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年九年级上半年12月月考联考化学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CuOH2O+Cu B.2Mg+CO22MgO+C
C.2Na+2H2O=2NaOH+H2↑ D.2Na2O2+2H2O=4NaOH+O2↑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熔点高
B.反应PbS+4H2O2=X+4H2O中X的化学式是PbSO4
C.存放易燃易爆物的仓库,严禁穿化纤衣服入内
D.用金属钨做灯丝主要是利用其熔点高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石蜡、酒精等燃烧的生成物中有且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发现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的开关,再关闭阀门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

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等

锌与酸反应比铁与酸反应剧烈

MnO2能加快H2O2反应速率


A.A B.B C.C D.D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向盛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某固体,U型管内的液面发生的现象为A处升高,B处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溶于水吸热,可能是NaOH
B.该物质溶于水吸热,可能是NH4NO3
C.该物质溶于水放热,可能是NaOH
D.该物质溶于水放热,可能是NaCl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有关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所以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③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向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再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Cu B.Cu、Fe混合物 C.Fe D.Fe与CuSO4的混合物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全部正确的是

A.现象描述

B.化学用语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紫红色变为变黑
镁在空气中燃烧—耀眼白光,伴有白雾

H2O—表示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氧化铝—AlO
2Fe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

C.事实与解释

D.化学与健康

铁制暖气片上刷铝粉—覆盖保护层防锈
用洗洁精易洗净碗筷—乳化作用
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缺锌—智力低下或使幼儿导致侏儒症
缺锰—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铅笔芯剧毒—铅笔芯中含大量重金属铅


A.A B.B C.C D.D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或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可以用点燃的方法来完成
B.甲醛分子(化学式为CH2O)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则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大
D.“2gH2和20gO2充分反应后生成18gH2O”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 填空题 详细信息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稀硫酸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和_______。
②2个氮气分子_______。
③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钉耐腐蚀,是因为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选取相应物质填空:
①硬铝、不锈钢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属于__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②高层建筑的避雷装置,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_______(填序号)。
A 密度大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熔点高
③下列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
A 蔗糖 B 面粉 C 白酒 D 花生油
12. 流程题 详细信息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金属B是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3)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细碎铁屑,某学生设计了两个方案:


两个方案比较,你认为较好的是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请思考写出更简便的方法:____。
13.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王宏同学组装了下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中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装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__,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完成后,发现C装置中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0.44g,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_____(填“>”、“<”或“=”)0.28g。
(5)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编号)。
①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D处酒精灯。
②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全部能被磁铁吸引,说明氧化铁已全部转化为铁。
③实验结束待玻璃管内物质冷却至室温才停止通CO,可防止高温下铁被重新氧化。
④反应结束时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为0.8g,则C中增加的质量为2.2g。
(6)①为研究实验产物的成分,王宏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首先是Fe2O3被还原为Fe3O4:
然后是Fe3O4被还原为Fe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是FeO被还原为Fe:
又查知:FeO、Fe3O4均为黑色,且Fe3O4有磁性;FeO、Fe3O4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②结合上述资料,王宏同学对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Fe与Fe3O4;
猜想二:Fe与FeO;
猜想三:Fe与Fe3O4和FeO。
③为了对产物固体的成分进行更客观的分析,王宏同学将所做实验整理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____

猜想一成立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____

④实验反思:为了提高铁的产率,应适当_______(填“降低”或“提高”)反应温度。

14. 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 1 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 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 2 支燃烧的蜡烛罩住,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假设 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 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甲同学按图 2 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_____(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 1,乙同学收集 1 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 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 s 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3 。 则可得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_____。
15. 计算题 详细信息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8.2

第2次

20

16.4

第3次

20

14.6

第4次

20

13.5

第5次

20

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_。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
(3)黄铜样品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