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力 知识点题库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 先减小后增大 B . 先增大后减小 C . 一直增大 D . 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6,现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60º角斜向下方的推力F推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一定保持静止   B . 物体一定向右运动 C . 若F足够大则向右运动 D . 无法判定是否运动
将一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这一木块所受的力是( )

A . 重力、弹力、摩擦力 B . 重力、摩擦力 C . 重力、弹力 D . 弹力、摩擦力
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4N、7N,若二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二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 17N ,3N B . 5N ,3N C . 11N, 3N D . 11N ,0
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和5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

A . 最大为10N B . 最小为2N C . 可能为15N D . 可能为1N
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

A . 5N、7N、8N B . 2N、3N、5N C . 1N、5N、10N D . 1N、10N、10N
如图所示,质量为m=6.0kg的滑块C,放在L=1.44m的水平木板AB上,当板的A端被缓慢抬高h=0.48m且到A*时,滑块恰好沿板匀速下滑,已知g=10m/s2 , 取 =1.4.则滑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B .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 C . 摩擦力只可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D . 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m/s2

  1. (1) 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2) 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讲台对地面的压力是讲台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B . 静摩擦力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C .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压力就是重力 D .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如图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讨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 , 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d时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cm;

  2. (2) 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L、△tA和△t B表示为a=
  3. (3) 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速运动,C、D两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设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 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 , CD间动摩擦因数为μ3 , D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4 , 则可能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131375359

A . μ1=0、μ2=0、μ3=0、μ4=0; B . μ1=0、μ2≠0、μ3≠0、μ4=0; C . μ1≠0、μ2=0、μ3≠0、μ4=0; D . μ1≠0、μ2≠0、μ3≠0、μ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 . 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 C . 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书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D . 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 . 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 . 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 . 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可能与弹力成正比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弹簧的原长为7cm,当用该弹簧沿与斜面平行方向用力拉物体A,物体A在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此时弹簧长度为8.4cm.已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斜面表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均与水平面相同,物体A的质量为1kg,斜面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 取g=10m/s2 . 求:

图片_x0020_1024375253

  1. (1) 画出物体A受力分析图;
  2. (2) 求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重力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
  3. (3)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所示,一质量m=2kg的滑块放倾角 的在斜面上,滑块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 (g=10m/s2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当A沿斜面下滑时,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
  2. (2) 若对A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力F,使之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所加力F的大小。
如图所示,质量m1=1 kg的物块A,悬挂在绳OP和OQ的结点O上,OP绳水平,OQ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并跨过光滑定滑轮与斜面上质量为m2=3 kg的物块B相连,斜面倾角为30°,斜面及物块A、B均保持静止。g取10 m/s2。求:

图片_x0020_1665338302

  1. (1) 绳OQ的拉力大小;
  2. (2) 斜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
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轻质弹簧与A相连,其它接触面粗糙,则(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A与弹簧间存在弹力 B . B与A间不存在静摩擦力 C . A物块共受4个力作用 D . B物块共受4个力作用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

图片_x0020_100012

  1.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为_____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等效替代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2)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且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 同一组实验必须将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 B . 实验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能超过量程 C . 应使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总保持为 ,以便于计算 D . 为保证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两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垂直
  3. (3) 图乙是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其中F是以F1、F2为邻边作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对应的力, 为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对应的力,则图乙中的F与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小刘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的方法”实验时:
  1. (1)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
    A . B . C .
  2. (2) 以下为该同学在作平行四边形时的某一瞬间(直尺固定),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
    A . B . C .
  3. (3) 本实验采用的实思想是____
    A . 控制变量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放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