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知识点题库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⑦,⑧

  2. (2) 组装仪器③的方法是

  3. (3) 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选填序号),可以选用装置①⑤收集氧气,理由是,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选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 (4) 欲使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较多量二氧化碳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其中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是,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选填序号).欲使用装置⑩收集二氧化碳,进气口应为端(选填“a”或“b”).将制取到的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欲证明发生了反应还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蔬菜生长 B . 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 C . 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能和碳发生反应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CO还原CuO的实验中,应先加热再通CO B . 铁丝和硫粉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水的作用相同 C . 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D . 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铁片和锌片与相同的盐酸反应,锌片反应更快
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1. (1) 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2. (2) 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 (3) 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 (填序号)
    A . 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 . 大面积砍伐森林    C . 大量煅烧石灰石 D . 淡水不断减少
  4. (4) 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许多市民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晚上熄灯一小时.下列说法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A . 节约能源 B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 欣赏城市夜景 D . 关注全球气候.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既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又说明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既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氧化碳的性质
  1.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2. (2) 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不能,也不能供给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 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中午,同学们在学校用餐。
  1. (1) 下列食物中,能提供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为了防止佝偻病,需要补充富含元素的食品           

                              

  2. (2)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餐厅中有自热米饭,其发热的原理是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食堂要做“翡翠”饺子,可将菠菜榨汁,通过操作将菜渣与菜汁分离,用菜汁和面。
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假设1:红色粉末是铜粉;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假设3:红色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

【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5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

  1. (1) 【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若确认假设3成立,则硬质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2. (2) 【反思与评价】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 (3) 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4. (4) 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5. (5) 若得到铁的质量为2.24g,则原来混合物中氧化铁粉末的质量分数为
  6. (6) 【知识拓展】实验结束后得到了铜和铁,现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还需要选择的试剂(填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锌溶液   D.硝酸铜溶液

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从安全角度考虑,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 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    B . 甲醛浸泡海鲜品用来保鲜 C . 冬季吃水炭火锅关严门窗    D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
下列做法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是(   )
A . 用石灰沙浆抹墙    B . 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C . 用水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 将活性炭放在冰箱内去除异味
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大理石,碳酸饮料,下列仪器及相关用品:

  1. (1) 用上述一种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时,再把导管口伸入
  2. (2) 实验室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你选择上述仪器作为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3. (3) 请连接A、B并将装置图补充完整,以证明碳酸饮料中含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 气体逸出,使A中气体增多,,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进入B中,产生明显现象。根据A、B中现象,能推测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1) 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①元素种类 ②物质的种类  ③原子的种类  ④分子种类  ⑤原子数目

  2. (2) 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

    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 , 其原因是。该反应 (填“符合”或“不符合” )  质量守恒定律

  3. (3)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聚集成的物质(填“可能”或“不可能” )是氧化物, 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 (4)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甲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乙实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③丙实验加水后,立即旋紧瓶盖,振荡,看到的现象是软塑料瓶向内凹陷

    ④丁实验,酒精灯上放的金属网罩是为了提高温度

从节约能源考虑,宝鸡市某养殖专业户修建的沼气池,日产沼气600立方米,免费供给村民使用。沼气是用稻草、麦秆、人畜粪便等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

  1. (1)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
    A . B . 石油 C . 天然气 D . 氢气 E . 可燃冰
  3. (3) 一氧化碳同样也可以作燃料,而且还可以冶炼金属。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A处产生的现象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你认为如图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改进
  5. (5) 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具有还原性且能用来冶炼金属的物质是

A、水;

B、二氧化碳;

C、碳;

D、

已知A、B、C、D、E、F为初中化学学习过的六种物质。其中A、B、D通常状况下为气体,B、C、D均为氧化物,E、F含有相同原子团。这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过一步转化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有些反应关系已略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F的化学式:
  2. (2) 写出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金属铜的气体有()
A . B . 氢气 C . 二氧化碳 D . 一氧化碳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五种物质中含有同种元素,其中A与B反应的现象之一是黑色固体变红,B和C组成元素相同,E是常见的无色液体(直线“—”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条件已省略,请你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9

  1. (1)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D
  2. (2) A与B反应,体现了物质A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 (3) 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
  4. (4) 写出反应C→E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为碳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网,写出代号反应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242076817

其缺点是;⑤;⑥

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
  1. (1) 天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2. (2) 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 (3)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
  4. (4) “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 .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