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1.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越( zhuō) 发( bān) hán 于至善( zhēn

B jǐn) 容( yōnɡ) 出类拔 cuì)

C ti) kǎi) bó) 高深( zhǐ)

D 罩( lónɡ) 芣苢 fú yǐ) 雾( bó) 技术精 zhàn)

2.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签署 挑战 炉火纯青 义无反顾

B 疆域 浮燥 废寝忘食 脚踏实地

C 检验 蕴藏 丰衣足食 身先仕卒

D 指责 详尽 无与论比 落荒而去

3.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 鹤立鸡群 的水稻植株上。

鹤立鸡群:这里指一株水稻在稻田里很显眼很突出

B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 刻骨铭心 的印象。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C 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 亦步亦趋 ,不敢越雷池一步。

亦步亦趋:这里指那些没有自己的主张,只会追随别人的行为。

D 屏气静神 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屏气静神:这里指吃惊得一下子没有了呼吸,也没有了主张。

4.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 洞若观火 ,一清二楚。

B 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 渔人之利

C 如果美国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 置若罔闻 ,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其果。

D 这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正以 无所不为 的勇气不懈行进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

5.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期,全国各地频发骗取客户密码、实施网银盗窃案件。网络金融安全遭到破坏,一时间高度引发广大网民关注。

B 美国医疗协会所出版的一份专门刊物中指出,一剂对人体无害的广泛使用的综合药物,在患者服用之后,会持续地破坏维生素 C 3个星期以上。

C 最近,北京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物和日常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D 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将出现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6.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对方本想对他大吼一气,不想他如此温和静雅,恍如一拳打在了棉花堆里。

B 我们非常不理解,他前程似锦,为何一定要去蹚这股浑水打这场官司。

C 他从来都不会向人炫耀自己的成绩和影响力,因为他坚信一定有人比他强。

D 到底是经商还是治学,这样的毒蛇不断纠缠着他,他感觉脑子都要长草了。

7. 详细信息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诗作多以四言为主,结构上较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B 《诗经》中的 “风”“雅”“颂”指的是创作题材的区别,“风”是指民间歌谣,“雅”是指宫廷乐歌,“颂”是指作宗庙祭祀的乐歌。

C 《诗经》中的 “赋”“比”“兴”指的是创作手法的区别,“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D 人物通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相较于消息往往能够更快更生动更细致地报道特定人物的言行和精神风貌。

8. 详细信息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段运用了衬托手法,与此手法不相同的两句是(

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C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9. 详细信息

下列对全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考点:内容、感情、手法)

A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想象奇特瑰丽,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的,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想象才能。

C 此诗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D 此诗虽然在最后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宣扬了一种消极意味的思想,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10.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diàn cháng 羽扇 lún 呕哑嘲 zhā

B cáo xiāo 封狼居 江月 lěi

C xùn 蓊郁郁 wěng 妖童 yuàn

D juē yùn 含蓄 juàn 窸窸

11.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所有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袅娜 宛然 转轴拔弦 梗塞不畅

B 狂妄 倔强 声名狼籍 灰飞烟灭

C 步履 车辙 没精打彩 乍暖还寒

D 斑驳 坍圮 舞榭歌台 历尽沧桑

12. 详细信息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五陵年少争 缠头 (裹头) 暮去朝来 颜色 故(神色)

B 莫辞 坐弹一曲(再) 却坐促弦弦 急(更加)

C 憔悴 ,如今有谁堪摘(损伤) 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

D 一尊还 江月(供奉) 赢得 仓皇北顾(落得)

13. 详细信息

对下列诗词名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比喻、通感)

B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夸张)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比喻、夸张)

D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反问、拟人、夸张)

14. 详细信息

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故最初称为 “曲子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内容一般分为上下两片,又称上下阕。宋词基本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词人,词集有《东坡乐府》。苏轼 “以诗为词”,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比如写题序,化用典故等,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从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代表作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C 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除历史题材之外,辛弃疾也有很多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

D 李清照是南宋女词人,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风格清丽明快。后期主要是抒发南渡后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情调感伤。《声声慢》就是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15. 详细信息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从本质上说,辛弃疾又是一个绝对合格的文人。他和投奔到金国的党怀英同时师事亳州的刘岩老,二人都在文学史上留有大名。

②这就是辛弃疾在历史上威武雄壮的出场,可谓气势不凡。

③和其他词人都不同,辛弃疾是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的。

④二十一岁起兵抗金,并曾率领五十多人于万军之中生擒叛徒张安国,然后率部千里归宋。

⑤当时的南宋朝廷,对他也是极为赞赏的,“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⑥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文人中绝无仅有,即使在那些戎马一生的将军之中,也不算多见。

A ①③④⑥⑤② B ③④⑤⑥①②

C ④⑥③⑤②① D ③④⑥⑤②①

16. 详细信息

以下外貌描写和人物的对应关系,有误的一项是(

A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B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薛宝钗)

C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贾探春)

D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17. 详细信息

关于周瑞家的送珠花的路线,正确的一项是(

A 迎春、探春、惜春、凤姐、黛玉 B 凤姐、迎春、探春、惜春、黛玉

C 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凤姐 D 凤姐、黛玉、迎春、探春、惜春

18. 详细信息

下文中宝钗吃的丸药的名字是(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 “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A 暖香丸 B 冷香丸 C 人参养荣丸 D 芙蓉丸

19. 详细信息

下文中提到的宝钗璎珞上錾的八个字是(

宝玉听了,忙笑道: “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

A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B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C 莫失莫忘,芳龄永继 D 不离不弃,仙寿恒昌

20. 详细信息

下列人物与其服侍丫环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熙凤 ——平儿 B 林黛玉 ——紫鹃

C 贾宝玉 ——睛雯 D 薛宝钗 ——香菱

21. 详细信息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 “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④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 ”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将庞涓闻之, 韩而归 去:离开

B 百里而趣利者 上将 蹶:受挫折,折损。

C 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希望。

D 见白书,乃钻火 烛:照亮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素悍勇 轻齐 蟹六跪 二螯

B 遂成竖子 学者必有师

C 孙子度 行,暮当至马陵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可怪也欤

D 孙膑 此名显天下 物喜,不以己悲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膑 “能行”和“能言”的一项是(   )

A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B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D 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常智胜敌手,深得齐将田忌重用。在马陵之战中,他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B 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C 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 本文通过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他的《孙膑兵法》为后世传诵,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

5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 “太史公曰”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史学家的眼光,评论孙膑智慧和胆识过人,却难以避免自己的不幸。

B 指出孙子、吴起的兵法后世多有非议,只有其处事原则和方法可以肯定。

C 借用俗语,阐述 “能行”和“能言”的关系,对孙膑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D 启示后人,才智过人者固然可取,但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更加重要。

6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2)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2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各题。

①修 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 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 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

②“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③“自吾为汝家妇,不及 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④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 也,我求其生不得耳。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⑤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天子推恩,褒其三世。

⑥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虽不克有于其 ,而庇赖其子孙矣。 ”乃载我皇考崇公 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 ①修:欧阳修自称。②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郑氏。③皇考崇公:指欧阳修去世的父亲。欧阳修的父亲被追封为崇国公。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力于衣食,以 以教 长:抚养。

B 此死 狱:监狱。

C 不及 吾姑 事:侍奉。

D 虽不克有于其 躬:自身。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欧阳修简单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赞美了太夫人的美德以及付出。

B 文章中连续转述了太夫人的大量叙述,欧阳修借此表达对父亲政绩及人品的追思。

C 文章中欧阳修写自己牢记先父及太夫人的教诲,后来帮助自己度过坎坷的宦海生涯。

D 文章结尾欧阳修认为自己 “德薄能鲜”,却“幸全大节”,是因为先辈的品德的荫庇。

3 欧阳修的父亲在为人处事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根据文意概括并作简要说明。

2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若讷,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徙家卫州。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再迁太常博士、知商河县。御史杨偕荐为监察御史里行,知谏院。 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知睦州,余靖、尹洙论救仲淹,相继贬斥。 欧阳修乃 移书 责若讷曰: “仲淹刚正,通古今, 班行 中无比。以非辜逐,君为谏官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耶! ”若讷以其书奏,贬修夷陵令。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大庆殿设祈福道场,若讷奏曰: “大庆殿,国之 路寝 也,岂可聚老、释为渎慢? ”又奏三公坐而论道,今二府对才数刻,何以尽万几?宜赐坐从容,如唐延英故事。丁母忧。服除,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时宰相贾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数争事上前。明年春,大旱,帝问所以然者,若讷曰:“大臣不肃,则雨不时若。”于是昌朝及育皆罢,若讷遂代育为枢密副使。王则据贝州,讨之,逾月未下,或议召降。 若讷言: “河朔重兵所积,今释不讨,后且启乱阶。” 及破城,知州张得一送御史台劾治。有臣贼状。朝廷议贷死 ,若讷谓: “守臣不死自当诛,况为贼屈?”得一遂弃市。知王守忠欲得节度使,固执为不可。皇祐五年,卒,赠右仆射,谥文庄。若讷强学善记,自秦、汉以来诸传记无不该通,尤喜申、韩、管予之书,颇明历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医皆屈伏。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是书。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皇祐中,诏定尺以制钟律,争论连年不决。若讷以汉货泉度一寸,依《隋书》定尺上之。并损益 祠祭 服器,悉施用。有集二十卷。

(选自《宋史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蒙正知蔡州 /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B 王蒙正知蔡州 /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C 王蒙正知蔡州 /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D 王蒙正知蔡州 /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移书一般指官员间互通书函,又称作致书、移文,书函常针对不同意见而发,多用于晓谕责备。

B 班行指朝班的行列,也可指朝廷或朝廷官员, “班行中无比”是对范仲淹的人品和才学的肯定。

C 路寝指帝王的正殿所在,《礼记 ·玉藻》说祭祀:“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以清听政。”这里的“路寝”意指古代天子的正厅。

D 祠祭即祭祀,古代祭祀有专门的音乐,《诗经》中的 “雅”和“颂”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若讷敢于进谏。对大庆殿设道场,他上书认为不得体;后来他又直指二府未充分言奏政事;对王守忠任节度使,他进谏反对。

B 高若讷受到信任。皇帝向他询问大旱原因,在听取了他的回答后,罢免了宰相贾昌朝和参知政事吴育,并任命他担任枢密副使。

C 高若讷看重气节。王则造反失败后,朝廷商议是否免除贝州知州张得一死罪,他以张得一屈于敌贼、气节尽失为由,表示反对。

D 高若讷博学多才。他博览群书,十分精通历数之学;他自学医术,治愈母病,整理了经典医书,考正、校定其中的错误并刊印。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知睦州,余靖、尹洙论救仲淹,相继贬斥。

(2)若讷言:“河朔重兵所积,今释不讨,后且启乱阶。”

24. 详细信息

《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

2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环境智能

人工智能正在以另一种全新的方式深入我们的生活,不是人们熟悉的机器人,而是与我们身边的整体空间、设备融合建立的环境智能。

环境智能可以通过在环境中放置大量被动的、无接触式传感器,采集人在某一特定场景下,如声音、普通图像、红外图像、运动等数据,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融合挖掘,自动识别这一场景下人的行为。凡是需要长时间耗费大量人力的重复性监控场景,都可能利用环境智能技术,替代其中的大量人力。

实现环境智能的技术手段有很多,主要通过硬件模块 +AI算法来实现。如布置AI摄像头,该摄像头围绕常规的图像传输,可集成红外光学模块传感器提供夜视与温度检测功能;集成运动检测传感器提供物体动态追踪、行为判断等功能;集成人脸识别模块提供身份识别功能等。目前,在环境智能中广泛使用的非接触式传感器有深度相机、红外相机(测量物体表面温度)、激光雷达(距离测量)、微波雷达、麦克风等。涉及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各类传感器信号的智能检测、处理、识别和融合等,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环境智能中发挥巨大作用。

环境智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实现救人于 “无形"。医院重症监护室场景中引入深度传感器,可以辨识病人身体的移动性等情况,减少病人的安全威胁。在手术室,利用环境摄像机及内窥镜影像等,可有效降低医生的手术事故,还可以对手术器械进行自动计数,以避免留在病人身体中。环境智能是一个大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可通过监测日常行为改善慢性病患者管理,协助老年人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机场或高铁站用上人脸识别系统;在无人零食商店,利用摄像头、电子标签等,可以实现无人全自动销售。

智慧养老与智慧医疗领域已逐步对环境智能开放市场,部分产品已开始投入使用,但大多数潜在应用场景还受限于技术、成本与市场认知等因素,目前尚无大规模应用的案例。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环境智能带来的数据隐私问题。

在许多环境智能应用中,例如独居老人居家看护等应用,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是这类应用推广的关键门槛,此时必须保证环境传感器获取的各类数据的安全,不能泄露用户任何隐私信息。如在浴室安装智能传感器时,考虑到这个场景并不适合安装普通摄像头,就可以考虑能否用声音采集设备完成任务,或用深度摄像机完成任务。 ( A ) 数据的隐私问题, ( B ) 可以从降低图像中人的分辨率,或对图像中出现人的区域进行替换等技术角度解决, ( C ) 可以从应用场景对数据的需求本身解决。

(选自 2020年10月9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1 在文中 A、B、C三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而 尽管 B 因而 尽管

C 因此 不仅 D 因此 不仅

2 下列有关 “环境智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环境智能是一项依赖非接触式传感器的独立技术。

B 环境智能渗透医疗空间中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C 智慧养老与智慧医疗对环境智能的需求量最大。

D 隐私保护问题是应用普及环境智能的 “绊脚石”。

3 下列对文章行文思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环境智能的组成部分 ——与其他技术的区别——环境智能的概念——应用的场景

B 环境智能的整体介绍 ——环境智能的技术手段——环境智能的应用——应用的障碍

C 环境智能的组成部分 ——环境智能的技术手段——环境智能的概念——应用的障碍

D 环境智能南整体介绍 ——与其他技术的区别——环境智能的应用——应用的场景

4 根据文章内容,最有可能不使用环境智能技术的场景是(

A 无人贩售 B 体温监测 C 人脸识别 D 心理疏导

26. 详细信息

生活中的 “新”与“旧”是无处不在的,请以“新与旧”的关系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选材积极,立意健康,不少于700字。

2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去年 10 月以来,美方持续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    )今年 5 月 10 日,第十一轮中 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会议举行之际,美方宣布将对价值 2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 25%,关税名单涉及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多种产品。面对美国小企业、经济 学家和相关人士的大声疾呼,美国的决策者却 ,对这些呼声充耳不闻。

从去年 3 月至今,中美经贸磋商谈了十一轮,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几经反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方的反复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 往往是刚刚表态 “进展顺利”,随后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会儿无端指责中国,一会儿又说要达成“重大协议”

或许,美方把 当成 “交易的艺术”,但一定是误判了形势,找错了对象。中国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国,向来重信守诺,也从不会 。美方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美互利关系和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希望美方 ,重新回到中美两国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反而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B 不仅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拖累了美国经济,反而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C 不仅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D 不仅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刚愎自用 两面三刀 尔虞我诈 悬崖勒马

B 一意孤行 翻云覆雨 尔虞我诈 洗心革面

C 刚愎自用 翻云覆雨 出尔反尔 悬崖勒马

D 一意孤行 两面三刀 出尔反尔 洗心革面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往往是刚刚表态 “进展顺利”,随后又无端指责中国;一会儿说要达成“重大协议”,一会儿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

B 往往是刚刚表态 “进展顺利”,随后又无端指责中国;一会儿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会儿又说要达成“重大协议”。

C 往往是刚刚无端指责中国,随后又表态 “进展顺利”;一会儿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会儿又说要达成“重大协议”。

D 往往是刚刚无端指责中国,随后又表态 “进展顺利”;一会儿说要达成“重大协议”,一会儿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

28. 详细信息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一句话,《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的“诗眼”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9. 详细信息

完成下列理解性默写题。

①《琵琶行》中通过描写在场听众的反应和环境氛围,侧面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夜晚回忆往昔年少岁月,梦醒时无限伤感而落泪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儒雅潇洒,从容淡定指挥战事,以少胜多、取得胜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对当朝统治者轻率出兵北伐的担忧和不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⑤《声声慢》中描写诗人傍晚独坐,听到秋雨打在梧桐叶上的声音,感到无比凄凉苦闷的情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0.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抒发女主人公内心苦楚,其中的成语又留给读者一个勤劳能干的印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 _________ _________ ” 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

3)《离骚》中“ 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极写屈原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31. 详细信息

填空。

1)越陌度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心念旧恩。

2)呦呦鹿鸣, ____________ ,我有嘉宾,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____________

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我欲因之梦吴越, ____________ 。湖月照我影, ____________

6)千岩万转路不定, ____________ 。熊咆龙吟殷岩泉, ____________

7)世间行乐亦如此, ____________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____________

8)风急天高猿啸哀, 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____________

10)满地黄花堆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2. 详细信息

默写出下列横线上的句子。

①子曰:“三军可夺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③子曰:“譬如为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 ;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吾往也!

④子曰:“志于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于艺。

3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宿业师山房 期丁大 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 ①山房,山中的屋舍。②丁大:作者友人。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

B 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

C 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 “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

D 最后两句用 “期宿来”点出与友人的期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期待。

2 这首诗结尾一句 “孤琴候萝径”中的“琴”,蕴含有见证朋友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下列诗句中的“琴”也是表达这层含意的一项是(   )

A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雍陶《韦处士郊居》)

B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

C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D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写到了“夜(夕)凉”传递出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4.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江上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注)此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所作。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描写了夔州秋景, “荆楚”点明作者此时远离故园,漂泊异乡。

B 颔联 “木叶”描写秋风中树叶纷纷凋零的场景,凸显了环境的萧瑟。

C 尾联直抒胸臆,尽显动荡局势下诗人报国的拳拳之心和不回之志。

D 本诗意境凄楚悲凉,但呈现了诗人潇洒积极、昂扬乐观的精神面貌。

2 《冷斋夜话》云: “诗句有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本联蕴含的思想感情。

3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后面的小题。

贺新郎 ·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 、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 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 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 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 ①这首词为作者谪居江西上饶时所作。②出塞,指昭君出塞。③辽阳征戍之地。④贺老,指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的艺人贺怀智。⑤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曾在此赏花。李白奉命作《清平调》三首。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杨贵妃抱过的名贵琵琶开篇,目的是批评玄宗沉湎于酒色。

B “浔阳江头”句以白居易秋夜闻琵琶事自比,表达谪居之苦。

C “贺老定场无消息”写出作者为朝中无人、国势衰微而担忧。

D “想沉香亭北”化用李白之典,写出盛时己去的无限悲慨。

2 清人陈廷焯评本词 “无一字不呜咽”。请结合具体词句,至少选择三处,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3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诗 (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长干曲四首 (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在?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1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诗》前两句采用不加修饰的语言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B 《杂诗》开篇白描记言,诗末工笔绘景,全诗的表现手法依诗人之情运用得流畅自然。

C 《长干曲》开篇写女主角出口问人,可谓 “声态并作”,泛舟女子的形象和询问声都跃然纸上。

D 《长干曲》中女子急于停舟相问 “或恐是同乡”,侧面表现出了女子背井离乡、水宿风行、无人共语的孤零漂泊之态。

2 两首诗中引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因素分别是什么?两诗对故乡情感的表达在形式上有何异同?

37. 详细信息

木车的激情

张炜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 ——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 “木车的激情”。

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

“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到的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

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诗情吗?

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

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透和感染。

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给这样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远途,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

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

原来只有激情,只有他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整个宇宙。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 ——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

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那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的辙印诠释了 “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

B 文章以 “木车的激情”贯穿全文,赋予木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象,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

C 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想却穿越了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

D 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

2 “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 本文写 “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做简要分析。

4 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

38.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瓦浪如海

①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顶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连接着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②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 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 。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瓦太熟悉不过,他说: “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③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这一片如海的瓦浪,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④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⑤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鱼鳞瓦,真的很结实,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片瓦都不厚,一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它们是一片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 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 ,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解。

⑥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光大半条胡同了。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甲)(放/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 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 ,更没有瓦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⑦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好看。又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呢?还曾经上演过比我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呢?

⑧要说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那时,院子里是三棵清朝就有的枣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噼噼啪啪砸在房顶的瓦上,(乙)(溅落/滴落)在院子里。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爬不上树,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⑨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出家门,早早地爬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礼花腾空。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一眼就能看到晚霞中的西山脚下。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坐在鱼鳞瓦上,心里充满期待,也有些焦急。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降落伞飘来的那一刻,我们会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伞。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显摆的战利品。

⑩一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才忽然发现和它们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 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 ,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铺设奇砖,四合院重新改造。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 “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丙)(摇动 /摇曳)着枯黄的颜色, 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滴落 摇动 B 溅落 摇曳

C 溅落 摇动 D 滴落 摇曳

2 下列选项中与 “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   )

A 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

B 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

C 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

D 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往日,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灰色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

B 鱼鳞瓦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快乐自足。

C 鱼鳞瓦见证了作者看礼花、够小降落伞的孩童时光。

D 去年秋天,作者看到草厂胡同四合院房顶的灰色瓦浪倍感亲切。

4 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选出其中的两处,结合对全文的理解加以赏析。

39. 详细信息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好象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了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喝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在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 “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的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号,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簧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翠翠问: “后来怎么样?”

祖父说: “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祖父于是沉默了,不曾说 “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

1 下列选项中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溪边的白塔、桃花色的薄云、深翠的篁竹在沈从文清新而温润的笔下,勾勒出一幅明媚秀丽的湘西山水画,整座边城弥漫着淡淡的宁静,散发着淡淡的祥和。

B 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烘托出翠翠内心的寂寞惆怅。热烈勃发的杜鹃、泥土,温柔、美丽、平静的黄昏,让翠翠不由得感到 “薄薄的凄凉”。

C “月光如银子”一段突出了夜晚景色清幽宁静的特点,营造出温馨静谧的氛围,既烘托了父母爱情的美好,又写出了翠翠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D 选文中对夏夜啼叫的草莺的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侧面突出小说中人物素朴忠厚的品质和天真不失趣味的童真,散发着灵气,荡漾着诗意。

2 以下属于选文画线省略号处的情节的一组是(

①翠翠坐在溪边忽然哭起来了,回屋中把火烧燃后去叫祖父回家,祖父未立刻回去,翠翠坐在悬崖边上再次悲伤起来。

②翠翠和祖父原本约好祖父守船,翠翠同黄狗过顺顺吊脚楼去看热闹。翠翠从不答应到答应,后又翻悔,以为要看两人去看,要守船两人守船。

③祖父听到翠翠撒娇又埋怨的声音,隐隐担心自己若不在了翠翠怎么办。回到家中祖父告诉翠翠,做一个大人,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

④祖父和翠翠做饭时,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两人饭后又到高崖上月光下说起翠翠母亲性格中的乖巧处和强硬处。

⑤翠翠的长成让祖父想起来翠翠母亲的旧事,不由得担心翠翠的着落,既是她那可怜母亲交给他的,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才算完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3 下列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翠翠的凄凉来自对爱情的困扰和渴望,翠翠的爱情是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农村女孩子的爱情,这种爱是纯粹的,是不可捉摸的,却又实实在在的。

B 翠翠深知祖父爱她,想象自己出走后对爷爷的 “惩罚”,意识到自己对祖父深深的依赖,祖父也给予翠翠最好的呵护,这种真挚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

C 祖父总是想起翠翠的母亲,是因为祖父知道翠翠一定会面对与母亲类似的结局,作者通过两代人的爱情悲剧证明乡村生活中对爱情的追求必然是悲剧。

D 沈从文是贴着人物的感情、情绪进行创作的,所以能体会到人物许多飘飘忽忽的、跳动的心事,通过极细腻的描写让人物形象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40. 详细信息

完成下列有关《老人与海》的各题。

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鲨鱼上来得那么快,毫无预兆地划破蓝色的海水,出现在太阳底下。随后,它又回到水里,捕捉到血腥味,开始顺着小船和鱼的航道游来。

有时候,鲨鱼会找不到气味,但又会重新捕捉到它,也许不过是蛛丝马迹,鲨鱼却会游得很快,紧追上去。这是一条很大的灰鲭鲨,生来游得跟海里最快的鱼一样快。除了鱼嘴,浑身都很漂亮。它的背像箭鱼的背那么蓝,肚皮为银色,鱼皮光滑漂亮。它的体态像箭鱼,就是那张大嘴不一样。这时它嘴巴紧闭,贴着水面游得很快,高高的背鳍刀子一般在水里穿行,毫不抖动。在紧闭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向内倾斜。这不是大多数鲨鱼常见的金字塔形牙齿,样子倒像卷成爪子模样的人的手指。它的牙齿跟老人的手指差不多长,两侧有着像剃刀般锋利的刀口。这种鱼生来就是捕食海里所有鱼的,速度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壮,又是全副武装,所以没有其他敌人。现在,它闻到了新鲜的血腥味,便开始加速,蓝色的背鳍划破了海水。

老人看着鲨鱼过来,知道它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鲨鱼靠近,一面准备好鱼叉,把绳子系紧了。可是绳子太短,缺了一截,就是割下来捆鱼的那一截。

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 好景不长,他想。瞧着鲨鱼逼近,他看了看那条大鱼。也许这只是一场梦,他想。我不可能阻止它攻击我,但也许我能逮住它。登土鲨(原文为西班牙语,此处为音译,用于称呼灰鳍鲨),他想。叫你妈倒霉。

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的声音,他把鱼又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出全身力气,把鱼又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 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又和全部的绳索,他想。 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 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天主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我还是很难过,我竞宰了这条鱼,他想。

1 对画线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写出了老人身处的环境恶劣(对手强大),以及老人坚强的意志,同时为下文鲨鱼吞食大鱼作铺垫。老人面对鲨鱼时的决心与恶意,永不言败的坚强意志。

B “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写出了老人拼尽全力去刺,表现了老人的勇敢和不屈,但遗憾的是最终并没能杀死鲨鱼。

C “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通过老人的独白,交代与鲨鱼搏斗的结果,预示着后面应对鲨鱼的袭击将更加艰难。

D “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写出老人对大鱼的痛惜和无奈,对捕获大鱼的后悔,以及劳动成果被掠夺后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挫败感。

2 下列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鲨鱼意味着困难、对手、厄运等,选文中对鲨鱼生动形象的刻画和老人面对鲨鱼时的决心与恶意,衬托出老人面临困境永不言弃、永不言败的坚强意志。

B 鲨鱼代表着破坏性的力量:被人蔑视、自卑、悲观等。海明威也借指评论家,选文中的灰鳍鲨相比于食腐肉的鲨鱼而言,指具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家。

C 老人因为出海太远,所以长途归程中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面对鲨鱼,老人和大鱼都成为了牺牲者,鲨鱼成为复仇之神,老人正是他自己悲剧的创造者。

D 大马林鱼和鲨鱼一样,都是老人奋力想要战胜的敌人,是恶势力的象征。老人顽强地和一切反对他的强大力量展开搏斗,最终顺利将其捕获并宰杀。

3 下列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老人与海》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作者以摄像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B 《老人与海》中,老人辛辛苦苦钓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围攻多次,每一次都是致命的袭击,这是在告诉我们:命运时常捉弄人,厄运是不可抵挡和战胜的。

C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有意识地把老人比作基督的化身,同样表达着一种基督精神,直面一切,毫不退缩,最后完成作为一名渔夫的 “自我救赎”。

D 《老人与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老人的英勇正在于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已经成为海明威式硬汉精神的标志。

4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绝代勇将张自忠

张秋铧

1940年5月23日,10万军民聚集在湖北宜昌城内外,为一位殉国的将军送行。就在前一天,将军的灵柩被抢运到宜昌,本想用汽车将将军的灵柩运到长江码头,然后乘船溯江前往重庆安葬,但宜昌的军民不肯,坚持要用十里长街相送、人工抬棺材的方式,送将军走完这抗日战场上的最后一程。

这是一位连最残酷的敌手、凶暴成性的日军,都为之脱帽致敬的绝代勇将:在湖北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张自忠将军 ——二战时期,盟军军衔最高的阵亡将领。

战火仍在延续,日军的飞机反复在宜昌城上空盘旋,随时有轰炸人群的可能,但 10万军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哀送将军。日军似乎也很配合,尽管战机几次低空盘旋,但他们并未轰炸送葬的队伍。

那是 1929年,张自忠升任西北军第六师师长,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张自忠查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众责打了这个营长200军棍,并撤职镣押。张自忠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平日里,他和士兵们穿着一样的军服,吃着一样的大锅饭。为了磨练官兵意志,他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带头脱掉大衣,要士兵们跟着他一起进行雪地行军训练。由此,张自忠的部队以“将不畏死,兵不惜命”而著称。

1937年,在卢沟桥抗战后,二十九军决定战略转移离开北平,军长宋哲元在撤退之际,要求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留下担任北平市长与日军进行周旋。外界并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留下,当时国内的报纸,纷纷责骂张自忠是无耻汉奸,将其称为“张逆自忠”;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秘密潜逃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

1938年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面对部队官兵痛哭失声:“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

1940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退守重庆,日军为了进攻重庆,连续进攻襄阳、鄂西一带。

5月1日,张自忠亲笔给三十三集团军的各部队和将领写信昭告:“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5月16日,日军获悉国军有高级将领正在南瓜店一带指挥作战,随即调集飞机和重兵,猛烈轰炸我方阵地,三十三集团军属下的七十四师主力弹药将尽,部队电话询问张自忠可否先行退却,张自忠回答道:“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咬。”

上午 11时许,三十三集团军的警卫团阵地被日军突破,激战到中午时,张自忠手下的2000多官兵几乎全部战亡,他身边仅剩下几十名警卫人员,将士们也仍然誓死保卫着他,并一面高喊:“司令快走,司令快走!”

张自忠的副官马孝堂,向来救援的国军讲述着: “总司令猛然前扑,旋又立起,右肩后流血了!很显然是被炮弹碎片炸伤了。到了十里长山,还在指挥,接着左臂也在流血!但是总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圆睁,大声呼喊着,指挥着。”“他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湿透了袜脚。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总司令脱了上衣军装,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我刚包扎完,敌人就一窝蜂上来了!”

对于张自忠将军的阵亡过程,侵华日军在《 231联队史》中也有记载:“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站起来,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此时,藤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持不住了,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噩耗传开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自忠将军的尸体,最终经增援的 38师官兵浴血奋战,张自忠的遗体被抢运回后方,因此也就有了宜昌十万市民为将军送行的感人场面。

不久,蒋介石为张自忠题词: “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

毛.泽东为张自忠题词: “尽忠报国”。

(节选自《捍疆卫士张自忠》,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部分写宜昌军民十里哀送张自忠将军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悲恸的气氛,表达了抗战军民对这位爱国将领的崇敬之情。

B 小说在构思上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先写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再写主人公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故事。

C “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这句话表达了张自忠将军誓死报国,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决心。

D 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对张自忠将军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蒋介石着重于称颂其战绩,而毛.泽东则着重于褒扬其爱国主义精神。

2 请结合文章分析张自忠将军的形象特点。

3 小说中,对张自忠将军阵亡过程的叙述,既有其副官的叙述,又有日军的记载,二者侧重点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2. 详细信息

在《论语》专题中,可以归纳出哪些为学的态度和(或)方法?请结合原文,写出两条。

43. 详细信息

子曰: “由也,女(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关于上文中的 “六言六蔽”,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先翻译,再举一个例子,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44.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辛夷坞说: “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寄语青年学生: “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新生,你是如何理解、体验 “青春”的?请结合上述名言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4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 “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2)必须写成议论文;(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6.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就是一场美丽的遇见。在必修上册语文教材学习中我们遇见走在乡野间 “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遇见“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张秉贵,遇见屹立在高原上“立心天地厚”的钟扬;我们还穿越千年与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李清照等诗意的相逢。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同情他们的遭遇,或羡慕他们的生活,或崇敬他们的精神……

请以 “假如我与 生活一天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写在标题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人物风貌和你的情感;③中心突出,叙述详略得当,细写具体生动。

47. 详细信息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指的是旧有的学问;新,指的是新鲜的知识和道理。根据这句话的启发,请以“旧学与新知”为题,谈一谈你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48.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偶像总会给人一些神圣感、威仪感,靠近它们会有一种灵魂被触及的感觉,可是如果把偶像过分的世俗化、庸俗化,就成了 “呕像”了。比如河北某地的奶奶庙就出现了手把方向盘的“车神”,对普通人吃喝拉撒声色犬马的欲望都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有“钱”必“应”;北京某地的财神庙里的塑像,则直接让裸体的美女坐在了财神爷的大腿上,那“教化”意义,直白显豁,唯恐别人不明白、不掏钱……或许有人会说:那是民俗,是文化,是发展旅游的需要。

其实并非如此。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但什么叫文化?一般认为,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俗是自然规律和文明道理在生活中的“形象化”,饮食男女、生老病死,无不被“文而化之”。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总有一些超乎肉体的精神性的东西,它们以某种偶像、节日、仪规、禁忌、图形等等形式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散发出某种精神的力量,对人们的道德、言行、审美、价值观等进行潜移默“化”,甚至可以渲染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塑造出一个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性格。所谓东北人的豪放、山东人的热情、湖南妹子的泼辣、苏杭女子的曼妙,主要是地方文化濡养的结果。

民俗文化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域传播,总会有大大小小的不同,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发生学、传播学过程。但是就影响力而言,层级越高,就越带有超越性和高尚性。一村一落的民俗,只要满足普通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老少平安的基本愿望就可以了。一省一市一个国家的民俗,就必然要承担起更为普适的包容的美好的社会责任。层级越高的民俗,越是摆脱了具体的实用价值的,具有了某种道德和信念的力量。是一种普通人难以企及,但是值得所有人仰望和追寻的 “星空”。也就是说,民俗出自于俗,却最终指向雅,包含着从平庸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

从这个意义上看,那些打着民俗旗号的 “伪民俗”,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投机取巧思想在作祟。那些为了旅游开发编造出来的故事,为了满足违章开车免受处罚的侥幸心理而生造“车神”,为了贪污腐败不被发现而求菩萨保佑,为了迎合财色双收的低俗愿望而“创造”出一个裸女坐怀的财神像……都属于上不得台面的伪民俗、恶民俗、丑民俗,是走向了“文化”反面的精神霉菌。

真正的民俗是在民间自发生成的,永远处在不断传播,不断升华、丰富、美化的动态过程中。它符合绝大多数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共同的心理诉求,它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所有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发展都无害,它是所有人共同营造又总能反哺于所有人的 “文化共同体”。伪民俗是负面的文化,有害的文化,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不会给这种糟粕留下存在的空间。一时的兴盛,迟早会招致灭顶的结果。这一方面是文化自新的内在力量,也是先进的文化思潮、正确的社会力量,以及党和政府恰如其分的干预。民俗的意识形态属性表明,放任自流的民俗经常会跑偏、变质,最终伤害到每一个人。

《礼记 ·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说明主流价值观对民俗的教育、引导是必要的。而对民俗发生影响的理想状态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适应了文化传承规律的循序渐进,是充分尊重了人民群众基本的认知、审美、心理和既有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之后的“移异”。

(选自刘加民《警惕 “伪民俗”》,《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0日12版,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偶像会给人神圣感、威仪感,但不过分地世俗化、庸俗化,就会成为民俗。

B 民俗是自然规律和文明道理在生活中的形象化,塑造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性格。

C 层级高是民俗超越性、高尚性和道德信念力量的标志,因为普通人难以企及。

D 真正的民俗是在民间自发生成的,不断传播、升华、丰富、美化,无须干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环环相扣、逐层推进。

B 文章论证将民俗与伪民俗对比,分析了民俗特点及作用,警惕伪民俗负面影响。

C 文章引用《易经》《礼记》中的句子,既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作者观点。

D 文章第四段主要论证了伪民俗的危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呼应了第一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北人的豪放、山东人的热情、湖南妹子的泼辣、苏杭女子的曼妙等文化性格主要由地方文化濡养,所以地方文化应值得重视。

B 民俗文化层级越高,就越能摆脱具体的实用价值,具有某种道德和信念的力量,可见民俗出自于俗,最终指向雅,有向上的渴望。

C 因为文化有自新内在力量,有党和政府恰如其分的干预,所以有害的伪民俗没有存在的空间,一时兴盛,迟早会招致灭顶结果。

D 民俗常受主流价值观影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基本的认知、审美、心理和既有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之后的 “移异”,不会跑偏变质。

49.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空前广阔。从理论上讲,5G 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 网络的峰值甚至可达20Gb/s。这将给 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 VR 游戏、看 VR 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 4G 网络达不到AR、VR 技术所需的网速。这一问题将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迎刃而解,未来,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在日常生活中 ,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这种情况在电梯、卫生间、地下车库也时有发生。而5G技术的泛在网(广泛存在的网络)特点使网络无处不在,让用户“永不掉线”。正是由于5G 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 4G 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盲点问题。

除了高速度、泛在网的特点之外 ,5G 的低时延更将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以远程医疗为例,今年 4 月 3 日,全国首例 5G 远程心脏微创手术在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取得成功。该手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郭患明教授团队在广州“隔空”指导,高州医院何勇主任团队主刀实施。相距 400 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时延,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5G 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在无人驾驶方面,低时延的优势更加明显。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迟缓,系统指令下达出现延迟,就会造成不良后果,而 5G 技术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 1 毫秒甚至更低,能够满足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的技术需求。

(摘编自张鹏禹《5G 时代,将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年04月10日)

材料二

部分国家 /地区的 5G 推进

国家/ 地区

5G 战略/行动计划/频谱规划

欧盟

频谱:2016 年 11 月发布频谱规划,2018年1月再次发布意见,确保

3.4GHz—3.8GHz,700MHz,26GHz 在 2020 年前可用

5G支持:致力于 5G 网络成功,使欧洲成为 5G 发展的全球领导者;对共同投资建设网络的运营商放松管制

美国

频谱:2016 年发布高频频谱规划,计划 2018 年 11 月拍卖 28GHz 和24GHz

频谱,FCC 考虑向 5G、机器人和无人机开放 4.9GHz

5G 支持:FCC 放宽对 5G 小蜂窝部署的要求,以加速 5G 部署

中国

频谱:2017 年发布 5G 中频规划,将适时发布频谱规划和商用牌照

5G 支持:分阶段有序推动 5G 测试,开展 5G 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

韩国

频谱:2018 年 6 月完成 3.5GHz 和 26GHz 频谱拍卖

5G 支持:推动运营商共建 5G 网络,加速 5G 部署

(摘编自《全球 5G 发展数据跟踪报告》,凤凰网 2018 年 7 月 18 日)

材料三 :

2014年前后,美国、欧盟以及韩国、日本和中国纷纷在政府支持下布局 5G 研发和商业化推进。美国希望在该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此前任总统奥巴马多次在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在 21 世纪不仅要建设现代的港口、更坚固的桥梁和更快的火车,还要有最快的互联网。欧盟在 4G 的研发和推广中不占优势,为此在 5G 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不但强调技术的全球化统一,而且力图通过合纵连横强化欧盟的竞争地位,为此于 2014 年宣布同移动互联技术发达的韩国联手开发下一代移动信息通信网络技术,推动全球就 5G 定义和标准达成共识,并就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频率政策进行交流,以促进双方系统设备的互用性。欧韩合作,欧盟意在避免再次落后,韩国方面则希望借助欧盟的国际话语权,牢牢控制住相关电信技术领域的专利权。日本方面,则由总务省制定了一个以 2020 年为基准的 5G 实用化进度表,并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构建一个全日参与的体制,加快研究步伐。

(摘编自夏文辉《 5G 风云》,《北京青年报》2018 年 03 月 4 日)

材料四:

在铺天盖地宣传 5G 的革命性前景和连接万物的应用场景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 5G 近在眼前的错觉。然而,4 月 17 日,华为轮值 CEO 徐直军在深圳召开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表示,虽然 5G 技术更快、更可靠,但消费者不会发现 5G 与 4G 技术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他还说,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注意到新技术的好处,运营商也将很难从中赚钱。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光毅也认为 ,目前全球供应商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5G 怎么挣钱?“这就相当于你布置了 5G,但是目前很难有新的业务模式让用户愿意多付钱。政府还要求不断降费,这样的话,你投资的回报会慢慢趋于悲观。你是否还愿意为 5G 建新的基站?”

(摘编自《 5G 带来的 12.3 万亿美元到底该怎么挣?》,《中国新闻周刊》第 853 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 5G 时代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网络速度大大加快,再加上 5G 具有低时延的优势,这些都将使人们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移动娱乐生活。

B 在频谱规划方面 ,虽然各国关注的波段有所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也各有差异,但各国都非常重视时效,都为频谱规划工作设置了明确的时间界限。

C 各国政府认识到 5G 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意义,从 2014 年左右开始布局 5G 研发和推动 5G商业化进程,其中美国和欧盟都非常希望自己能够领先。

D 韩国和欧盟在布局 5G 研发和商业化推进中寻求合作,是因为韩国想借助欧盟的国际话语权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避免再次落后,以求在 5G 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G 网速比 4G 快很多,5G 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给 AR、VR 游戏和电影的普及带来积极的影响, 使人们可以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移动娱乐生活。

B 5G 技术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 1 毫秒甚至更低,可以降低系统指令下达的时延,这一优势 为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和无人驾驶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C 5G 支持方面,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的国家甚至推动运营商共建网络,以求加速推进 5G 部署。

D 虽然美国、欧盟以及韩国、中国、日本的 5G 战略各不相同,但各国都有政府的支持,因为各国都想保持自己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3 材料一和材料四对 5G 技术的发展前景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找出两种观点并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其原因。

50. 详细信息

在日常交际中,谦敬有礼、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辞谦语。

:询问长者年龄,为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可以说“您老人家高寿”。

(1)对别人有所请求,说的文雅一些,可以说“我有个 __________ ”。

(2)请别人修改自己的作品,可以说“请您给修改一下”,也可说“敬请 __________ ”。

(3)向别人请教问题,可以说“麻烦您指点一下”,也可以说“请您 __________ ”。

(4)与朋友分别,把自己的照片送给好友留念,可以在照片上题写“某某 __________ ”。

(5)企业希望客户对自己情况多多了解,经常用“欢迎新老客户来电 __________ ”。

(6)晚会上,接受邀请表演节日时,为表谦虚,可以说“那我就 __________ ”。

51. 详细信息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个字。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涉及的机场主体工程、航空公司基地工程、空管航油工程、各项配套工程以及外围的高速公路、高铁城铁等工程均如期建设完成,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为下一步开展联调联试、投运演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投入运营阶段,大兴机场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共计787个项目,航班量达500班次,计划模拟旅客51984人次,模拟行李35270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