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点题库

小明所在的小组,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为减小实验误差,便于准确计时还需要有一个
  2. (2) 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3. (3)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在计时反应稍慢了一点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4. (4) 为了测量小车从A滑到C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如图所示,钢球从光滑固定的斜面a点由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ab=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

A . 钢球下滑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B . 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 . 在ab段钢球重力做的功小于在bc段做的功 D . 就a、b、c三点而言,钢球在b点具有的机械能是a、c两点的平均值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1. (1)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 BC路段运动的路程是cm。
  2. (2) 该实验的原理是
  3. (3) 实验中所需的器材有:斜面、小车、金属挡片、刻度尺和。AB段的平均速度是
  4. (4) 斜面选择合理的坡度,其目的是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 (1) 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
  2. (2) 该实验原理是
  3. (3) 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 (4) 实验中测得路程sAC上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sAB上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sBC上的平均速度为v3 .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如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 (1) 该实验原理是
  2. (2)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用刻度尺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时可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 (3) 实验中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1的平均速度为v1 , 通过路程s3的平均速度为v3 , 则v1v3的大小关系是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目的是为了使于测量 。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或”=“)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若路程s1段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s2段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s3段的平均速度为v3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车沿斜面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3的时间t3 , 可以使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到达C点时停止计时 C . 可以用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D .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 , 可以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点时停止计时
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 (1) 实验原理是根据公式
  2. (2) 实验器材除停表、斜面、金属片、小车外,还要
  3. (3) 某同学测量时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路段

    距离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前半程

    S1=80cm

    t2=5s

    V2=0.16m/s

    后半程

    S2=80cm

    t2=4s

    V2=0.2m/s

    全程

    S=160cm

    t=9s

    V=0.18m/s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小车在(选填“前半程”、“后半程”或“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阅读《火箭起飞》回答下列小题。

在中国科技馆四层B厅,有火箭发射的模型展示、载人飞船的模型展示……还有一个小实验:向一个气球中吹足气,然后松开气球口,气球迅速向上飞去……原来,吹入气球的气体受到气球的挤压,如图1当松开气球口时,气球内的气体被挤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气球向外挤压气体时,气体也对气球施加了反方向的作用力,使气球向上运动。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水火箭包括: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如图2动力舱由废弃塑料瓶制成,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强后发射。压缩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用橡皮塞紧的瓶子,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发射前,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瓶内水对橡皮塞向外推力大于橡皮塞和瓶口接合处的摩擦力时,橡皮塞与瓶口脱离,水箭(塑料瓶)中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塑料瓶)受到反作用力向前飞行。

目前真正的火箭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不同之处是真正的火箭是利用自身携带的燃料(推进剂),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从火箭中喷出时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火箭升空。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向一个气球中吹足气,然后松开气球口,气球向上飞去的原因是
  2. (2) 水火箭上升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火箭喷出高温高压燃气时,产生强大的推力使火箭升空,这个过程中是将能转化为能。
  4. (4) 水火箭飞行过程中,如果3s飞行路程大约是24m,则它飞行的平均速度是m/s。
按要求完成填空

图片_x0020_989575111 图片_x0020_770619164 图片_x0020_1870141730 图片_x0020_1670525185

  1. (1) 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慢慢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2. (2) 如图乙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开始下滑;
  3. (3) 如图丙所示,将纸板NOF从直线AB所在位置绕ON向后转动,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4. (4) 如图丁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来回跳动,且有声音产生,说明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下图甲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9

  1. (1) 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0”刻度不在玻璃管最下端的原因是
  2. (2) 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 (3) 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4. (4) 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一段路程后,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选填“正”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选填“改变”或“不变”)的;
  5. (5) 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实验要想办法使气泡运动得(“快”或“慢”)一点;
  6. (6) 实验中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有关;
  7.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正确的是(______)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 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某次实验记录表格如下,小车经过A、B、C处的时刻如图中电子表显示。

图片_x0020_100029

路程(m)

时间(s)

速度(m/s)

s1=0.8

t1=2.8

v1=0.29

s2=0.8

t2=

v2=0.67

s3=1.6

t3=4

v3=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按题意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t2= s, v3=m/s;
  3. (3)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s2上的平均速度,小冬让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s2上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10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柱,将玻璃管反转后如图所示,观察气柱从A点运动到B点,这个过程中,气柱的运动情况如表(表中均以气柱上端移动的距离进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从A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2

10.8

14.4

2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2

10.8

14.4

A . 从表格数据可知,气柱的平均速度与它的大小无关 B . 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运动到距离A点40cm位置时,它的平均速度为0.18cm/s C . 从表格数据可知,2cm高的气柱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它在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D . 根据公式 可知:若本次实验中的气柱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在“探究汽车行驶快慢”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事先用皮尺测量了汽车的实际长度是4.0m,再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一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4s曝光一次,照片中汽车的长度是2.0cm,照片中O到C的长度L=12.0cm。

图片_x0020_100037

  1. (1) 观察汽车行驶的频闪照片可知:OA<AB=BC。由此可以得出汽车从O到C过程中,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是,汽车从O到C的平均速度约为m/s。
  2. (2) 为了从表格的信息中计算出汽车从O行驶到C点的平均速度,请你在设计的表格中将空缺的①②部分补充完整:①;②

    照片中O 到C 的长度 L/cm

    汽车的平均速度 v/m·s-1

    12.0

  3. (3) 在如图(a)s-t图像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能大致描述汽车从O到C整个运动情况的图像是(填序号)。

    图片_x0020_100038

  4. (4) 如图(b)是汽车“行车记录仪”中APP软件记录的一段时间内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 , t2和t3三个时刻中,汽车行驶得最慢的时刻是,理由是
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 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 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平缓的坡度,目的是为了
  3. (3)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VAB=m/s.
  4. (4) 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大”或“小”)
如图所示,是小聪设计的“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2. (2) 选用的器材除小车、木板、垫块和金属挡板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 (3)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4. (4) 实验测的数据如表所示,则木块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

    小车由O至A

    小车由A至B

    小车由B至C

    路程s/cm

    30

    30

    30

    时间t/s

    3

    2

    1

如图,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原理是
  2. (2) 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
  3. (3) 实验时斜面保持较(选填“缓”或“陡”)的坡度,原因是便于
  4. (4) 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由图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小车从斜面滑下过程速度越来越
  5. (5)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6. (6) 若该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 m/s,则后半程平均速度为m/s。
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是小车下滑过程的示意图。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其中 , 秒表每格为1s,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是静止的 B . 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增大斜面的坡度 C .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 D . 小车AC段平均速度小于BC段平均速度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如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2. (2) 若测量AC段平均速度时,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3) 实验时,发现小车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采取的操作是
  4. (4) 图中能够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
    A . B . C . D .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斜面应保持(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这样做是为了 ;
  3. (3) 段距离 , 小车在 段平均速度
  4. (4) 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 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5)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