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知识点题库

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
A . 齐国 B . 楚国 C . 秦国 D . 晋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A . 《韩非子》 B . 《论语》 C . 《道德经》 D . 《孙子兵法》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中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文字、金属铸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都是古代文明灿烂辉煌的象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周时期的工匠已经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铸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材料二: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材料三: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此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 (1) 材料一是哪一制作工艺的流程?迄今世界上出土的该工艺的最大器物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文字是什么?有何地位?
  3. (3) 材料三所述现象得益于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主持修建该工程的历史人物是谁?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选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A . 商朝 B . 西周 C . 夏朝 D . 东周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土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
  1. (1) 图一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2. (2) 小明同学考试考砸了,爸爸说要家法伺候。爷爷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言论与哪幅图中人物的主张最为接近?说明理由
  3. (3) 材料中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
  4. (4) 以上四位人物,你最欣赏哪位?请说明理由
商朝的建立者是(    )
A . B . C . 盘庚 D .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国家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商朝 D . 东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

材料三:

材料四:中共十八大以来,习.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之后又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1. (1) 结合所学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2. (2) 由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欧洲势力对世界文明交流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
中国文明史历经近5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促进了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权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并肩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读后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 (2) 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主要指什么制度?并指出该制度在秦朝的具体表现。
  3. (3) 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诸子百家”是泛指,表示学派众多 B . 各学派著书立说、激烈辩论,形成中国古代的思想活跃局面 C . 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D . 儒家学派备受统治者的推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温故知新 C . 有教无类 D . 仁者爱人
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国家的标志是(   )
A . 武王伐纣,建西周 B . 启夺王位,成“家天下” C . 成汤灭夏,建商朝 D . 禹即位,国号夏
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它确立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材料中的“它”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郡县制
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启开启了世袭制 B . 纣来夏建立商朝 C . 西周实行都县制 D . 周武王建立东周
葵丘台遗址位于河南省民权县,“盟台夕照”曾为古代著名景点,历代文人官吏多到此凭吊。春秋时期在此先不称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历史人物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宋襄公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

 

A . 古代铸造工艺的精湛 B . 古代农业的发展 C . 古代科技的发展 D . 生产工具的进步
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行省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顶洞人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材料二: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有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材料三: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瓷器等物品,以及开朵、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到中原。

材料四: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材料五: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思想感情日益沟通,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 (1) 材料一反映出山顶洞人的交往处于说明状态?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诸侯争霸出现的原因,写出这一时期的霸主两位。争霸及民族斗争给各民族交往带来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道路”指的是什么?这条道路对于人类的交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简要勾画出这条道路。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说明?对于民族交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 (5) 依据材料五概括,各民族在哪些方面进行交流?举出魏晋以来,内迁各民族与当地汉人交流的史实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