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知识点题库

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管理,清政府大力推行的措施是(    )


A . 实施改土归流   B . 设立驻藏大臣  C .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D . 出兵平定叛乱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 . 设置特务机构  B . 设立军机处 C . 实行八股取士       D . 制造文字狱
清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主要措施是(    )


A . 大兴文字狱  B . 废除丞相  C . 增设军机处    D . 采用三省六部制
清军入关时,得到了拥有“联清抗闯”迷梦的明朝遗老们的拥戴。所以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 . 吴三桂 B . 皇太极 C . 李自成 D . 多尔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 (1) 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 (2) 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 (3) 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 (4)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 . 郑和下西洋 B . 吴国船队到夷洲 C .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 清军进入台湾
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并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A . 岳飞 B . 辛弃疾 C . 郑成功 D . 戚继光
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 . 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 . 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C . 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 . 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下图是小明同学历史课堂笔记片段,从中判断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 . 伊犁将军的设置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平定准噶尔叛乱 D . 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是(    )
A . 纺织业 B . 制瓷业 C . 冶铁业 D . 商业
京剧形成于19世纪中期,它以哪些剧种为基础(    )

①元杂剧    ②昆曲    ③徽剧    ④汉调

A . 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
对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吧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本书中(   )

A .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 吴承恩《西游记》 C .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D . 宋应星《天工开物》
如果你是下图中明朝的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A . 熟读“四书”“五经 B . 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 . 在考试卷中尽情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D . 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 . 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发展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C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 . 民族仇杀列强侵略导致社会政治动荡不安
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   )
A . 戚继光 B . 郑成功 C . 黄宗羲 D . 关天培
思想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变革,在17-18世纪,中西方其实都曾出现过民主启蒙思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东西方思想家共同抨击的对象。
  2. (2) 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出现了启蒙思想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与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①   明朝中后期,甘薯、玉米黍已从南洋引种进来,烟草在万历年间从吕宋传入福建漳、泉二府,很快传播到长江流域。

——朱绍候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资料②   据《苏州府志》记载:“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锻,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资料③   葡萄牙王宫里,有一间“瓷室”,“瓷室”的天花板上覆盖着260件从中国运来的盘子、碗等器皿。这都是喜欢中国瓷器的葡萄牙国王长年累月收集而来的。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资料④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的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

  1. (1) 根据上述资料,概括明清时期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现象。
  2. (2) 列举史实佐证“明末的历算学是中国的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的产物。
  3. (3) 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萌发出新的气象。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人物

    主张或成就

    影响

    李贽

    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

    宋应星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

朝代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制度

完善三省六部制

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

废丞相,设内阁

设立军机处

A . 加强监察制度 B . 加强君主专制 C . 加强地方权力 D . 加强丞相权力
我国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 . 台湾 B . 西藏 C . 东北 D .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