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知识点题库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     )  

A . 温度 B . 湿度 C . D . 周围的环境
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分组

实验材料及处理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平均值

1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

25℃

97(每条金鱼测3次)

2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热水

35℃

97.5(每条金鱼测3次)

3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

15℃

35(每条金鱼测3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 张合的次数来测定.

  2. (2) 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在同一条件下 测试金鱼的呼吸次数.

  3. (3) 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 ;理由是

  4. (4) 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 (填增加或减少).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 , 此实验证明了;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实验选用黑的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进行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 (2) 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

探究的一般过程开始于(  )

A . 提出问题 B . 制定计划 C . 作出假设 D . 讨论交流
七年级一班的同学为了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实验设计: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②选择下面四个装置中的进行实验.

    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两侧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分钟

    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干土











    湿土











    然后,计算出全班各组哪次数据的平均值?

    A.第一次     B.第五次       C.第十次      D.十次数据的平均值

  4. (4) 每组选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该设计方案所进行的修改中,合理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 . 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20只改为1只 B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1. (1) 如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组对照实验.

  2. (2) 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组构成对照实验.

  3. (3) 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 (4) 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5. (5) 几周后萌发的种子能发育成幼苗.在种子中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液  体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  温

37摄氏度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 (1) 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mL的,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2. (2) 此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为

  3. (3) 此实验要把试管放在37摄氏度的水浴中,目的是

日常生活中,生物制品“酶”应用非常广泛,加酶洗衣粉就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关,请你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能力有无差别,完成下列问题。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实验:①材料用具:普通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布等

    ②探究方案:

    a.

    b.

    ③预期结果及结论:

    a.

    b.

2016年,湖北省建立长江中游湿地保护联盟,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1. (1) 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

  2. (2) 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3. (3) 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两大类,青蛙捕食昆虫的行为属于.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4. (4) 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

  5. (5) 实验中的变量是

  6. (6) 在实验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都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符合的原则.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并提出、作出、制定并实施、得出和表达交流等重要步骤。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记录,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唾液能进行物理消化 B . 淀粉在唾液中被消化 C . 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 D .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最重要的方法是(     )
A . 比较法 B . 计算法 C . 解剖法 D . 评价法
为探究“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

⑴取3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瓶,分别标号为甲、乙、丙,向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加入等量的泥沙和水藻.

⑵向三瓶中放入种类相同,大小和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鱼各两条.再在甲瓶中多放入三条小鱼.

⑶将甲、乙瓶放在散射光下,将丙瓶放在黑暗中.

上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甲和乙对照,唯一的变量是
  2. (2) 乙和丙对照,唯一的变量是
  3. (3) 图中所示三个小生态瓶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瓶,原因是
  4. (4) 三个小生态瓶中都放入水藻的目的是
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 (1) 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馒头.
  2. (2) 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3. (3) 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实验
  4. (4) “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步骤.
月季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种子数量

100粒

100粒

100粒

100粒

预处理

不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

不与湿沙混合4℃冷藏60天

与湿沙混合4℃冷藏60天

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

培育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萌发率

0%

19%

42%

0%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4℃冷藏条件下能够打破种子休眠 B . 比较第2、3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温条件下,湿沙能促进打破种子休眠 C . 比较第1、4组实验结果,说明常温条件下仅增加湿度无法打破种子休眠 D . 比较以上4组实验结果,说明低温和湿度同时存在时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某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 (1) 该实验的变是
  2. (2) 实验步骤:

    ①在一个铁盘内放上一层潮湿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盘上左侧(甲组)盖不透光纸板,右侧(乙组)盖玻璃板(如图)。在盘内形成两种环境,将10只鼠妇放入铁盘中央处,静置2分钟。

    ②观察统计: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甲组和乙组的鼠妇的数目,统计10次。分别计算出甲组和乙组统计数据的,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3. (3) 预测结果:黑暗处鼠妇数量, 明亮处鼠妇数量
  4. (4) 实验结论:鼠妇(填“喜欢”或“不喜欢”)阴暗的环境,由此可知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某同学用10只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
  2. (2) 你作出的假设是:
  3. (3) 实验步骤

    ①在一个铁盘内放上一层潮湿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盘上左侧盖不透光纸板,右侧盖玻璃板在盘内形成两种环境。

    ②将5只鼠妇放入铁盘左侧中央,右侧中央只鼠妇,静置2分钟。

    ③预测结果:黑暗处鼠妇的数量比明亮处的.(填“多”和“少”)

    ④实验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⑤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鼠妇?

某小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0

1000

800

培养温度/℃

10

20

30

培养湿度/%

75

75

75

孵化出幼蚕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 .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B . 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 C . 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 【选项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
一只蚂蚁发现了厨房中的糖碗后,迅速返回巢穴。不久,一大群蚂蚁沿着厨房柜台朝糖碗进发。蚂蚁不能发出声音,它们是靠气味来传递信息的。下面是某同 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图片_x0020_1822880817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 15cm)、10 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竹筒的 A 点滴加一滴清水,C 点滴加一滴浓糖水,将 10 只蚂蚁放在 B 点(B 点到 A 点、C 点 距离相等),如图所示。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的假设是
  2. (2) 实验中 A 点放置清水有作用,本实验的变量是
  3. (3) 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