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 . 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 C .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记物的脱落,将会导致调査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D .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如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⑤是对照组,其余曲线代表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969849005

A . 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 B . 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保持“J”型增长 C . 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 D . 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进行计数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 B . 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C . 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D . 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前要先振荡试管 B . 制作生态缸需要采用透明的材料如玻璃缸,并置于散射光环境中观察 C .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设置了相互对照实验 D .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样方法
(不定项)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改变培养液的pH值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 .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 .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 .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下图所示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科学的是(  )

A . 培养酵母菌前,加热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 . 用吸管从静置的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进行计数 C . 图中C点和D点相比,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 D . 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
下列与中学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用斐林试剂检测,颜色由棕色变为淡蓝色 B . 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要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再轻盖盖玻片 C . 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 D .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的原始数据不能再用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采用规格为16中格(400小格,0.1mm3)的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培养液稀释了100倍,检测四角上中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22、26、24、2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此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4×108个/mL,该实验无对照实验 B . 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C .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 .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关于高中生物教材中定量测量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仅用血细胞计数板或比浊计能测定活的酵母菌的数量 B . 仅将亚硝酸盐溶液装入比色杯用光电比色法测定OD值 C . 可用标志重捕法统计某一草坪所有地上动物的种群密度 D . 可统计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来反映H2O2酶的活性
下列关于种群及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B .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C .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常用抽样检测法统计酵母菌的数量 D .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且K值逐渐增大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片草原中跳蝻的密度 B .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区松鼠的种群数量 C . 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 . 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