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题库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B . 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 . 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 . 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

小红在某商场买鞋,她选了一双新鞋在垂直的试鞋镜前度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他应该(   )

A . 弯腰或下蹲 B . 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 . 使身体离镜近一些 D . 把穿着鞋的脚抬高一些

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  )

A . 是等大实像 B . 是放大虚像 C .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  D .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汽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左侧)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右侧)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 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

汽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 (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觉得汽车 (选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 或“静止”).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则(  )

A . 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减小 B . 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C .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距离减小 D .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 (1)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 (2) 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 (3)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B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C .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 .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在两块夹角为α的平面镜A和B的镜面前方对角线上有一点光源,欲使点光源和它在两平面镜中的像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么两平面镜夹角α只可能是(   )
A . 120° B . 90° C . 60° D . 45°
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摄像头,它工作时成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
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图所示,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1) 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2. (2) 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 (3)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 (4) 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5. (5) 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像”和“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具有热效应 C . 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选择薄的玻璃片进行实验,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 D . 我们所看到的“红花绿叶”,那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
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 (1) 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的影响所致.
  2. (2) 他在镜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后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
  3. (3) 当蜡烛越靠近音箱,蜡烛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上述现象中,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一例):
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如图所示。

  1. (1)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2) 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3. (3) 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4. (4) 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①;②
小芳站在平面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有一个点光源S , 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A .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 .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 .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 .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在500m深的海洋上空5km高处有一架飞机飞过,该飞机在海中的像到海面的距离是m。
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 . 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C . 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D .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如图,MN是一条小河的河岸,小明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后送到B处,为了找到一条最短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的取水点,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上某点O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则这一入射点O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1. (1) 通过光学作图找到这一最短路线取水点O;
  2. (2) 请你证明入射点O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疫情期间,我校实行分段就餐,同学们需排队进入食堂,如果你看到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0.5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m。
某公园内有一湖泊,夏季湖畔垂柳成荫,湖面倒影如镜。燕子在距平静的湖面10m上方水平飞行时,它在湖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倒影”距湖面的距离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