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知识点题库

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道教的兴起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 . ③④②① B . ③①②④ C . ④③①② D . ③②④①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赋、楹联、绘画、音乐、曲艺等。

材料一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诗人、词人及流传千古的名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

材料二  图3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扑面耳。”

图3

材料三  欣赏下列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

  1. (1) 请问材料一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作者是谁?他被人们尊称为什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作者是谁?他开创了什么词风?

  2. (2) 材料二中图3这幅作品的名称是什么?属于国画的什么类型?突出反映当时社会的什么景象?

  3. (3) 材料三图4、图5、图6反映的书法的字体分别是什么?

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起于唐,盛于宋。宋初中国四大书院中属于湖南的有(   )
①岳麓书院  ②白鹿洞书院  ③石鼓书院  ④嵩阳书院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①④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

A . 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 .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 . 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 . 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王安石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  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A . 造纸术 B . 雕版印刷术 C . 活字印刷术 D . 指南针
探究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1. (1) 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4. (4)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并阐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有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梦溪笔谈》

材料二:周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宋朝人记载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

材料三:“-----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宋史》

请回答:

  1. (1) 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是哪项科技成就?它的发明者是谁?

  2. (2) 材料二反映了指南针在哪一历史时期、哪一领域的作用?

  3. (3) 材料三反映的火药武器是什么?从哪一历史时期开始广泛应用于战争?

  4. (4) 材料二、材料三涉及的科技成就经由哪国人传入欧洲?

材料一: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二:

  1. (1) 小刚搜集的两则材料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材料?

  2. (2) 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


  3. (3) 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

  4. (4)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材料论述题

文明与战争到底存在什么关系?战争,文明这两个伴随着历史发展的两个词,两者间也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崇尚和平,爱好文明,对于战争也常常用犀利的眼神去看待,当历史沉淀,我们重观过去,用一颗客观的心来看待战争,我们就会深刻的认识到,战争不仅带来了外表的伤害,还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促进了文化间的交流,使科技也高速发展,创造人类文化与文明。我们必须承认,战争,是人类文明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战争与文明》

  1. (1) 人类文明的交往有哪些方式?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创制和发明的有(  )

①指南针   

②造纸术   

③活字印刷术   

④火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

A . 维吾尔族 B . 回族 C . 苗族 D . 白族
《资治通鉴》的编写人是北宋的(  )

A . 司马迁 B . 司马光 C . 贾思勰 D . 郦道元
一部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

A . 《天方夜谭》 B . 《荷马史诗》 C . 《马可•波罗行纪》 D . 《大唐西域记》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商人、旅行家和探险家。下列事情中,马可·波罗不可能经历的是(    )

A . 参加希波战争 B . 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 C . 在中国生活了17年 D . 曾在元朝朝廷中任职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 元朝战争频繁 B . 元朝商业繁 C . 元朝交通便捷 D . 元朝农业发展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 (1) 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 (2) 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 (3) 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海上丝路盛于宋元,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从科技角度看,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

①指南针应用    ②造船业发达    ③交子在市场上流通

④政府的鼓励政策    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
下图所示历史遗存,曾经见证了    (     )

A . 唐朝对外交往的频繁 B . 宋朝驿站的较大规模 C . 元朝陆路交通的发达 D . 元朝对外交往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