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

(英)萨奇

诺曼·戈兹比坐在海德公园一张椅子上,附近就是热闹喧嚣的游乐场。三月初的傍晚,大约六点半钟。暮色苍茫,昏暗中还混杂着一抹微弱的月光和一排排朦胧的灯光。马路显得很空旷,但许多来回走动的或坐在椅子上的人影仍依稀可辨。

这种景色很合戈兹比的心境,在他看来,黄昏是特为失意者安排的时光,因为在这时,他们那褴褛的衣衫,佝偻的身躯和那沮丧的表情才不引人注目。

他旁边坐的是一位傲气十足的老先生,这种傲气,或许是一个无能为力再傲视任何人或任何物的人的自尊心的最后一点标志吧。当老人起身要走时,戈兹比设想他是要走回某个简陋的公寓,甚至连每周的房租都付不起。

空位差不多立刻就被一个衣着考究的年轻人占据了,这个年轻人的穿着倒很讲究,他的面部表情已表明他时运不佳。他猛地坐下来,同时悒悒不乐地唉叹了一声。

“您的心情不大好吧?”

年轻人转过头来,一副坦率的表情,戈兹比觉得自己该格外当心才是。

“你要是遇到了我这样的困难,心情也不会好的。”他说,“我干了一件最愚蠢的事。”“是吗?”戈兹比若无其事地说。

“我是今天下午到达这里的,原打算住在巴塔哥尼亚旅馆,”年轻人接着说下去,“我到了那里才发现旅馆已于几星期前拆毁了,原地盖起了一家新的电影院。出租汽车司机说不远处还有一家旅馆,我就住进去了。我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上写明了我的住址,然后我上街去买香皂——我用不惯旅馆的香皂。后来我闲溜了一会儿,喝了点酒,还逛了几家商店。想回旅馆时,才发现自己把旅馆的名字给忘了,连在哪条街上都不知道了。这对于一个在伦敦没亲没故的人,岂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我家里最快也得明天才能收到我的信;现在还不能向家里问地址。我身上又没带那么多钱,由旅馆出来时我只拿了一先令 , 买了一块香皂,喝了一顿酒,现在兜里只剩下两便士了,还不知道今晚在哪里过夜呢。”

他讲完了自己的事,停了一会儿又说:“难以置信吧?”年轻人声调里带着几分愠怒。“我相信。”戈兹比说,“有一次我们在国外也遇到这样的事,后来就慢慢回忆,顺藤摸瓜回到了旅馆。”

年轻人的心情似乎有所好转。“要是在国外,我就不会这样焦急了。他说,“你总可以找本国的领事,得到必要的帮助。但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事情就困难多了。除非我能遇到一个好心肠的人,相信我的话,借给我点钱,否则,恐怕我就得在河边过夜了。不管怎么说,你信了我的话,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相信是肯定的了,”戈兹比慢条斯理地说,“你的故事的漏洞在于你没能够把香皂拿出来让我看看。”

年轻人急忙地挺直腰板,匆匆将大衣所有的兜都摸了一遍,然后一跃而起。“我准是把香皂给弄丢了!”他气哼哼地嘟囔道。

“一个下午丢了旅馆又丢了香皂,可真够粗心的了。”可是年轻人几乎没把他的话听完就昂首阔步地走了。

“遗憾,”戈兹比心想,“他说出去买香皂为的是让我相信他的故事,可又偏偏是这个小小的细节葬送了整个故事,要是他能事先带一块香皂,就是个聪明人了。”

戈兹比起身想走﹐突然惊叫了一声——一块香皂!一定是年轻人猛地坐下来时掉落的。他立刻沿着昏暗的小道跑着追赶那个身穿浅色大衣的年轻人,当他就要放弃时,猛然间看见那个年轻人正迟迟疑疑地站在路旁。听见戈兹比的喊声,年轻人不高兴地转过头来,满脸怒气。

“可以证明你说了真话的重要东西找到了,”戈兹比伸出握着香皂的手接着说,“请原谅我没能相信你的话,我可以借给你一镑钱……”

“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住址,什么时候还都可以。另外,把香皂拿去吧,它可是你的好朋友啊。”

“还算走运,又找到了。”年轻人说完道了声谢,便朝骑士桥那面直奔而去。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教训,再不能自作聪明从表面现象来判断是非了。”戈兹比自言自语道。

戈兹比往回走经过那张椅子时,一位老先生正在椅子下面和四周寻找东西。戈兹比认出来他就是曾和自己一块坐过的那位老人。

“先生,您丢什么东西了吗?”他问道。“是的,先生,我丢了一块香皂。”

(摘编自《外国微型小说故事》,有删改)

(注)①先令:英国货币单位,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标题“黄昏”一语双关,既指特定的自然环境暗淡的黄昏,也指年轻人的心理有如黄昏一般晦暗。 B . 文章细节描写传神,“年轻人”的“气哼哼”是其为了让戈兹比相信自己真的陷入困境的无奈表现。 C . 戈兹比认为年轻人所编故事的漏洞只在于没拿出香皂,其实之前年轻人的言行也表现出很多漏洞。 D . 小说注重对人性主题的探索,“年轻人”使用卑劣手段骗取戈兹比的信任,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索。
  2. (2) 请以戈兹比的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 (3) 小说中海德公园的一张椅子在情节发展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皋仲闻,资质重厚,有大臣器。由云阳尉策贤良方正异等,拜右拾遗。累迁考功员外郎。父丧,德宗遣使吊问,俾论譔滉行事,号泣承命,立草数千言以进,帝嘉之。服除,宰相拟考功郎中,帝为加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号称职。俄京兆尹。奏署郑锋为仓曹参军。苛敛吏,乃说皋悉索府中杂钱,折籴粟麦三十万石献于帝,皋悦之,奏为兴平令。贞元十四年,大旱,民请蠲租赋,皋府帑已空,内忧恐,奏不敢实。会中人出入,百姓遮道诉之,事闻,贬抚州员外司马。未几,改杭州刺史,入拜尚书右丞。王叔文用事,皋嫉之,谓人曰:“吾不能事新贵。”从弟晔以告叔文,叔文怒,出为鄂岳蕲沔观察使。叔文败,即拜节度,徙镇海,入为户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忠武军节度使。大抵以简俭治,所至有绩。召拜吏部尚书,兼太子少傅。庄宪太后 , 充大明宫留守。穆宗以旧傅恩,加检校尚书右仆射,俄为真。又进左仆射。长庆四年,复为东都留守,卒于道,年七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曰贞。皋貌类父,既孤,不复视鉴。生知音律,常曰:“长年后不愿听乐,以门内事多逆知之。”闻鼓琴,至《止息》,叹曰:“美哉嵇康之为是曲其点晋魏之际乎其音主商商为秋秋者天将摇落肃杀其岁之晏乎晋乘金运,商又金声,此所以知魏方季而晋将代也。缓其商弦,与宫同音,臣夺君之义,知司马氏之将篡也。”

(节选自《新唐书·韩皋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美哉嵇康/之为是曲/其当晋/魏之际乎/其音主商/商为秋/秋者天将摇落肃杀其/岁之晏乎 B . 美哉/嵇康之为是曲/其当晋/魏之际乎/其音主商/商为秋/秋者天将摇落肃杀其/岁之晏乎/ C . 美哉/嵇康之为是曲/其当晋/魏之际乎/其音主商/商为秋/秋者天将摇落肃杀/其岁之晏乎/ D . 美哉嵇康/之为是曲/其当晋/魏之际乎/其音主商/商为秋/秋者天将摇落肃杀/其岁之晏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名一般用于自称,字则称人。 B .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或名位,如“拜为上卿”。表示授予官职的还有除、授等。 C . 崩,指古代帝王、皇后和诸侯之死。古代封爵的高官之死称为薨,大夫之死称为卒。 D . 司马,复姓,如历史人物司马迁、司马懿等;司马也曾用来称官职名。这里指姓氏。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皋敦厚持重,才华出众。他多次升迁,担任过多个要职;为官期间政绩卓著,皇上也多次给予他奖赏和提拔。 B . 韩皋性格柔弱,失去原则。他担任京兆尹期间,在仓曹参军郑锋的劝说下拿出府中的钱财买粮献给皇上,他没有坚守本心和原则。 C . 韩皋秉性耿直,异常孝顺。韩皋因王叔文专权而嫉恨他,不愿侍奉他;韩皋长相酷似父亲,在父亲去世后,就不再照镜子。 D . 韩皋天赋异禀,精通音律。他天生通晓音律,擅长根据乐声推测前朝故事,根据乐音知悉作曲者的心路历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号泣承命,立草数千言以进,帝嘉之。

    ②民请蠲租赋,皋府帑已空,内忧恐,奏不敢实。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鸥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 .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一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孤舟中冷清寂寞的气氛。 C . “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写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喜悦之情。 D .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2. (2) 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无人机拍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到不再需要眼镜的新3D技术,各种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正在改变电影行业。人工智能(AI)是其中影响极大、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技术。在整个电影生产和管理领域,人工智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全面而深刻的,电影行业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因为人工智能而掀起了一股变革的浪潮。

观看一部由人工智能编写剧本、设计视听效果、制作特效、自动剪辑、制定发行策略,甚至参与表演的电影,已经不再是一种未来主义的想象,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在特效制作方面,人工智能的自动化优势更加明显,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对视觉效果的把握水准,使特效更加逼真,而且在后期制作中,可以通过对渲染场景的深度学习,自动生成特定的光照效果或火焰、烟雾等特效,并实时核查最终拍摄效果。

在3D内容制作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大有可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领域,中国影视企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比如,2017年,由聚力维度研发的“峥嵘”“AI立体设计师”系统,成为当时全球唯一的人工智能3D内容自动制作平台。通过这一人工智能系统,电影制作团队在不需要大规模制作团队和双机拍摄的情况下,即可迅速完成任务,将2D内容转为3D内容。

在数字修复方面,中影集团研发的自动图像处理系统“中影·神思”对一些电影镜头的低清图像素材添加了增强效果,同样显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威力。而由爱奇艺开发的ZoomAI视频增强技术,在优化低分辨率、噪点、抖动、色彩灰暗等低质视频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走向更精准智能的制片管理,人工智能运作的核心原料是数据。在包括电影制作在内的任何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都可以通过挖掘和分析海量数据,来揭示模式、趋势和用户偏好,从而为产品的设计和市场推广提供精准有效的策略。就电影业的智能化管理来说,对包括导演、编剧、历史票房收入、制作成本和观众人数在内的各种数据的输入和分析,是人工智能推动电影业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的前提。

除了制作和推广策略管理外,人工智能平台还在财务管理、进度管理、质量把控、在线审片等环节发挥着类似的自动化管理功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电影的制片管理环节也将向更精准、更自动化、更智能的方向发展,电影业的运行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

总之,包括中国电影业在内的全球影视界都对人工智能在电影制作方面的巨大潜力充满期待,并在系统平台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当然,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发展,一个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电影业的未来,不是要把人类创作者和管理者排除在行业的边界之外。恰恰相反,人工智能支撑的电影业将是一个智能软件和人更具有互补性、更紧密合作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富有创造力的电影人将与更有效率的智能机器一起工作,以更饱满的创造力,不断开拓全球电影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黄典林《人工智能为电影注入丰富可能》)

  1.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特效制作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渲染场景的深度学习,有效提升对视觉效果的把握水准,使特效更加逼真。 B . “峥嵘”“AI立体设计师”系统是由聚力维度研发的,成为当时全球唯一的人工智能3D内容自动制作平台。 C . 就电影业 智能化管理来说,导演、编剧、历史票房收入等各种数据输入和分析的前提是电影业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D . 在人工智能支撑的电影业中,更有效率的智能机器将主导电影制作,不断开拓电影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生产和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电影应用人工智能后发展的无限可能。 B . 文章在谈到数字修复方面,通过举例论证,论证了人工智能的作用和优势。 C . 文章除了列举事实,在论证过程中还运用了引证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 在论证结构上,文章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形式,结构完整,论证严密。
  3.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观看一部由人工智能编剧甚至参与表演的电影,已经是活生生的现实,而不是想象。 B . 在3D内容制作方面,中国影视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先,智能制作平台已投入使用。 C . 我国电影制作团队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完成将2D内容转为3D内容的任务。 D . 未来,随着电影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人类创作者和管理者发挥的作用将会弱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但是,___。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美,青岛亦然。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但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传送花香,柔柔地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___,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1. (1)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 比喻、对比、拟人 B . 借代、比喻、夸张 C . 对偶、比喻、排比 D . 对偶、借代、夸张
  2. (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温柔的春风吹着柳枝,吹拂着水面,送来浓郁的花香,吹起了禽鸟的羽毛。”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 (1) 宋人罗大经指出杜甫《登高》一诗中,“”两句,含有八层意思,寓指八层悲伤,层层推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 (2)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通过“”两句,表明浔阳城当地虽有乡土音乐但难以入耳。
  3. (3) 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通过飞虫和米粒的比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这两句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普通话与方言的显性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特点和常用词汇上, ,但这并不等于说方言语法特点不明显。普通话与方言的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如普通话有21个声母,而南方方言的声母通常较少;普通话有连读变调,广州话没有,但有丰富的语义变调。在词汇的整体格局上, ,有丰富的子尾词和儿尾词,南方方言则有为数不少的单音节词,如普通话的“筷子”“丈夫”,闽语叫“箸”“翁”。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要让广大青少年知道,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生命智慧。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面对长辈关于勤俭的教导,,甚至将节俭视作祖辈们的“贫困焦虑后遗症”。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俭,约也” ,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在倡导节俭修身,讲人的内在修为。换言之,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勤俭节约,不仅物质匮乏时适用,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xuè)        公(mǔ)        廿四桥(n iàn)            蓊郁郁(wěn) B . 栗(chàn)         一(chuán)     意识(qiǎn)         清流湍(jī) C . 死(kè)            郁(yī)            婀玲(fàn)             见不鲜(shuò) D . (ruí)           吐(bǔ)          马脚(lù)                     山川相(liáo)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塞罕坝的月光

何申

塞北天高,秋阳明艳,田野里的庄稼散发出成熟的味道。那是1994 年中秋节,我带着几名记者从承德市匆匆奔向塞罕坝机械林场。

车子向前行驶着,忽然就有白沙打在挡风玻璃上,哗哗作响,看看又不像沙子,从吉普车窗外伸手抓一把,“沙粒”小米般硬硬的,但很快就觉出湿润一不是沙 ,是雪!

谁能想到,塞罕坝农历八月就下雪了!看来,“胡天八月即飞雪”,用在这里也完全合适。坝上的天气变化快。将近傍晚,虽然雪粒仍留脚下不肯化去,如同为大地铺了一张白宣,但苍穹却早已深静高远,风息星现,只是那星星并不繁耀,好似知道今夜天上的主角,是那一轮圆月。

吃过晚饭,记者小张说:“社长,咱们与其在这冻着,不如去我舅舅家,他家肯定暖和。我惊讶:你舅舅在这里?

小张说:“我舅舅从林大一毕业就到这里了。“

我说:“那敢情好,我也想看看他们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家属区并不大,小张也是很久没来,在几户院外转了又转,终于走进一家,可还是差了,他舅舅家在隔壁。屋里果然暖和。三间,中间一间屋有大灶,灶膛暗红,热气从锅盖缝隙飘出。一张圆桌上,摆着三份碗筷,当中有个盘子,上面扣着大碗,那是怕菜凉了。西屋里跑出来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先是好奇地打量我们,然后欢喜地叫小张哥,问啥时来的,等等。

小张舅妈人高马大,东北口音。她快人快语,说:“你们来得正好,今天是八月十五,他舅一会儿就从分场回来,你们一起喝顿酒。”

我有些尴尬,但也不便走,于是坐在东屋聊起来。聊天中得知,小张舅妈是锦州人,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和小张舅舅同年来到塞罕坝,俩人有三个孩子。老大两口子也在林场工作,二儿子念书后留在省会石家庄了。老闺女就是西屋的女孩,今年初三,想着高中去承德市里念,就怕考不上。至于这家的男主人,小张的舅舅,眼下是一个分场的场长,平时不回来,说好了今天回家一起过八月十五,可到这会儿也不见人影。

不知不觉,月光已从窗户透进来,其间小张舅妈添了两次火,却依然不见小张舅舅回来。后来有人在院外喊:来电话了,分场今晚要加强防火,不回来了,别傻老婆等汉子了。小张舅妈说:“得了,又空欢喜一场,咱们一块吃吧。” “那哪成”,于是我们告辞。小张舅妈看留不住我们,忽然悄悄拉了我一下,说:“有件事想麻烦您,不知行不?”我说:“您说。”

她说:“我老闺女念高中,您给帮帮……”

我没法拒绝:到时候,尽力,尽力吧……

她说:“别尽力,一定帮,一定帮!

出来,走在坚硬的泥土路上,十五的圆月已高悬在深黛色的夜空中,给塞罕坝的大地抹上一层厚厚的金辉。

小张和他的表妹从后面撵上来,手里拎着怀里抱着不少串成串的干蘑。我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小张说:“是我舅妈送给你们的,没准备,现摘下来。”我说:“不能收。”小张表妹把干蘑硬塞给我,说,“这是我暑假里采的,一定收。”说罢转身跑进月光中。

我不由得生出点异样的感觉,坝上人太直了,也不怕强人所难。忽然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问小张:“你表妹今年初三,也就十五岁左右,她出生的时候已经开始计划生育,况且你舅妈那时年龄也不小了。’

小张四下瞅瞅说:“也不瞒你们,我这表妹不是我舅妈亲生的,她的父母原都是这场里的,出车祸没了。是我舅妈把她带大的,并发誓要把她培养成大学生。”

我惊讶,一股惭愧之情从头顶一直涌到脚底,继而是一种敬佩。博大辽阔的塞罕坝,养育了多么宽广的胸怀。这无边无际的林海,既是对上天的告白,又是对人间的表述。

我在塞罕坝的月光下行走,脚下是中秋节粒粒白雪。

那一夜,我无眠。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一开篇就写了塞罕坝的环境,接着用诗句“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塞罕坝的天气,表达了作者的讶异之情,也让读者由此想象塞罕坝人工作和生活的艰辛。 B . 无边无际的林海是“对上天的告白”“对人间的表述”,作者这样说既表达了对林场垦荒造林成就的赞誉,也表达了人定胜天的自信。 C . 本文叙事简洁,在叙述中常暗含情感,比如写院外喊话,既交代了小张舅舅不回家过节的事由,也暗含对塞罕坝人粗犷朴实性格的欣赏。 D . 本文通过记叙塞罕坝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的中秋节生活,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状况,并没有刻意表现他们的辛劳和贡献。
  2. (2) 请简要分析本文在描写人物上的特点,请以小张舅妈为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3) 文中为何多次写塞罕坝的月光,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列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⑥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A . ③②①⑤④⑥ B . ⑤②③④⑥① C . ④⑤②③①⑥ D . ④⑤③⑥①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屈原者,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鲁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 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仅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渐,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选自《史记·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她/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 .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 .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 .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的“名”,成年时取,供朋友称呼。古人的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意思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B . “左徒”是楚国的官名,《史记》 记载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C .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D . “大夫” 是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 B . 秦昭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楚国扫障碍。 C . 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 D . 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不顾屈原的反对成行。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必修2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②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③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二里头遗址、安徽禹会村遗址、河南时庄遗址、余庄遗址、黄山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发现。据介绍,此次通报的五项重要发现,将有力推动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整体框架下,围绕夏文化与夏代史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等重大历史问题,加强统筹部署,持续推动有关地区文物部门、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般来说,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对联与我们的语文学习有关,例如昆明翠湖海心亭有一副对联“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此联的,下联语出李白的《月下独酌》。多学习这样一些对联,可以使我们温故知新,学到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对联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凡身边事、眼前景等皆可入联。例如有的商店会写“经商信为本;。”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

近日,生活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藏族小伙丁真,因为一条视频意外走红。在视频里,丁真帅气纯真的脸庞、黝黑的肤色、清澈的眼眸及淳朴的笑容充满了整个屏幕。丁真火速成了大家心中的“甜野男孩”。据报道,丁真“一夜爆红”后,曾收到选秀节目的邀约,但被他拒绝了,而是签约了当地的一家旅游公司,为本地博物馆做讲解,参与家乡的旅游文化宣传。

在最新的宣传片《丁真的世界》中他说道:“很多人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没有太想过这个问题,就想骑着我的小马,翻山越岭。这就是我的世界,雪山、草原、冰川、寺庙、白塔、我的朋友们,还有唱不完的情歌。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我想,就这样呆在我自己的世界里。我想留在理塘,为家乡做一些事情。”

要求:看到上面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想象?请结合当今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酒客         属:此指劝人饮酒 B . 万顷之茫然     凌:凌驾 C . 今者暮         薄:接近 D . 掠予舟而西也     西:向西飞去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壬戌,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这属于干支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方法还有年号纪年法、帝王纪年法等。 B . 斗牛,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斗”“牛”是其中二宿。 C . 既望,指过了望日之后。“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则是指农历每月三十。 D . 盏,在文中指酒杯。我国古代用作盛酒、温酒、饮酒的酒器还有很多,如:尊、壶、角、卮、觥、杯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一先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赏景吟诗,举杯对月,以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俱佳。 B . 选文一用主客对话来写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文章的总体基调还是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 C . 选文二写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D . 选文二写与道士等人夜游赤壁,文中“道士顾笑,予亦惊寤”一句表明作者在道士的点化之下已经意识到了要勇于面对人生的困顿,积极进取。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寂寞之路

1938年三四月,沈从文搭乘汽车离开沅陵,西行经晃县出湘境,取道贵州玉屏、贵阳,再入滇去昆明。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昆明。先期到达的汪和宗到车站将沈从文接到城里。临时落脚处,是蔡锷发动反袁战争时在云南的旧居。这是一栋极平凡的小房子,斑驳陆离的瓷砖上,有“宣统二年造”字样。老式的一楼一梯,楼梯已霉朽不堪,砖砌拱曲尺形长廊,因风雨剥蚀,早已倾斜。只有院子里两株合抱大的尤加利树枝劲叶茂,勃然有生气。站在院子里的尤加利树下,沈从文不由想起历史上默不言功的将军冯异。不求生前的虚荣,不计身后的寂寞,一切有益于民族、人类的事功,皆成于一种沉默的努力中。

自沈从文逃离北平后,夫人张兆和携带两个孩子,留在沦陷的北平,直到1938年初,母子三人同九妹岳萌,才途经香港,取道越南河内,沿滇缅线到达昆明。一家人长达一年多的离散奔波,至此方告结束。这时,沈从文已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副教授,第二年转北京大学任教授,担任现代文学、习作课程。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沈从文和许多热情爱国的学者、教授,成为大受学生欢迎的人物。同战前在北平一样,沈从文一边默默笔耕,一边热情关心、接近那些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冀望着为文学运动造就一批生力军。后来,在文学上取得了出色成绩的汪曾祺、林蒲(美籍华人作家)等人,都是他在西南联大的学生。

在沈从文离开沅陵去昆明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老舍被推选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沈从文到达昆明后不久,收到了老舍的一封来信,请他出任云南“文协”第一任主席。这时,沈从文正痛感文坛龙蛇不一,一些本身没有任何作品,却别有所图的人挤进“文协”来凑热闹。这个认死理的“乡下人”,眼前的现象与他要求于文学运动的“清洁”标准不符,现实总让他失望。因此,他在给老舍的回信中问道:

究竟是有了作品才是作家,还是进了“文协”就是作家?

对这样的问题,老舍自然无从作答,沈从文出任云南文协主席一事只好作罢。然而,沈从文并没有置身于抗战文学运动之外,他始终关心着文坛的风云变化,并卷入了抗战时期两次影响极大的文学运动的论争。1939年4月,沈从文发表了题为《一般或特殊》的文章,针对一部分作家放弃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抗日宣传工作的现象提出批评。1942年,沈从文再写《文学运动的重造》,进一步发挥了他的批评。文章回顾了战前出现的文学与商业和政治两方面结缘,结果随社会流行趣味盈虚消长的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在抗战爆发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沈从文在文章中,集中提出的是这样两个问题:一、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满足于一般的抗战通俗宣传,还是深入把握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现实,使其成为“民族百年立国的经典”?二、作家是满足于际会风云,以“文化人”身份猎取一官半职,还是甘耐寂寞,在沉默努力中为民族抗战切切实实尽自己义务?在这两个问题上,沈从文的取舍是明确的。这两篇文章发表后,相继遭到来自左翼文学阵营的激烈批判。他的观点被概括为“反对作家从政论”,视为反对作家抗战的反动文学思潮。

沈从文的观点,同他一贯坚持的文学独立原则相关。一份“乡下人”的倔拗,虽然常常使他陷于偏执,却也保护着他的生命人格的独立,尽管生命人格的独立并不以偏执为前提。这份性格无可避免地造成了他在特定的中国现代文学环境里的孤立。

(节选自凌宇《沈从文传》)

【相关链接】寂寞不是坏事。从某个意义上,可以说寂寞造就了沈从文。寂寞有助于深思,有助于想象。“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中得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他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他所希望的读者,也是“在多种事业里低头努力,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

(节选自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抗战爆发后,沈从文逃离北平来到昆明,暂住蔡锷在云南的旧居,不由想到了将军冯异默不言功的精神,并以此自我勉励。 B . 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沈从文热情关心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为文学创作培养了一批生力军,汪曾祺就是其中较突出的代表。 C . 沈从文最终并没有出任云南“文协”第一任主席,这与文坛现状令他失望,文学运动与他要求的“清洁”标准不一致有关。 D . 沈从文在抗战时期多次发文,表达“反对作家从政论”的观点,遭到左翼文学阵营的激烈批判,被视为反动文学思潮的代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沈从文抱诚守真,性情纯粹,他不计功名为民族未来默默耕耘,希望以自己的创作和教学守卫民族的希望。 B . 沈从文在时代风云中保持着理性,他反对将文学创作等同于一般的抗日宣传工作,反对忽视文学创作特殊性。 C . 材料反复提及沈从文的“乡下人”特质,从人物身份和生命人格的角度剖析了他批判抗战文艺工作者的缘由。 D . 材料回顾了沈从文在抗战时期的生活和工作,介绍了他参与的文坛论争,呈现了他的创作原则和人生追求。
  3. (3) 为什么说沈从文走的是一条“寂寞之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骞朝谇而夕替。
  2. (2)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3. (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世界去贸易全球化、去科技主导化愈演愈烈,“内循环”概念被提升到如此高度,显示了高层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

什么是内循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我国发展内循环具备足够底气。“内循环”这一概念的提出,必将为金融、旅游、汽车、教育等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

(摘编自盘和林《打通“内循环”,迎来新发展》)

材料二:

长三角经济是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新形势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远稳健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以长三角为背景来讲双循环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

就国际大循环而言,我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对外开放起步早、发展好,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很多产业已融入全球产业体系。2019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已达52.4%,高出全国18.4个百分点;境外资本大量进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近19.3万家,投资总额达2.5万亿美元,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共同参加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会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而且会加深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的融合,奠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基础。

构建双循环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和发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聚力培育和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重点产业在国际产业与产业链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解决产业链与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提升优势产业在世界市场供应关健环节的自主可控性,确保我国产业与产业链独立发展,在一些优势领域引领发展。最后,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中国企业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在此基础上向国际市场扩张生产能力和服务网络,为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牢企业基础。

(摘编自程必定《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思考》)

材料三: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中,国内大循环处在主体地位,是国际循环的基础和保证,国际循环则起着带动和优化的作用,是国内循环的外延和补充。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国际循环、不断扩大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要看到,如果国际循环脱离国内循环,势必失去其有效运转的支撑点。从两者关系来看,国际循环是次循环,国内循环则是主循环,即应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坚持发挥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作用,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持续推进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新的更为优化的发展格局。

(选自杨朝远《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内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来实现经济更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B . 内循环这种经济模式必将使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扭转世界去贸易化、去科技主导化的局面。 C . 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新格局,使长三角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D . 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一体化在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加深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的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等内循环发展条件必将为国内众多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 . 长三角地区凭借自身的优势使其众多产业已融入全球产业体系,从而奠定了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基础。 C . 提升优势产业自主可控性,确保我国产业与产业链独立发展,就可解决我国产业链与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的问题。 D .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
  3. (3)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中,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逢故人

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 .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 . 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 . 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2. (2) 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