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西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争霸战争的需要                       B.保障赋役地租的征收

C.抵御外国的入侵                       D.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2. 详细信息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3. 详细信息

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         D、重商抑农

4.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的“新”指的是(     

A、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实行计划经济                         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5. 详细信息

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 详细信息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 详细信息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曾出现过两段好时光,他们分别是(  )

A19711973    B19721975  C19731975     D19731976

8. 详细信息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9. 详细信息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0. 详细信息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     )

A.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        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与统一

11. 详细信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12. 详细信息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13. 详细信息

.中国正式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13起反倾销措施,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               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4. 详细信息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马歇尔计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详细信息

右侧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后期

16. 详细信息

 “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A.开元盛世       B.戊戌变法       C.康乾盛世       D.清末新政

17. 详细信息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18. 详细信息

IC卡,就餐卡应用的是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这一技术运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工业革命              D、新知识经济的兴起

19. 详细信息

掌握着17世纪的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A、西班牙人    B、 荷兰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20. 详细信息

电视剧《闯关东》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1. 详细信息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2. 详细信息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23. 详细信息

与传统殖民帝国不同,二战后的美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帝国模式即金融殖民帝国,从而达到“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的目的。这一新型帝国模式赖以建立的基础是(     

A.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24. 详细信息

.下图是发表于西方某报纸上的漫画《欧盟的真实内幕》,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    

A.暗示欧盟内部矛盾尖锐前景堪优    B.显示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C.反映各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    D.表明欧盟各国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25. 详细信息

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但提出了“推拉理论”,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 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上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      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26. 详细信息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摘编自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佰为伍,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76引《苏州府志》

【材料三】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黄遵宪《番客篇》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2分)

2)材料二中“匠”与“主”之间的关系怎样?(2分)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3分)

3)材料三黄遵宪诗中所说的“大错”指什么?(2分)从历史的角度看,它“错”在哪里?(3分)

27. 详细信息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中国的对外开放“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材料二:浦东位于上海,是在黄浦江的东侧、长江口以南、川杨河以北,紧靠市区的一块三角形地区,它的东北濒长江,南临杭州湾,西靠黄浦江,面积约350平方千米,有良好的建港和水运条件。但在浦东开发和开放前,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三:到2010年,一半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浦东,135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入驻浦东,近600家金融机构在浦东发展业务,形成了世界单个城市里门类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大飞机、迪斯尼等特大型项目先后落地浦东,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浦乐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加。

——2010418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90年代看浦东”?(4分)

2)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和开放的主要有利因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浦东开发和开放的历史意义。(6分)

28. 详细信息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 罗斯福实行新政时,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骂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1)据材料一中“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4分)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的影响?(2分)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请问罗斯福新政哪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权益?(4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20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2分)1921年列宁实施的“围攻的方法”是指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有何相似之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