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1. 详细信息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 有机物 B. 氧化物 C. 盐 D. 金属或合金
2. 详细信息
能通过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铁的是
A. Na与FeSO4溶液常温混合 B. CO通过灼热的Fe2O3
C. H2通入FeSO4溶液 D. Al和Fe3O4混合加热至高温
3.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H2S
B. 浓硫酸在常温下不与铁和铝反应
C. 可将蒸馏水注入浓硫酸进行稀释
D. 棉花接触浓硫酸后会变黑
 
4. 详细信息
把一块生锈的铁片投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待铁片完全溶解后,往烧杯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然后过滤,并充分灼烧不溶物。则最终留下的固体是( )
A. Na2O B. Fe(OH)3 C. Fe2O3 D. Fe2O3 和 NaOH
 
5. 详细信息
“类推”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 Na2O可以溶于冷水,MgO也可以溶于冷水
B. 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则Fe(OH)3受热也易分解
C. 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推测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D.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可与I2反应生成FeI3
 
6.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 Fe(过量)在Cl2燃烧;② Fe与过量稀H2SO4反应;③ 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④ FeO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 ① ② ④ B. ①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② ③ ④
 
7. 详细信息
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 Na2CO3与稀HNO3 B. C和浓HNO3共热
C. Ag和稀HNO3共热 D. Fe(OH)3和稀HNO3反应
8.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燥的Cl2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B. 久置的氯水仍具有漂白性
C. 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 无色溶液C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C必含Cl-
 
9. 详细信息
下列表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表述Ⅰ

表述Ⅱ

A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B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吸水性

浓硫酸可使蔗糖变黑

D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刻蚀印刷电路板

 
 
A. A B. B C. C D. D
 

10. 详细信息
化学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食品袋中放入装有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B. 因SO2具有氧化性,故可用于漂白纸浆
C. 新版人民币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D.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11. 详细信息
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 H2S B. Ba(OH)2 C. BaCl2 D. Ba(NO3)2
 
12.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选项

A

SiO2

NaOH

HF

B

NaOH

(NH4)2SO3

H2SO4

C

AlCl3

NH3?H2O

CO2

D

CO2

Ca(OH)2

Na2CO3(aq)

 
 
A. A B. B C. C D. D

13.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SO2通入含有BaCl2氨水中,产生沉淀
B.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故可用水完成喷泉实验
C. SO2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D.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种气体后,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14. 详细信息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
A. H2 B. NO C. NO2 D. CO2
15.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金属常温下都呈固态
B.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往往体现出还原性
C. 金属都能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
 
16. 详细信息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终生有益。如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NaNO2,则使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丧失其生理功能,临床证明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
A. 酸性 B. 碱性 C. 还原性 D. 氧化性
 
17. 详细信息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粗硅SiC14Si B. NH3NO2HNO3
C. SSO3H2SO4 D. Fe2O3FeCl3 (aq) Fe
 
18. 详细信息
证明某溶液含有Fe2+的实验方法是 (    )
A.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 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 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只需滴加KSCN溶液
 
19. 详细信息
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  )
A. 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B. Fe、Cu、MgCl2溶液
C. Mg、CuO、FeSO4溶液 D. Cu、FeCl2溶液、MgCl2 溶液
20. 详细信息
镁、铝、铁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反应中( )
A. 金属失去电子数目相等 B. 消耗金属的质量相等
C. 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 D. 消耗的HCl的量不相等
21. 详细信息
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a mol NO、b mol NO2、c 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 L NaOH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22. 详细信息
用下列装置制取NH3,并用AlCl3溶液吸收多余NH3制Al(OH)3,最后回收NH4Cl,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NH3
B. 用装置乙吸收NH3制取Al(OH)3
C. 用装置丙分离Al(OH)3和NH4Cl溶液时,用玻璃棒不停的在漏斗内搅拌
D. 用装置丁蒸干NH4Cl溶液并灼烧制NH4Cl
 
23. 详细信息
将11.2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x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则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A. 0.3mol NO2 和0.3mol NO B. 0.1mol NO、0.2mol NO2和0.05mol N2O4
C. 0.2mol NO2和0.1mol N2O4 D. 0.6mol NO
 
24. 详细信息
(1)在新制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氯水中含有(填化学式或离子符号)____________;向氯水中加入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它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详细信息
硫酸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可作脱水剂、吸水剂、氧化剂和催化剂等。
(1)工业制硫酸铜的方法很多。
①方法一、用浓硫酸和铜制取硫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二、用稀硫酸、铜和氧化铁制取硫酸铜,生产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和上述反应得到的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混合溶液中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蓝色滤液和红褐色沉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2)氨法脱硫技术可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同时制得硫酸铵。主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②检验硫酸铵中的NH4+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26. 详细信息
A经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非金属单质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B气体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___而污染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态化合物,C是红棕色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_、C_________。
②写出A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