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2 齐桓晋文之事练习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2 齐桓晋文之事练习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4-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若无罪而死地                                        就:走向 B . 以小易大,彼知之                                 恶:怎么、哪里 C . 百姓皆以王为也                                    爱:爱惜 D . 有诸                                                  识:知道
2.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①为长者折枝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 ①盖亦反其本矣                                        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C . ①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 . ①愿夫子辅吾志                                       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3.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德何如则可以 B . 五十者可以帛矣 C . 足以察秋毫之末 D . 于寡妻,至于兄弟
4. 单选题
选出下列加点的“是”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 . 王之不王,折枝之类也 B . 无伤也,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 .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诚不能也 D . 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5. 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B . 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 . 俯足以畜妻子 D . 牛羊何择焉
6. 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B . 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C . 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D . 将以衅钟(“以衅钟”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节选自《孟子见梁襄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 .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 .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 .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B .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始作俑者,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 . 地方,古代地理观念,谓地呈方形。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土地方圆。 D . 孝弟,孝,指还报父母的爱;弟,同“悌”,指敬爱兄长。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3. (3) 下列对这两篇文章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篇文章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B . 两篇文章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魏国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归顺,就能天下无敌。 C . 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D . 从文段二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没有国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爱民的思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②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5. (5) 本文中“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