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计算 (1) ﹣0.52+ ﹣|﹣32﹣9|﹣(﹣1 )3× (2) ﹣22﹣(﹣2)2×0.25÷ 答案:解:原式=﹣ 14 + 14 ﹣|﹣18|﹣(﹣ 278 )× 1627 =﹣18+2 =﹣16; 解:原式=﹣4﹣4× 14 ×2=﹣4﹣2 =﹣6.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甲)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乙)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1、请写出甲、乙两段的中心论点。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比较甲、乙两文在运用论据类型上的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说明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乙文划线的句子为例,分析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运用所学知识,再写一句名言或举一个典型事例论证乙文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你有类似的体会吗?请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例子说说你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