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知识点题库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兴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②

我国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 .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 . 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 .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 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同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 . 朱德 B . 刘少奇 C . 毛.泽东 D . 周恩来

图是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之一申纪兰。有关她的报道:“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在哪一年?

A . 1949年 B . 1954年 C . 1956年间 D . 1982年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B .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C .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 . 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政府,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B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图A 图B 图C

A . 图A颁布于1912年 B . 图B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 . 图C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 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所说的“站立起来”的含义是
A . 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 .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C . 解放战争基本完成 D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 .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 . 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 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政治协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有四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提出了下列四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B .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C . 1946年的政协会议,达成了国共两党联合执政的决议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得到恢复和改进
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体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体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我国现行宪法是1954年制定,1982年修订的。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摘编自《宪法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完善》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民治”在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关于“民治”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并概述最后一部法律的原则?

  3. (3) 材料三所述内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综合材料二,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谈谈你对新中国修宪的认识。

下图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 . 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 . 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 . 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 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过程中,有代表提出在第三条第三款中“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最终,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主要体现了(    )
A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 B . 新中国追求各民族平等 C . 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D . 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依法治国方略
据统计,1949年至1957年,全国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由48402万增加到54704万,仅增加了13.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
A . 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 . 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 C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法体现的原则包括(    )

①人民民主

②社会主义

③一个中国

④依法治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见下表)。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A .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 . 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 . 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 . 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到2018年底,我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已有(    )
A . 20周年 B . 40周年 C . 60周年 D . 70周年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机关中的个别不纯分于开始利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腐败现象开始蔓延。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养成了官僚主义作风,沾上了贪污腐化等行为,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降低。为了抵制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的蔓延,党中央发动了“三反”运动。党中央认为,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不仅是一种陋习,更是一种犯罪行为,必须依法铲除;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发动群众,把个人坦白、群众检举与组织检查相结合。此外,党中央还特别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反特权思想的教育。要求干部家属必须正确对待权力,反对干部家属或子女利用手中的特权享受特珠待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放下装腔作势的架子,倾听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建国初期党中央开展的官场陋俗改造运动,使盛行于党和国家机关内的官僚主义作风、铺张浪费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摘编自杨松菊、朱立红《毛.泽东与建国初期的官场陋习改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中央改造官场陋习的具体做法。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建国初期党中央开展的官场陋习改造。
有外国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并没有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1919年那样,怀着热烈的、救世主的革命憧憬去执掌政权……在革命后的最初几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迫切问题,而不是关于世界革命的空想”。该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   )
A . 建国方略稳健务实 B . 对世界事务不关心 C . 无意模仿苏联模式 D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