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知识点题库

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 (1) 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 . 实验过程中砝码盘处于超重状态 C . 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D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E . 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 (2) 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像,图3中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为验证小车质量M不变时,a与F成正比,滑块质量M和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60g

若其它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a﹣F图线较准确,在选用此组值,m取克时实验误差较大.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 (1)

    甲同学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物体质量m(kg)

    物体的加速度a(m/s2

    物体质量的倒数1/m(1/kg)

    1

    0.20

    0.78

    5.00

    2

    0.40

    0.38

    2.50

    3

    0.60

    0.25

    1.67

    4

    0.80

    0.20

    1.25

    5

    1.00

    0.16

    1.0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图象。

    ②由a﹣ 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③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乙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2所示,则该图象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小车的质量为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丙图中M包括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滑轮,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为便于测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 B . 三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 C . 三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 D . 三组实验都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 , 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 , 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1. (1)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流(选填“交、直”)V。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 .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 . 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D . 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m2g/2
  3. (3) 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a)中A为小车,质量为 ,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 ,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洲力计不同读数F,不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 —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 . 实验中 应远小于 C .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 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
  2. (2) 如图(b)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 (3)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图象____
    A . B . C .
现要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天平、砝码、钩码若干.实验步骤如下(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

⑴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

⑵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下滑到斜面底端A2 , 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⑶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⑷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⑸在小车中加钩码,用天平测出此时小车与钩码的总质量m,同时改变h,使m与h的乘积不变.测出小车从A1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所需的时间t.请说出总质量与高度的乘积不变的原因

⑹多次测量m和t,以m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线,则可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这一规律.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9

  1. (1) 该实验中,下列(如图2)备选器材中必须要用的是(多选)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 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 . 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应该接直流电源 C . 实验过程中,小车质量应该远小于悬挂的重物的质量 D . 实验过程中,细线应该与长木板平行
  3. (3) 如图3所示,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片_x0020_100020

  4. (4) 实验中,获得如图4一条纸带纸带中所标出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则该纸带的加速度为
回忆起做过的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小车及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砂桶及砂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

  1. (1) 往砂桶中加入一定量的砂子,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Mm时,(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可近似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砂桶和砂的重力;在释放小车(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 (2) 在平衡摩擦力后,他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 , 当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是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我的死党用同一装置做实验,我俩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了a-F关系图如图所示,我们做实验,哪一个物理量是不同的
          
  1. (1) 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图甲是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图乙是拓展方案,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ⅰ)挂上托盘和砝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ⅱ)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

    (ⅲ)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 的关系。

    ①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计数点a、b、c、d、e、f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需要满足条件 的方案是(选填“甲”、“乙”或“甲和乙”);在作 图象时,把 作为F值的是(选填“甲”、“乙”或“甲和乙”)。

  2. (2) 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多选);

    A.摆的振幅越大越好

    B.摆球质量大些、体积小些

    C.摆线尽量细些、长些、伸缩性小些

    D.计时的起、止位置选在摆球达到的最高点处

    ②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得到周期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所得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符,但发现其延长线没有过原点,其原因可能是

    A.测周期时多数了一个周期

    B.测周期时少数了一个周期

    C.测摆长时直接将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

    D.测摆长时将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如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打点计时器关系”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32

①本实验研究对象是

A.小车(含车内重物)P        B.悬挂物Q

②本实验需要调整木板倾斜程度来平衡阻力,下列实验中需用相同方法平衡阻力的是(单选)。

A.研究平抛运动 图片_x0020_100033

B.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图片_x0020_100034

C.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图片_x0020_100035

D.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图片_x0020_100036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已知计数点A、B、C、D、E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桶中沙的质量进行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丙所示。图中直线没有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图片_x0020_100019

  3. (3) 对(2)改进后,保持沙和沙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质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小车加速度a、质量m及其对应的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和砝码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请在答卷纸中画出a一 图线。根据作出的a— 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如图所示,在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两个光电门1、2,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为L。质量为M的滑块A上固定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在质量为m的重物B牵引下从木板的上端加速滑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1、2记录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图片_x0020_909663081

  1. (1) 用此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且认为滑块A受到合外力的大小等于重物B所受的重力,实验中除了调整长木板倾斜角刚好平衡滑动摩擦力外,M、m还必须满足
  2. (2) 滑块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为;(均用题中给出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 (3) 若考虑到d不是远小于L,则加速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认为细绳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桶的总重力。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 在找不到合适的学生电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四节干电池串联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 . 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悬挂砝码桶但不得在砝码桶中添加砝码,使木块能拖着纸带匀速滑动 C .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D . 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
  2. (2) 如图乙所示,是挂上砝码桶,装入适量砝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是纸带上选取的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其中打出计数点C时木块的速度vC=m/s,木块的加速度a=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实验时改变砝码及砝码桶的总质量m,分别测量木块对应的加速度a。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m关系图象,如图丙实线所示。此图象的上端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 (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 .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 . 当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D . 在利用调节木板倾斜度来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2. (2) 甲、乙两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形成图线甲的原因可能是

    ②形成图线乙的原因可能是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倾角可调的斜面,斜面左侧固定一光滑定滑轮,物块A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连接放置在斜面上的物块B,细线与斜面平行,光电门1、2固定在斜面上,间距为L,重力加速度为g。问答下列问题:

  1. (1) 用天平测量物块A的质量为m、B的质量(包括遮光片)为M,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如图2所示,则d=cm; 
  2. (2) 现不断调节斜面的倾角,给物块A一个向下的初速度,直到观察到挡光片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相等,若测得此时斜面的倾角为θ,则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 (3) 撤掉物块A和细线,单独让物块B从斜面顶端滑下,测得挡光片通过两个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t1、t2 , 则B的加速度大小a=;(用已知量及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4. (4) 当关系式成立时,即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成立。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 (1) 平衡摩擦力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把悬挂钩码的轻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能沿长木板运动。
  2. (2) 实验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所挂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3. (3) 某次实验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变电流,由图乙中数据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打点计时器”是力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的纸带是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此实验最有可能是 ____ 

A .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 B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C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D .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用图甲装置研究“小车(含拉力传感器)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①细绳一端绕在电动机上,另一端系在拉力传感器上,将小车放在长板的P位置,调整细绳与长板平行,启动电动机,使小车沿长板向下做匀速运动,记录此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②撤去细绳,让小车从P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设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F,通过计算机可得到小车与位移传感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③改变长板的倾角,重复步骤①②可得多组F、a数据:

完成下列相关实验内容:

  1. (1) 在步骤①②中,F(选填“=”“>”或“<”);
  2. (2) 本实验(选填“需要”“不需要”)平衡小车所受到的摩擦力;
  3. (3) 某段时间内小车的图像如图乙,根据图像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 (4) 分析表中的F、a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小车质量一定时,

    0.4

    1.0

    1.5

    1.8

    2.1

    0.79

    2.10

    3.10

    3.62

    4.19

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他们调整长木板和滑轮,使长木板水平放置且细线平行于长木板;在托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接通电源,释放物块,多次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记录传感器的读数F,求出加速度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2) 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横轴截距为 , 若传感器的质量为 , 则物块的质量为。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与长木板动摩擦因数为

  3. (3) 该实验需不需要满足钩码质量远远小于物块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填“需要”或“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