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默写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古代诗词多用来传情达意。如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此夜曲中闻折柳,”来表达自己对于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里借 “”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杜牧在《泊秦淮》中借古讽今以 “”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忧虑;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则以“”抒发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龚自珍在《乙亥杂诗》一诗中以 “,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了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

2. 填空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我们看到了无数逆行者夜以继日、锲而不舍地与新冠病毒作战,他们中有fù rú jiē zhī的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有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的医务人员,还有无数不知名的志愿者们,伟大的中华民族bǔ yù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他们的精神将gèn gǔ流传。

3.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交流。,语言通过口耳相传,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而文字则通过记录语言弥补了这一缺憾。汉字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出现了刻画、印刷等多种手段,但汉字的使用主要还是通过书写来完成的。

A . 但是渗透尽管 B . 所以渗透即使 C . 所以浸透尽管 D . 但是浸透即使
4. 单选题
下面是张明同学在“校园环境保护月”活动中所写的倡议书的一部分,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①环境优美的校园是同学们快乐成长的地方。我们是学校的主人,保护校园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当然,②校园环境是否优美,主要取决于全体同学齐心协力地付出。为了让我们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③学校学生会经过实地观察、民意调查、讨论研究后,决定开展"校园环境保护月”活动。④这次活动,目的是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美化校园环境。

A . B . C . D .
5.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本报讯2月17日晚,“感动中国 2020年度人物”揭晓。他们中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有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囚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这些荻奖者来白天南地北,身处不同的职业领域,但他们都有一股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走过一条坎坷不平的奋斗之路。他们用“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轨迹,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正能量,什么叫作真善美。

  1. (1) 请给上述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 (2) 假如你是一名校报记者,请你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中国古诗词

    采访对象: 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一叶嘉莹

    叶嘉莹,1924 年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20 世纪60年代后,曾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将中图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叶嘉莹一生爱诗词、讲诗词,将中图古诗词之美带给世人。她写成的19部有关诗词的著作,已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叶嘉莹的学生中也不乏后来的知名大家,而谢词也给了她面对人生坎坷的精神力量。

    采访问题

    ③您是如何对外图的学生讲授中国古诗词的?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甲]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日:“ 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

——节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犊(dú) :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 :相见。

  1.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水陆草木花/学而时习 B . 爱者甚蕃/朽木不 C . 李唐来/以为大有所益 D . 乎众矣/事不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于椟(栖息) B . 宾客不(拜访) C . 而乱书之( 围绕) D . 入又不能出(既然)
  3. (3) 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4)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惯叹未尝不与书俱

  5. (5)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6. (6) 从选文乙看,室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二)

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①疫情紧急之时,有人深夜不眠,不断刷新网页,不肯遗漏任何动态。他们的睡眠防线似乎被新冠病毒攻破了。

②脆弱的睡眠并不单单发生在疫情时期。事实上,当我们体验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顺天应时的生活已跟我们渐行渐远。某种意义上讲,睡眠的缺失就是我们为现代生活付出的代价。

③马修·沃克在《意识、睡眠与大脑》一书中写道:“100 年前,美国只有不到2%的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现在,几乎有30%的美国成年人是这样。”

④中国人的睡眠也不容乐观。《2019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公众对睡眠重要性的打分高达9.5分(满分10分),但对自己的睡眠满意度只有6.7分。

⑤满意度低,是因为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睡眠烦恼,虽然这些烦恼可能并不相同。.

⑥有的人苦于没空睡。快节奏的生活压缩了人们的休息时间——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到家,让睡一个好觉变得有些奢侈。

⑦有的人贪玩不想睡。在他们看来,睡觉是很重要,但睡前这段不属于工作、不属于家庭、只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为重要。在这个时间段里,公众号要读、抖音要看、游戏要打、影视剧要追、微博要刷……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以至迟迟舍不得关机闭眼。

⑧有的人发愁睡不着。他们明明很困,但翻来覆去就是难以入睡,或者睡眠时间不够长,或者无法一觉睡到天亮,容易在夜间醒来等等。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睡不好,身体就会很受伤——整日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情绪不稳定等等。

⑨2019年11月,波士顿大学科学家首次拍下大脑在睡着后的自我“洗脑”过程:血液周期性流出大脑——脑脊液趁机涌入——清除毒素(包括可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并且这种“清洗”活动只在睡觉时才能实现。该研究还证实,大脑衰老与睡眠期的脑波活动有关。

⑩是的,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系统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不要指望在周末睡个懒觉就能偿还一周内欠下的睡眠债——《意识、睡眠与大脑》明确指出:睡眠不同于信用卡,被剥夺的睡眠无法补偿。

(摘自《睞望》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 (1) 文章运用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导致人们睡眠缺失的原因是、和
  2.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两段从疫情背景下的睡眠状况入手,进一步说明并不单单是在疫情时期,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睡眠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 B . 第②段加点字说明了顺天应时的生活已跟我们渐行渐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 第③段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缺失睡眠,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D . 机器需要检修,人体免疫系统也同样需要维护,总是贪黑、熬夜的话,即使在周末睡个懒觉也无法偿还一周内欠下的睡眠债。
  3. (3) 妈妈喜欢睡前刷刷抖音、看看朋友圈、追剧,她说因为自己睡眠不好,所以只好以此打发时间。请根据选文内容,劝说妈妈改变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三)

母爱地图

①家中客厅的墙上挂着两张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

②前些年,弟弟大学毕业后,签约了长春的公司。母亲问我长春离家有多远?我说:“大概有两千公里。”那时还没有开通高铁,从家里到省城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坐火车需要两个小时。母亲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慨叹道:“那不是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呀。”没过几天,客厅的墙上就挂了一张中国地图。

③弟弟是个理工男,情商不高,疏于表达,再加上工作很忙,时常加班,一年到头给家里打电话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母亲戴着老花镜在地图前端详,上下左右逡巡。我指了指长春的位置,母亲像寻得宝贝似的说:“快, 拿支笔来。”我递给母亲一支蓝色的记号笔,只见母亲踮起脚伸长胳膊在长春两个小字上涂了一个大国点,然后心满意足地说:“这下清楚多了。 ”每晚7点半,母亲也会准点看天气坝报,天气降温了,母亲会打电话叮嘱他要及时加衣服;下雨了,会提醒他上班时比得带伞。

④这些年,弟弟工作时常调动,地图上便多了一些蓝色的标记。晚饭后,母亲常常饶有兴趣地看着地图说:“这是五年前,你弟弟在北京上班,时间不长,半平后又调回长春了;这是三年前,他在武汉工作。武汉好啊,工作一年就找到媳妇,结婚了;这是一年前又调到了深圳,深圳冬天暖和,不像长春天寒地冻的。”母亲如数家珍,说到高兴事,眉飞色舞地笑开了花:说到忧虑的事,地又表情黯然,透着担心。我很惊讶,没想到这些年弟弟工作的每个城市、停留的时间、发生的事情,都深深印在母亲的心里。

⑤前年,我申请了调换岗位,经常需要出差带团。于是,家里又多了一张世界地图。每次出差前,母亲都让我在地图上指给她看我要去的地方,然后拿支红笔在上面涂上一个大圆点,用笔比画着家与出差地的距离,口中喃喃自语:“哎哟,那么远啊,比你弟弟上班的地方远多了!”我笑着说:“不远,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

⑥那年夏天,正是暑假旅游旺季,我带团在泰国。因为普吉岛发生翻船事故,我一直在和公司及游客沟通改变行程地事宜,手机一直占线。结果晚上接到母亲的电话,一接通就听到她地对我吼:“你怎么一直不接电话,我担心死了,生怕你们在船上啊。“我告诉母亲我很安全,好生安抚,她才放下心来。和母亲通完电话,我翻看通话记录,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可以想象母亲从知道消息后,一直打不通电话时的焦急心情,我顿时心中一酸,眼睛就湿润了。

⑦这些年,家里地图上的标记越来越多,蓝色是弟弟的,红色是我的。它们连缀成一条条无形的线,一头牵着我和弟弟,一头系在母亲心里。我和弟弟早已成家立室,而母亲依然如此。职业旅行家小鹏在《背包十年》里写道:“我知道,在妈妈心中一定有一张世界地图。那地图上没有国家,没有城市,只有我走过的每一步。我也知道,我的每一步都踏着她的担心。”

⑧我时常想,在母亲的心里一定也有一张地图,那地图上有我和弟弟走过的每.一步,我们在哪里,母亲的心就在哪里!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1. (1) 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 (2) 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 (3)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体会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戴着老花镜在地图前端详,上下左右逡巡着。

    ②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上补充母亲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并说明理由

    结果晚上接到母亲的电话,一接通就听到她地对我吼:“你怎么一直不接电话,我担心死了,生怕你们在船上啊。”

    理由:

  4. (4) 某报纸的副刊设有“至爱亲情”“人物博览”“人生感悟”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此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9. 名著导读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段。

 (A)平日,他拉着车过桥,把精神全放在脚下,唯恐出了错,一点也顾不得向左右看。现在,他可以自由的看一眼了,可是他心中觉得这个景色有些可怕:那些灰冷的冰,微动的树影,惨白的高塔,都寂寞的似乎要忽然的狂喊一声,或狂走起来!就是脚下这座大白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像个死鱼似的冻在冰里。

“明儿个见了!”他忽然转身往回走。

“祥子! 就那么办啦, 二十七见!”她朝着祥子的 宽直的脊背说。说完,她嘹了白塔一眼,叹了口气,向西走去。

(B)初秋的夜晚,星光叶影里阵阵的小风,祥子抬起头,看着高远的天河,叹了口气。这么凉爽的天,他的胸脯又是那么宽,可是他觉到空气仿佛不够,胸中非常憋闷。他想坐下痛哭一场。以自己的体格,以自己的忍性,以自己的要强,会让人当作猪狗,会维持不住一个事情,他不只怨恨杨家那一伙人,而渺茫的觉到一种无望,恐怕自己一辈子不会再有什么起色了。拉着铺盖卷,他越走越慢,好像自己已经不是拿起腿就能跑个十里八里的祥子了。

  1. (1) 联系原著,说说选文(A)所述的情节后祥子还经历了哪些不幸的事。
  2. (2) 两则选文都有景物描写,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10. 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比聪明的大脑更重要的是认真的态度,比优裕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温馨的陪伴,比细致的呵护更重要的是理性的放手,比巧妙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方向……

请将“更重要”补充为完整的题目,给老师、亲友、同学……写一封信,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畅谈感悟。

要求:①明确收件人XXX,将题目更重要"补充完整;②统一以“小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考生个人及学校的相关信息;③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