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知识点题库

古代一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高祖 D . 武则天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所关注与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他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材料二: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宋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从外国引起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些地区的农民进行播种。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开始出现并流行……。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唐太宗的经济思想。

  2. (2) 结合所学知识,“优良水稻品种”指的是什么?引自于哪个国家?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请分析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平要求党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唐太宗就提出了“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主张。这主要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
A . 选用良吏 B . 轻徭薄赋 C . 善于纳谏 D . 简法轻刑
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谁的统治时期?(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高宗 D . 武则天
下表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哪一地区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

朝代

史料

唐朝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元朝

元政府设置宣政院

清朝

建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A . 西藏 B . 新疆 C . 台湾 D . 南海
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始于(   )
A . 天宝危机中 B . 安史之乱中 C . 安史之乱后 D . 黄巢起义中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争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

——吴钓《中国古代的大航海时代》

材料三: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国家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摘编自徐伟云《徐伟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1. (1) 据材料一,概括“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指出唐中后期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变化及其原因。
  3. (3) 据材料三说明海外贸易的兴盛与宋代采取的对“北方国家”有关政策之间的联系。
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三 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之门。

﹣﹣萧子文《简读宋朝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其确立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这种“考试”方法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 (3) 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力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请再列举一例该国策的具体表现。
  4. (4) 写出这种“考试”方法废除的时间,综上所述,谈谈这种“考试”方法的本质及其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唐太宗“以人为镜”虚心纳谏,武则天创立殿试广纳贤能,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大力革新。这些说明唐初的统治者(   )
A . 轻徭薄赋 B . 简法轻刑 C . 选贤任能 D . 整顿吏治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下图中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最贴切的是(  )
A . B . C . D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由国家主席习.平提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是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它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摘自百度

材料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简表

时期

史实

汉朝

丝绸之路开通并逐渐发展,丝绸、漆器等外传,玻璃、乐器、佛教等传入中国,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唐朝

新罗、日本等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文化。

①带回大量佛经,主持译经,口述《大唐西域记》,促进中印交流。

②传授佛经,传播医学、建筑等,促进中日交流。

宋元

宋朝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元朝时达到140多个。四大发明传播到朝鲜、日本和欧洲各地。

明朝

③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为航海事业做出贡献。

④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清朝

⑤率领将士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康熙皇帝先后两次派兵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清朝推行⑥政策。曾起到一定自卫作用,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习.平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1) 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表格中的①②③④⑤⑥补充完整。
  2. (2)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3. (3) 纵观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谈谈你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
创新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地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考试成绩是取舍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

——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创立的朝代?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并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海路航线最远到达哪里?宋朝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了什么机构?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虚心纳谏,选贤任能 B . 减轻负担,发展生产 C . 制定法律,完善制度 D .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隋朝二世而亡,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 581年 B . 589年 C . 605年 D . 618年
从表面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的因素在不断增长。统一的因素包括(   )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唐朝时期,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活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速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松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据《旧唐书》

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据习.平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1. (1) 材料一中“朕”的言论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朕”被各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分别列出唐朝“把域外文化带人唐土”“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历史史实。
  4. (4)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图中空格内应填写的是(    )

A . 春秋战国 B . 魏晋 C . 南北朝 D . 五代十国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太宗(   )
A . 善于纳谏,从谏如流 B . 重用人才,改革吏治 C . 重用酷吏,严刑酷法 D .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开元盛世 D . 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庙始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的。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    

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人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