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知识点题库

科学探究是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  B .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D .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的无机盐”,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都注意为植物提供光照、适宜的温度,并及时浇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设计更能说明问题?

A . 甲幼苗种在蒸馏水中,乙幼苗种在溶有适量含镁无机盐的蒸馏水中 B . 甲幼苗种在土壤浸出液中,乙幼苗种在加含镁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C . 甲幼苗种在完全培养液中,乙幼苗种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中 D . 甲幼苗种在砂土中,乙幼苗种在加镁的砂土中
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  )

A . 放弃自己的探究结论 B . 适当地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知识一致 C . 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D . 否定自己的探究结论
生活中,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叶上,常看到许多菜青虫.在学习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后,同学们对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不是先天行为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同学们决定就此做一次探究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

你提出的问题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 (1) 你做出的假设是

  2. (2) 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然后将菜青虫的卵做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饲养的目的是.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叶、菠菜叶、莴笋叶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其他植物的叶片要放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看看菜青虫更趋向于到哪里去取食.在这一步骤中 实验变量是

  3. (3) 用来进行实验的两片叶,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要求都相同原因是

  4. (4) 如果实验现象是菜青虫更趋向于十字花科的植物,那么由此现象,你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

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初二某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 (1) 实验器材:普通玉米,转基因玉米,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请你为该同学作出假设,你的假设是:

  2. (2) 实验过程:

    ①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②甲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乙组饲喂(填等量或过量)转基因玉米.

    ③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④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3. (3)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填有或无)影响.

    ②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改正?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人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人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右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5分)

  1. (1) 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2. (2) 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 (3)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有很多好处,体现在。(列举一例)
  4. (4) 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
  5. (5) 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作出假设:
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析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 (1) 根据下图(一)甲、乙温度不同,看出甲温度升高了说明甲中的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
  2. (2) 根据图(一)丙、丁中的现象得出萌发的种子消耗了
  3. (3) 根据图(二)甲、乙的现象得出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

  4. (4) 呼吸作用的意义:①释放的能量主要供用于;②以的形式释放.
  5. (5) 呼吸作用的应用:农田及时排涝和松土,花盆下有空,目的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

“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2. (2) 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3. (3) 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一组更科学,更严谨?试说明理由:
  4. (4) 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时,对每个地点,每次要测量3次,然后取3次数据的平均值记录在表格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使实验简化 B . 减少误差 C . 容易确定变量 D . 无法确定
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
A . 一只 B . 两只 C . 三只 D . 十只
某小组想做“探究玉米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的实验,他们准备了多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足量的蒸馏水及土壤浸出液,多支相同的试管。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以外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请根据准备的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组别

玉米幼苗所处的环境条件

甲组

将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30毫升蒸馏水的试管中

有光照

乙组

将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__①__的试管中

有光照

  1. (1) 如果将甲组、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①处应填写
  2. (2) 请写出本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 (3) 完善实验:
  4. (4) 完善实验方案后发现都只有乙组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据此回答: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8月3日

6.2→10.2

31.0→72.9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这一变量不同引起的,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实验。
  2. (2) 比较10个月中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有蚂蚁栖居的比没有蚂蚁栖居的提高了%。
  3. (3) 从幼苗生长的高度看,组的金合欢生长速度更快。
  4. (4) 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填“有害”、“有利”或“没有影响”)。
  5. (5) 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表面有坚韧的,蚂蚁营群体生活,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6. (6) 下面是“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 . 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B . 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 . 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D . 木条的粗细,长短应一样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较少)

(车流量最大)

第一组

19

89

43

97

第二组

22

83

38

98

第三组

20

86

41

99

  1. (1) 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 (2) 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3. (3)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4. (4) 为了调查结果更具说服力,每个小组同学在同一地段及每一天各时间段进行多次采样。目的是为了避免探究结果的
  5. (5) 为了保护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
在设置对照实验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B . 所用的变量都相同 C . 所用的变量都不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
请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小龙虾外形如图甲所示,由此判断,它在分类上属于动物,判断依据是其体表有外骨,身体和都分节。
  2. (2) 网上传言小龙虾爱吃腐烂的食物,针对这个传言,某中学“未来生物学家”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

    ①提出问题:小龙虾爱吃腐烂的食物吗?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实验并实施:如图乙所示,用透明的玻璃管设置一个Y形的迷宫,在A侧放置新鲜鱼块,B侧放置腐烂鱼块。将小龙虾放在Y形迷宫的底端,观察小龙虾的取食情况并记录。

    ④实验现象:经过近百次观察,发现小龙虾有99%的概率会爬向A侧取食新鲜鱼块。

    ⑤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3. (3) 实验设置A、B两侧的作用是形成,此实验的变量是
  4. (4) 该实验选取的小龙虾数目不能太少,因为那样会增大实验的,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设置(填一组或多组)实验。

    上述研究小龙虾取食行为的方法属于研究动物行为方法中的

小明爱吃西红柿,他发现妈妈买的西红柿有一只表皮裂开腐烂了,而其他的表皮完好并没有腐烂,于是小明产生疑问:西红柿的表皮是不是有保护作用呢?为证明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完成下列内容。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制订、实施计划:

    ①实验材料:完好无损的西红柿两个、刀片。

    ②实验步骤:a.取大小的西红柿两个,编号A、B,用清水洗干净。

    b.用刀片除去西红柿A一块表皮,西红柿B不做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c.把A、B两个西红柿放在窗台上。

    ③实验现象:西红柿A,西红柿B

  4. (4) 得出结论:
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你能用实验法来研究生物现象了吗?请你根据做过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回答问题。

(一)做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二)实验方案:

( 1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 2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

( 3 )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 4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如下表。)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三)请回答相关问题:

( 1 )我们做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做出这一假设的依据是

( 2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如果要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要设置不同的两组。

( 3 )我们实验时,用的鼠妇不能是1只,这是为了排除因素的影响;实验后,我们班级的20组可看作是多次重复实验,计算平均数,这样的目的是减少

( 4 )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 5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你根据该实验发现的现象,提一个可继续探究的问题:


小瑞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实验结果是光照处鼠妇数量多于黑暗处。小瑞对实验结果持怀疑态度,想进一步探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 实验开始时将鼠妇都置于暗处 B . 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 C .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D . 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
在进行生物实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学生实验守则,下列有关此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B . 可以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 C . 可以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引发的意外事故和不必要的伤害 D . 可以保证实验都能成功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 (1)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 (2) 实验中甲组起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3. (3) 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
  4. (4) 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 (5) 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