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知识点题库

易水诀别中,既有对群体人物的描写,也有对主人公的直接描写,其中荆轲用唱词“”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刺杀秦王一事的悲壮心情。(《荆轲刺秦王》)

“黛玉焚稿”是《红楼梦》的经典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情节。(注意理清要点,不超过100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秦可卿出殡人散时,王夫人要带宝玉回去,宝玉不肯,只要跟凤姐住着,凤姐带他住在了铁槛寺。 B . 由于元妃送来灯谜,大家在贾母处猜谜,贾政看到大家所作的谜底分别是爆竹、算盘、风筝、海灯等,心中有不详的预感。 C . 宝钗探望宝玉时,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劝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正途”上来,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宝玉的爱情。 D . 薛蟠在聚会上将蒋玉菡误认为是优伶一类人,一直想与他相交,这使对方感觉大受侮辱,但他不动声色,反而与薛蟠约在北门外桥上见面。等薛蟠兴冲冲地赶到,却挨了蒋玉菡一阵暴打,弄得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才知道自己看错了蒋玉菡。 E . 当平儿提出莺儿母亲会弄花草时,薛宝钗坚决不同意,并举荐了叶妈。一则老叶妈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莺儿娘,二则又不会落人话柄,说闲话。表现了宝钗的贤惠、识大体。
下列各项中判词与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巧姐 B .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李纨 C .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 D .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湘云
《红楼梦》中,空空道人担心石头上的故事“世人不爱看”,因为故事写的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小才微善”的意思是,有点小才情、小长处。你是否同意用“小才微善”来评价宝钗、探春和王熙凤呢?请从三人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说明理由。
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谁?
A . 小红 B . 司棋 C . 平儿 D . 袭人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柳絮诗会上,哪句诗是薛宝钗所作?(   )
A .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B .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C .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D .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描写

朴实憨拙、幽默风趣

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风流灵巧、口齿伶俐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桀骜不驯、蔑视世俗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 (1) 依次填入表格序号处的人物是     
  2. (2)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了众多女子,这些女子各具特色,并不是简单的脸谱化、统一化,请你从“十二钗”中选取一位,赏析其形象。要求:概括其形象;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不超过80字。
《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勇晴雯”“慧紫鹃”等。我们在阅读名著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对人物进行评价。请从薛宝钗、王熙凤、诸葛亮、关羽、子路、颜回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用一个字对这个人进行评价并阐释理由。(100字左右)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凤谈到黛玉命苦“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对其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这种感情变化,分析恰切的一项是(    )。
A . 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 B . 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显示身份。 C . 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讨好贾母。 D . 为黛玉的苦命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
根据下面的描写,写出《红楼梦》中对应的人物。

①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豆瓣网友@k开了一个将《红楼梦》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阅读的话题帖。目前已有一些网友积极跟帖,请参与进来,发布你的话题,完成下面填空。

[网友A]话题:比较《红楼梦》与《鹊桥仙》中的爱情观

讨论方向:①恋爱主体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②爱情的阻碍因素与价值体现。

[网友B]话题:比较《红楼梦》与《雷雨》中的父亲形象

讨论方向:①对子女及家族的影响;②家庭教育的成败与性格分析。

[我]话题:

讨论方向:①

语言文字运用Ⅰ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经各种表演艺术反复改编,可说是二百年来文化发展史的一大奇观。其中,1958年由徐进改编,徐玉兰、王文娟演出的越剧《红楼梦》,已成为改编中的经典。

该剧本虽然也题名《红楼梦》,但对小说的内容作了______的删削,几乎删除了除宝、黛、钗爱情婚姻纠葛以外的所有内容,使保留下的线索十分清晰,矛盾也相对集中,这正符合李渔对戏曲结构要求“减头绪”的古训。围绕着这条基本线索,让核心人物直接进入正题,并聚拢起矛盾冲突,成为剧本展开的重要法则。例如开场戏“黛玉进府”,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有丫鬟奔走相告“林姑娘来了”,看似突兀,其实通过接下来宝玉见黛玉后,唱出______的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从而使主要人物上场的突兀,与宝玉心理感受上的又惊又喜,巧妙衔接起来。在减少头绪以聚焦矛盾的同时,剧本也对情节发展次序作了大调整。一个重要改变是宝玉挨打情节被调整到黛玉吟唱葬花词之前。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娜努力的结果。当年,徐玉兰、王文娟______的合作完成的越剧《红楼梦》,为演出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他们通过______,带出了一代又一代卓越的学生,让经典演出也形成了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谱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天衣无缝    言传身教 B .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无懈可击    耳濡目染 C . 大张旗鼓        津津有味    天衣无缝    耳濡目染 D . 大刀阔斧        津津有味    无懈可击    言传身教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 B . 越剧《红楼梦》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的结果。 C .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 D .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是剧本厚实地提供了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
  3. (3) 从谐音人手理解《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书中众多人、事、物、地等名称常运用谐音,滲透着曹雪芹的良苦用心。其深刻的寓意对把握《红楼梦》的要旨、解读《红楼梦》真味有很大帮助。如第一回中“甄士隐”谐音名称是“真事隐”,寓意是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对现实不满的真实情况不能直说,不能不隐晦地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请从《红楼梦》原著中找出四个名称,并分别写出它们的谐音名称和简要的寓意。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红楼梦中,以花喻人是常见的手法,如“三春去后诸芳尽” 指众女儿风流云散的结局。“沁芳亭”暗示着“花落水流红”。特别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用各种花卉暗示几个人的命运。行酒令时,宝钗抽到的花名签子是“牡丹——艳冠群芳”,背面题的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从来是与富贵联系在一起的,亦称富贵花,与兰、荷、菊、梅相比,不免有俗艳之讥,不过这也符合宝钗皇商之女的身份。 B .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写道,尤二姐终于不堪凌辱,吞金而逝。贾琏大恸,找凤姐要银子置办丧事。凤姐不给,最后幸亏平儿偷出了二百两银子给他,才得以完葬。 C . 贾蓉长得眉清目秀,细挑身材,但生活上却和他父亲贾珍样荒淫无耻。他和婶娘王熙凤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还和姨娘尤二姐不干不净。为了达到能与尤二姐不断鬼混的目的, 他想出了让贾琏偷娶尤二姐并安置在府外的主意,使得尤二姐被王熙凤逼死。 D . 探春是雪芹所喜爱的人物之一,群芳谱中她拟为杏花,花名签子是“杏花——瑶池仙品”,诗曰“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中还有“必得贵婿”诸语。此句诗出自唐人高蟾的《下第上永崇高侍郎》,全诗是: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丘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首诗是高蟾落第后所作,自比芙蓉,对既得沐皇家雨露的碧桃和居日边的红杏表示羡慕。 “日边”,“倚云”都有离乡远嫁外邦皇室之意,与判词中“千里东风一梦遥”相呼应。曲中的“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也是这个意思。
下面是某校举办的"《红楼梦》知识竞赛,活动的部分文字记录。请阅读文本,完成问题。

主持人:《红楼梦》这部恢弘伟大的巨著,它那(    )的情节,伏脉千里的结构,玩味不尽的谜题暗语,(     )的语言,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又往往令我们(     ),不知该如何下手。

品味经典,要从最基本之处入手,不可好高骛远。今天,我们举办《红楼梦》知识竞赛,这个活动,旨在督促大家熟悉文本,(     ),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红楼梦中人”,接下来,我们进入知识竞赛环节。

题目如下,请选手们完成。

①"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说的是       

②元迎探惜"四春,的丫环各有一个名字取"琴棋书画,之意,惜春的丫环是      
③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         猜完四春的灯谜后,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④第四十回中,有位姑娘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这位姑娘是        
⑤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宝钗说:"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薛宝钗评价         为"呆子”的是。
⑥第六十五回中,小厮兴儿曾评价过贾府中的几位主子,对      的评价如下: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波澜壮阔   琳琅满目   望而却步   胼手胝足 B . 波谲云诡   美不胜收   望而生畏   胼手胝足 C . 波澜壮阔   美不胜收   望而生畏   脚踏实地 D . 波谲云诡   琳琅满目   望而却步   脚踏实地
  2. (2) 请完成文本中相关的竞赛题。
下列各项有关《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曲《枉凝眉》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两句唱词,暗含了“木石前盟”所交代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身份:一个是绛珠仙草,一个是神瑛侍者。 B . 正册判词“堪怜咏絮才”,运用典故表现林黛玉的敏捷才思;“玉带林中挂”谐音与倒置的手法暗示林黛玉的命运结局。 C . 《红楼梦》中的灯谜大都隐括人物命运,如“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以断线风筝隐喻惜春远嫁不归。 D . 刘姥姥是个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她受王熙风托付,后来在巧姐被舅兄算计出卖的危急关头将她救出,体现出她知恩图报的品质。
列说法符合《红楼梦》原著的是(   )
A . 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稻香村,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B . 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向凤姐行贿,但卜世仁拒绝了。最后,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贾芸才购得冰片麝香。 C .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后来黛玉也认真阅读。宝玉借《牡丹亭》里的词句表白,自比柳梦梅,是那“多愁多病的身”,说黛玉正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杜丽娘。 D . 贾政等人为新建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在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的地方,贾宝玉题匾“沁芳”,又拟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频摇头叹气。
请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不得多于55个字。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审美价值。清代洪秋藩在评及《红楼梦》人物命名艺术时曾指出:“《红楼梦》妙处,又莫如命名之切。他书姓名皆随笔杂凑,间有一二有意义者,非失之浅率,即不能周详,岂若《红楼梦》一姓一名皆具精意,惟回回读之,则不觉耳!”《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有些预示着人物的命运,如香菱、薛宝钗、史湘云等;有些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如贾政谐音为“假正”,王熙凤浑名是“凤辣子”;或可揭示人物的丑行,例如书中提到的一大批清客相公的名字,单聘仁、詹光、卜固修、卜世仁等,就是“善骗人”“沾光”“不害羞”“不是人”的谐音。如此种种,真是寓意精辟,令人叹为观止。

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A . 林黛玉 贾惜春 妙玉 巧姐 B . 贾探春 妙玉 贾惜春 史湘云 C . 秦可卿 妙玉 贾迎春 李纨 D . 薛宝钗 贾迎春 妙玉 史湘云
下列是对《红楼梦》(1-5回)内容的判断,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 B . 林黛玉初进贾府光彩照人,贾宝玉对她的印象是“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股自然的风流态度”。 C . 《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凤。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可谓名副其实的“凤辣子”。 D . 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的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