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知识点题库

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医生利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能提高音调 B . 医用口腔镜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再放入口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使镜面模糊 C . 医生使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后,可用沸水对体温计进行消毒 D . 医生为病人打针时,用酒精棉擦拭皮肤,人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的原因
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为汽车加汽油是利用汽油燃烧为汽车提供动力;加冷却液是为了冷却发动机;冬季加防冻玻璃水是为了怕玻璃水结冰。请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选择汽油燃烧为汽车提供动力是因为它具有哪一特性;
  2. (2) 加冷却液冷却发动机是因为冷却液具有哪一特性;
  3. (3) 冬季加防冻玻璃水是因为防冻玻璃水具有哪一特性。
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一定在沸腾 B . 一定在蒸发 C . 可能在沸腾 D . 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11

  1. (1) 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这种加热方法是法,目的是。甲图的器材安装调整应该按顺序进行。(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2. (2)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 (3) 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min。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 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 (1)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 (2) 为更好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该实验应选用的海波应 ( 选填“多”或“少”一些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
  3. (3) 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4. (4) 分析图丙中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图像可知:

    ①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分钟

    ②海波是(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

    ③该物质在BC段处于 (选填 “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 “降低”、“不变”或“升高”)。

用两套完全相同(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分别对试管中装有少量质量相等的固体M和N进行加热,M和N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N肯定都是晶体 B . 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C . M肯定是晶体,熔化过程用了35分 D . 若N是晶体,其熔点不低于100℃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 .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 . 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测量某圆形纽扣电池的直径可常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法,四次测得电池的直径的示数分别是2.18cm、2.17cm、2.15cm、2.38cm,其中记录错误的是,电池的直径应取cm。图乙机械停表示数是s。图丙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处形成瘀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氯乙烷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大量的热。
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可以看到塑料袋鼓了起来。对于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 . 因为热胀冷缩,塑料袋发生了膨胀,所以鼓了起来 B . 因为热胀冷缩,袋内空气发生了膨胀,所以鼓了起来 C . 因为袋内液体酒精变成了气体,体积变大,所以鼓了起来 D . 以上三个因素都对塑料袋鼓起来有作用
下面描述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   )
A . 树枝雾凇 B . 山涧云雾 C . 冰雪消融 D . 草间露珠
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是(   )
A .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 B . 夏天一般将空调温度设定大约为 C .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大约为20W D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在分组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第一小组的同学利用小烧杯做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1. (1)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表示的是水在第s时的温度。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在整个加热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写出两条)

    ② 

  2. (2) 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填“甲”或“乙”)所示。
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用塞子塞紧后,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大量“白气”,这是由于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水滴,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与摩擦生热改变内能的方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周围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冰晶下降遇热变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关于下图“括号”内物态变化名称、“虚线框”中“吸(放)热”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a是“汽化”,甲是“吸热” B . 图中b是“液化”,乙是“放热” C . 图中c是“升华”,丙是“吸热” D . 图中d是“熔化”,丁是“放热”
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普通医用外科口罩的长度约10dm B . 人体口腔内的正常温度约37℃ C . 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0m/s D . 一个篮球的体积约1m3
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开幕。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
A . 均放出热量 B . 均吸收热量 C . 干冰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 D . 干冰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
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 ____(多选);
    A .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B . 温度一定达到100℃ C . 烧杯口会冒“白气” D . 出现大量气泡,且气泡上升变大
  2. (2)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 ℃;
  3. (3) 沸腾时把烧杯从石棉网上取下,发现水不再沸腾,说明沸腾是 热过程。
炎热的暑期同学们都会开电扇纳凉,这是因为开电扇时可加快(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发生该物态变化时需(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