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在线测验完整版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被称为“人文始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
A.黄帝、炎帝 B.炎帝、蚩尤 C.尧、舜 D.禹、商汤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 秦朝疆域辽阔 B. 秦朝统一货币 C. 秦朝统一文字 D. 秦朝统一度量衡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我国科举制度创立于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而设立的。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继承并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 艰苦奋斗 B. 爱国主义
C. 开拓创新 D. 乐观主义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 英法炮轰广州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歌谣反 映了( )
A. 太平天国时期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
B. 戊戌变法时期实行变法图强的愿望
C. 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革命纲领
D. 五四运动时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要求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1905年的上海,人们的所见所闻可能有
①看到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的告示
②遇到中国同盟会的会员
③见到报童在街上售卖《青年杂志》
④听到淞沪会战爆发的消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是两幅商标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怎样的民族情感( )

A. 实现民生幸福 B. 建立民主共和 C. 发展民族经济 D. 反对帝国主义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路者的军事行动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美援朝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抗日战争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某提案。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一提案应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以下属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国防建设成就的是
A. 组建北洋舰队 B. 研制导弹驱逐舰 C. 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 仿制歼5型歼击机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现代中国,在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这一目标的激励下,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下面选项中全部属于科学家的一组是
①李四光
②鲁迅
③聂耳
④徐悲鸿
⑤钱学森
⑥袁隆平
A. 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①⑤⑥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古中国—种姓制度 B.古埃及—象形文字、金字塔
C.古印度—楔形文字 D.古巴比伦—甲骨文、青铜器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 古代印度河流域
B. 中世纪的欧洲
C. 封建社会的日本
D. 古代两河流域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改变了人口分布
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这样一幅世界名画,画中的妇女温柔、典雅,面带微笑。那“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丰富的联想。这幅画是
A. 《神曲》
B. 《哈姆雷特》
C. 《最后的晚餐》
D. 《蒙娜丽莎》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国崛起》一书认为:“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 段。”充分肯定了拿破仑
A.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
C. 击退了反法联盟多次进攻 D. 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人类由此进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网络时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 东欧剧变
21. 列举题 详细信息
根据提示补充相关内容。
(1)北宋时,为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发明——
(2)“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本草纲目》的作者——
(4)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2. 列举题 详细信息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解放战争中,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伟大决策——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面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依据材料一说明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材料二 下面是我国古代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示意图

(2)仔细观察材料二示意图,分别说出两项水利工程的名称。
材料三 宋代南北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海外贸易

北方

大量粮食从南方引进

煤开采量世界第一;产铁中心

汴京因为南方的大量运入而繁荣

南方

引进占城稻并推广种植;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金属冶铁业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陶瓷业、造船业迅速发展

城镇兴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A__”在四川地区出现

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__B__”进行专门管理


(3)完成材料三A、B两处内容的填充。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2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关系已成为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对中国的政策令人关注。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那一次侵华战争?同一世纪20年代,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
材料二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美国将1937-1945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下图

(3)结合右图,请你为材料一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材料四 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4)通过探究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民生问题,简单讲就是有关国民生存、发展和福利问题。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请回答:
(1)孙中山为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什么主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哪一行业? 1980年,国家首先在哪两个省设立经济特区?
(3)德国是受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欧洲国家,经济萧条、民生困苦。为了摆脱危机,打破哪一体系的束缚,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条?
2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政治文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美学家蒋勋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实质。
(2)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该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