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知识点题库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和谋求国际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探求经济振兴的奋斗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2. (2) 20世纪70年代,在“乒乓外交”和第三世界推动下中国分别取得哪两项外交成就?

  3. (3) 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政府代表共同倡导的什么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请说出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

  4. (4)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 立异的。”

    这段经典之词是 谁 在 什么场合 说的?这段经典之词被提炼概括为 什么方针? 

  5. (5) 在日本明治维新110年和中国康梁变法80年后,新中国也掀起一场追求国家富强,经济振兴的“维新运动”,这场运动是以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为标志的。这次会议简称什么?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是在( )
A . 1966 年 B . 1971 年 C . 1975 年 D . 1976 年
改错题(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并订正或说明理由)
  1. (1) 在全国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是在土地改革完成后。
  2. (2) 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种宣传应该是出现在三大改造时期。   
  3. (3)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4. (4) 1949年10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5. (5) 小李的爷爷是位革命老同志,他晚年写回忆录:“……1954年,我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大会热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新宪法,它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次“运动”是(    )           
A . 文化大革.命 B . 土地改革 C . 农业合作化 D . 整顿经济秩序
阅读材料:

材料:我国1966—1968,1975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请回答:

  1. (1) 1967,1968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1975年我国经济情况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红卫兵”—— 一个狂热的名词!它,曾经是荣耀的化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当红卫兵像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 ))
A . 改革开放时期 B . 人民公社化时期 C . “大跃进”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第1版《全国革命人民热烈欢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吐故纳新,搞好整党建党工作,革命已经把中国赫鲁晓夫这个叛徒、内奸、工贼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文中的“中国赫鲁晓夫”是指(    )           
A . 邓.小平 B . 周恩来 C . 华国锋 D . 刘少奇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②①
小张同学在学完“新中国的土地制度”相关历史后,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土地改革在新中国成立时基本完成 B .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实现了“共同劳动、按需分配”的目标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所有权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 . 土地的使用权 B . 土地的用途 C . 土地的所有权 D . 土地的规模
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这里的“失误”是(    )
A . “一五”计划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大跃进运动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请你判断这是习主席所做的《念奴娇•追思________》(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邓稼先 D . 雷锋
阅兵可以振军威,鼓士气。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0周年、35周年的三次大阅兵。

材料一: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材料二:l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由我国自行制造。

材料三: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

  1. (1) 本次阅兵的武器装备大部分属于日式和美式,请分析这是中国人民军队先后通过哪两次战争从敌军手中缴获的。
  2. (2) 我国是从何时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在此期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挫折?
  3. (3) 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哪一会议的什么历史性决策?同年举行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又迈出了哪个关键性一步?
  4. (4) 综合三次阅兵出现的巨大变化,试归纳其根本原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下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A . 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B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 . 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作家姜淑梅在书中写道:“李少连,北京人,平常厂里机器出了毛病,他一收拾就好。造反派说他是技术权威,有海外关系,还是资本家成分。白天开批斗会……听说晚上斗得更狠”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过渡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运动期间,全国盲目追求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公有化的程度,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大、公有化的程度高会直接促进农业产量的增加,这严重脱离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大生产运动 D . 打土豪,分田地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B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C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 .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如图3)。其中导致1957一1960年经济波动的主要历史事件有( )

①抗美援朝战争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