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知识点题库

《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人开始吃石榴、核桃等食物最早是在(     )

A . 夏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元朝
概述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关系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B . 丝和丝织品是贸易的主要货物 C .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 .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今洛阳
读图并回答问题

  1. (1) 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他们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 (2) 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在我国哪一朝代开辟?

  3. (3) 指出唐朝与A地区发展关系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对外交往,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促进世界各地区民族文明交融的活动。纵观古今,有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征服与扩张的暴力冲突等对外交往的方式,通过交往突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相互孤立隔绝状态。伴随着欧洲工业文明的兴起,欧洲的殖民扩张充满掠夺、奴役、屠杀,亚非拉美地区开始了维护国家主权、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 (1) 一些史学家称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探辟欧亚交通的人”,“第一个出使罗马的中国人”,他是谁?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哪种宗教传播到中国?

  2. (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五月访问非洲“筑实中非牢不可破的友谊”,古代中国和非洲往来也很频繁,请你列举一例相关史实。

  3. (3) 19世纪60年代,新疆地区出现了“一仆二主”的情况,我国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威胁,清政府是怎样解决这场危机的?对于今天我国政府推进新疆长治久安有何借鉴意义?

  4. (4) 中美关系走过了合作、敌对、关系改善、建交的历程,你认为影响当今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5.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任意列举一例。

  6. (6) 如何认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

以下哪些历史事件促进了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

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丝绸之路的开辟 
④玄奖西行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力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 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 . 帝国的扩张 B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 .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文景之治 B . 昭君出塞 C . 张骞出使西域 D . 江南地区的开发
2013年10月习.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清朝
习.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对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1. (1) 上图1文物的发现表明开通丝绸之路的影响是什么?
  2. (2) 图片2中人物的事迹见证了中国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请再举一个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事例。
  3. (3) 材料一所说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4. (4) 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写出材料二中“另一个时代”指的是什么?中美两国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西汉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丝路人”是谁?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宗教是哪一宗教?
请仔细观察如图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一

材料二:如图二

材料三:2013年,习.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实现中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请回答:

  1. (1) 图一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图二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什么?
  2. (2) 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3. (3) 参照图二请将这条商路的起点①与终点⑤的地名填在横线上。

    →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亚→⑤

  4. (4) 现在的新疆是图二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西汉政府为加强统治,对该地区如何进行管理?这样做有何历史意义?
  5. (5)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
中国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均开通于哪一朝代(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隋朝 D . 唐朝
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及盗窃的处以相应的刑罚,废除其它全部的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谋士)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二:《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记载:今诸侯有的统辖几十个城,方圆千里。如果置之不理,他们就会骄横放纵为害一方;如果阻止他们,他们就可能联合起来对抗中央。希望陛下让诸侯有推恩的权利,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封他们为侯爵。那么就会人人喜得所愿,既感受到陛下的恩惠,实际上又是分割了诸侯国,不实行武力削藩他们也会衰弱。”于是皇上听从了他的计策。

材料三:当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他(月氏王)的头作为喝酒的器具,月氏远逃且一直仇恨匈奴,但却苦于没有帮手来共同抗击匈奴。大汉正想消灭匈奴,听了这话,就想派使者去月氏。出使必须经过匈奴地盘,于是就招募敢于出使的人。张骞以中郎将应募,出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四: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五:《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太平,气候适宜,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布帛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刘邦入咸阳后,是接受什么教训只制定了简短的三条法律?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两点重要原因。
  2. (2) 材料二表明刘邦大封同姓王带来了怎样的问题?哪一个皇帝通过什么政策解决了这一问题?
  3. (3) 材料三中张骞出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4. (4) 根据材料及所学,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5. (5)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 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出现两次高潮: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这两种文化传播过程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等

材料二: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极其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到了“天下车同归,书同文”之后多元文化逐渐融合而形成全局的汉文化。汉文化也有其开放性,印度佛教的传入并在中国得到广泛而久远的传播就是证明,元朝和清朝都是由与汉文化性质相近的文化主要统治的朝代,这两个朝代都经历了异质文化由相互并存到逐渐互相融合的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化的开放性使其明显,而且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等,中华文化的开放性越来越强烈。

——摘编自《中国文化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将下列文明交往史实与所发生时期用直线连接起来。

    秦汉时期    郑和下西洋

    隋唐时期    鉴真东渡

    宋明时期    丝绸之路

    ②列举宋元时期我国传入欧洲的科学技术成就两例,并指出“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共同点。

  2. (2) 材料三中时“天下车同轨,同文”最早发生在我国古代哪个朝代?元朝和清朝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统一王朝?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为题写一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100-200字。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2015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习.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即“新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 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知道开启丝绸之路的使者是谁吗?
  2. (2) 丝绸之路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开的?
  3. (3) 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   )
A . 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B . 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 . 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 D . 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踏着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材料二:唐朝杨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历经磨难,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三: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

材料四马夏尔尼是英国18世纪政治家、杰出的外交家。1793年,他以庆贺乾隆入十寿展为名出使中国,建议乾隆皇帝对西方实行商业开放政策。乾隆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交流。

  1. (1) 根据材料一中图片及文字,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2点即可)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高僧”是谁?
  3. (3) 材料三中,“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对外交往有何贡献?
  4. (4) 材料四中乾隆皇帝的态度体现出清朝何种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带来的危害是什么?新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是在哪次会议之后?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往西域的海上交通要道 B . 连接亚非之间的陆上通道 C . 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 D . 贯穿南北地区的水上通道
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玄奘西行 C . 鉴真东渡 D . 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