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点题库

图是某一时期的“结婚证”,从中反映了

①结婚有法可依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③“结婚证”突显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④法治完全遭到破坏

A . 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③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 (1) 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 (2) 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 (4) 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A . 人民民主原则 B . 依法治国原则 C . 国民平等原则 D . 社会主义原则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二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才莫,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三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一一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四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一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 (1)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2. (2) 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3. (3) 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4. (4) 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在我国产生的条件(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③ 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④ 金融领域的改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 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 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材料三   读上图: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1. (1) 分别指出导致图中粮食产量两次变化的原因?
  2. (2)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 (3) 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以及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成为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

A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D . 1992年福建省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

材料二 对于罗斯福新政,当时的美国、中国都颇有看法,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美国

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

——美国某艺术家的歌曲(1934年前后)

中国

罗斯福的经济控制主张,实际上并未离开美国的传统政策,其结果是“不会有几分收成的”、“是不能乐观的”。它恐怕“连许多经济的坏习和制度的缺点”都无力或不敢加以改革。

——刘觉民:《罗斯福的经济复兴计划与美国的经济控制政策》(1933年)

材料三 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1949年—1978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主与古希腊雅典民主相比,它提供了哪些“新东西”?

  2. (2) 以罗斯福新政中“新东西”为出发点,分析材料二中两种看法的局限性。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推断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的各自依据,并分析对其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地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荡,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为此,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是在(    )
A . 中共笫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笫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共笫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    )
A . 修订新时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 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C . 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D .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下列不属于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成果的是(  )
A . 颁布1954年宪法 B . 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C . 通过《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D . 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了(    )
A . 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 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 . 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 . 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1953到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年全国人大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各省、各白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这种变化说明了(  )
A . 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B . 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C . 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走向平等 D .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下面是我国1950—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其中城镇人口缓慢增长的时期是(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 改革开放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为此,国家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    )
A . 恢复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B . 加强立法,完善国家立法体系 C . 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 平反冤假错案,重塑法律尊严
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B . 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 . 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下表为我国基层直接选举制度的创新统计(单位:个)。这些创新(    )

时间

选举方式

选举对象

乡镇、市

1998~1999年

公推公选、代表提名制等。

乡镇长、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等。

100

2001~2002年

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

副乡镇长、乡镇党委。

5

2003~2004年

公推直选、民推竞选等。

县(市)长、乡镇党委书记、纪委等。

143

2005~2008年

公推直选、三推一选等。

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党委委员等。

7

A . 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B . 表明直接选举成为我国选举制度的主流 C . 诠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 D . 说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基本普及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    )
A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 . 提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D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1982年宪政改革的孕育,应该说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就开始了,而在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之后,旨在根本改革旧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宪政改革得以正式拉开帷幕。仅仅在十二天后,8月30日,中共中央建议对1978年宪法“作比较系统的修改”,并建议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宪法修改委员会。1982年5月至8月,宪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1982年宪法是建政以来第一次宪政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正式领布的第四部宪法,同时是我国第一部得到长期实施的宪法。因为,1954年宪法在制定时就被认为是一部过渡时期宪法,实际只管了四年;1975年宪法是一部“无宪之法”;1978年宪法则是一部带有“文革”印记的短暂过渡时期宪法。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宪政改革及其1982年宪法在中国宪政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摘编自华炳啸《八二宪法与中国宪政改革的前景》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年宪政改革的背景及1982年宪法的特点。