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题库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 .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 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 . 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 . 30º B . 45º C . 60º D . 90º
“叶落而知秋”意思是通过树上落下的黄叶可以判定秋天到了,当一片树叶从树上坠落到湖面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 . 虚像,物与像距离变小 B . 实像,物和像到湖底的距离相等 C . 实像,物与像距离变大 D . 虚像,物和像到湖底的距离相等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 (1) 如图1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 (2) 如图2中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3. (3) 如图3所示,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镜面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的光路图.

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如图,平面XOY上,平面镜M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当一发光点S从坐标原点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   )

A . 0到﹣1区域 B . ﹣1到﹣2区域 C . 0到﹣∞区域 D . ﹣2到﹣4区域
小明站在与水平地面垂直的平面镜 M前,现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1 cm,小明在镜中的像将(   )

A . 向上移动1cm B . 向上移动2cm C . 向下移动1cm D . 不动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则(   )

A . 当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90° B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 C . 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且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D . 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仍能看到反射光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2. (2)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3. (3) 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4. (4) 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20杭州峰会期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所示,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现象,成的是等大的(选填“实”或“虚”)像。

有一点光源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F重合,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


(1)凸透镜的焦点F;
(2)点光源S的位置;
(3)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 (1) 实验中,应选择(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 (2) 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关系。
  3. (3) 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 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 C . 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 .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大小有关
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

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的眼睛,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填“虚”或“实”)像.
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 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 B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棋子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C . 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应选择分度值大一些的温度计 D . 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4m高处飞过,湖水深2米,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m.如果小鸟向湖面俯冲下来捕捉水中的小鱼,那它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小鸟看到的是鱼的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视力表的像到视力表的距离为m,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到镜子距离为m。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 (1) 实验时应选(较厚/较薄)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玻璃板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是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是
  2. (2)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在蜡烛A所在的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理想模型”)。
  3. (3)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支相同的蜡烛;⑥火柴。

  1. (1)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填序号);
  2. (2) 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 (3)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或“不能”)接收到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